鄭嫦娟,梁湘源
Application study 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nursing of prevention of intra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
Zheng Changjuan,Liang Xiangyuan
(Affiliated Jiangmen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529000 China)
?
持續質量改進在預防術中壓瘡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鄭嫦娟,梁湘源
Application study 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nursing of prevention of intraoperative pressure ulcers
Zheng Changjuan,Liang Xiangyuan
(Affiliated Jiangmen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dong 529000 China)
摘要:[目的]探討持續質量改進(CQI)在預防術中壓瘡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方法]將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手術分級為4級的手術病人分為兩組,對照組980例,應用傳統預防手術壓瘡的護理技術。觀察組1 150例,應用持續質量改進預防術中壓瘡措施。對比兩組病人術前壓瘡評估率、手術體位正確率、術中壓瘡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術前壓瘡評估率、手術體位正確率高于對照組,術中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結論]CQI的應用可有效降低術中壓瘡的發生率。
關鍵詞:持續質量改進;手術;壓瘡;預防
持續質量改進(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是在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更注重過程管理和環節質量控制的一種新的質量管理理論[1]。在護理工作中采用FOCUS-PDCA相結合的方法來實現護理質量不斷改進,內容包括:測量分析現狀,建立目標,尋找解決辦法,實施解決辦法和測量實施結果[2]。手術病人的體位安全舒適是手術室護理安全目標之一,降低術中壓瘡的發生率是衡量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將CQI應用于預防術中壓瘡護理,并進行術中壓瘡防護現狀進行分析,并進行術中壓瘡護理進行管理,從而有效降低術中壓瘡的發生率。我科自2013年1月起對手術病人進行了手術壓瘡的持續質量改進的應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預期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2年1月—2012年12月手術分級為4級的手術病人980例作為對照組,應用傳統預防手術壓瘡的護理技術,選擇2013年1月—2013年12月手術分級為4級的手術病人1 150例作為觀察組,在術中實施CQI預防壓瘡。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觀察組將CQI應用于術中壓瘡的預防護理中,對術中壓瘡防護現狀進行分析,運用CQI對術中壓瘡護理進行管理。通過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術中壓瘡知識的學習,以及術中手術體位的安置方法進行培訓,做到全員考核過關。制定術前壓瘡風險評估表,術前1 d由手術室巡回護士對手術病人進行全面詳細的壓瘡風險評估,針對病人的情況結合壓瘡護理小組的意見制訂具有個性化的術中壓瘡預防護理計劃。術中正確擺放病人體位、保護受壓部位的皮膚,有效減少壓瘡的危險因素,實施壓瘡防護措施。加強術中觀察,及時發現、處理導致壓瘡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術后及時總結歸納,對實施CQI過程中出現的術中壓瘡護理問題進行登記,術后隨訪記錄轉歸情況,對壓瘡護理措施加以改進,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壓瘡護理措施。對手術病人實行護士長、手術專科護理組長、巡回護士3級護理管理。每季度召開討論會,分析術中壓瘡預防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然后轉入新的循環,在不斷循環往復中不斷修正、完善術中壓瘡防護措施。對照組采用術中壓瘡常規護理措施進行護理。
1.2.2觀察指標統計兩組病人術前壓瘡評估率、手術體位安置正確率、護理人員對術中壓瘡護理知識知曉率、手術醫生對體位安置滿意度、質量改進有效率、術中壓瘡發生率。
1.2.3統計學處理數據應用統計軟件SPSS13.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例(%)
3討論
3.1CQI在手術病人術中壓瘡護理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醫療護理質量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實施持續質量改進,有利于轉變手術室服務模式,更好地占領醫療護理市場;有利于手術室護理高新技術的應用和護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從而提高手術壓瘡護理的整體質量;有利于加強手術病人、手術室護士及病房護士之間的溝通,共同研究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改進。
3.2CQI可降低術中壓瘡發生的影響因素
3.2.1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術中壓瘡的認識水平通過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術中壓瘡認知程度,學會運用病理生理學、解剖學、營養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理論分析壓瘡形成的原因。
3.2.2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術中壓瘡的評估能力學習掌握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Norton)、營養評估表、潛在危險因素量表、術前壓瘡風險評估表等多種評估工具,并將其用于術中壓瘡風險程度的評估。
3.2.3提高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術中壓瘡的防護質量通過培訓讓護理人員能準確判斷壓瘡危險因素,及時發現和處理術中壓瘡護理問題,使術中壓瘡的發生率降至最低,提高術中壓瘡防護水平。
3.2.4加強對手術室護理人員術中壓瘡的監督力度成立術中壓瘡CQI小組,對手術病人實行護士長、手術專科護理組長、巡回護士3級護理管理,督促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斷關注術中壓瘡護理措施的落實,對存在問題及時修正。
3.3CQI在預防術中壓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術中壓瘡的發生率是評價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通過運用持續質量改進完善對術中壓瘡的預防與護理措施,大大降低手術中壓瘡的發生率,提高了手術室的護理服務質量,避免了醫療護理糾紛的發生。術中壓瘡一旦發生,不但延長了病人術后的康復時間,引起術后并發癥,而且增加了治療費用[3]。荷蘭>1%的衛生保健經費用于支付因壓瘡所致的住院費用[4]。據美國衛生保健研究委員會(AHPCR)估計,美國用于治療壓瘡的費用每年為13億美元,并且還在不斷增長。最近1項統計數字表明,在美國治療1例壓瘡花費500美元~50 000美元,花費金額與壓瘡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5]。CQI的運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社會醫療資源的浪費。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經過質量控制—質量保證—持續質量改進的演變過程[6],確保了手術室護理質量。隨著對壓瘡護理研究的不斷深入,國內外護理界在壓瘡的認識上趨向一致,壓瘡是可以預防的[7]。本研究通過把CQI用于術中壓瘡的預防,提高了手術室基礎護理質量,明確了各級人員的職責,護理措施得到及時落實,相關護理環節得到良好控制,從而降低了術中壓瘡的發生,同時保證了醫療護理安全,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
參考文獻:
[1]朱丹,周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76-278.
[2]蔣列琴,徐小群.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間物品定位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3):2148-2151.
[3]方斐,馮新瑋,黃靜.手術室護士對術中壓瘡的認知及防范意識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4A):887-889.
[4]Am Strong D,Bortz P.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pressure relief insurgical patients[J].AORN J,2001,73(3):645-647.
[5]Pompeo M.The role ofwound burden in determining costs associated with wound care[J].Ostomy Wound Manage,2001,47(3):165-171.
[6]梁雁芳.護理質量反饋系統的建立與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630-632.
[7]黃菊芬,彭建,區鈺強,等.持續質量改進預防骨科大手術中急性壓瘡形成[J].全科護理,2010,8(9B):2381-2383.
(本文編輯范秋霞)
收稿日期:(2014-03-18;修回日期:2014-10-18)
作者簡介:鄭嫦娟,主管護師, 本科,單位:529000,中山大學附屬江門醫院;梁湘源單位:529000,中山大學附屬江門醫院。
基金項目:廣東省江門市科技局科研項目,編號:2013019。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05.035
文章編號:1009-6493(2015)02B-0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