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簡介
魔芋又名蒟蒻,是一種生長在海拔250~2500米的山間多年生草本植物。現(xiàn)已證實的魔芋品種有130多種,中國分布有21種,其中9種為中國特有品種。中國當前大量種植加工的是花魔芋。與豐富的魔芋資源相比,魔芋加工發(fā)展顯得較為落后。魔芋輻照改性能改善魔芋的加工特性,拓寬應用范圍。魔芋膨大的地下球莖中含有約80%的水分、10%的魔芋葡甘聚糖(KGM)、約2%的魔芋淀粉和粗蛋白、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魔芋葡甘聚糖和魔芋淀粉二者的分子結構中均含有大量的羥基,這些羥基可與丙烯酸或者丙烯酸均聚物上的羧基接枝,形成新的物質,極大改善了魔芋原來的吸水能力,吸蒸餾水倍數(shù)在1000倍左右,產(chǎn)品在水溫60℃以下吸水和保水性好,吸收生理鹽水倍數(shù)在70倍左右,并且吸水速度快,保水能力強,該膠體pH為略酸性,抗菌性較好,動物毒性試驗未見動物死亡。在紙尿褲吸水樹脂及農(nóng)林保水劑上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該項目在2008年12月進行了安徽省科技成果鑒定,2010年1月取得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2011年與企業(yè)進行聯(lián)合開發(fā)吸水樹脂,已取得較好的進展。
聯(lián) 系 人:耿勝榮
聯(lián)系電話:027-87389302 15391503760
技術簡介
蕎麥活性增效技術:對苦蕎原料進行萌動和“醇脅迫”處理,可將苦蕎黃酮、D-手性肌醇、γ-氨基丁酸等功效成分含量分別提高1.6、7.2和15倍以上,籽粒可用于萌動米、茶、面食、麥片、醋、醬油等蕎麥食品加工的原料。
苦蕎黃酮提取技術(專利技術):對苦蕎麩皮破壁處理,同時降低提取溫度,改變醇類提取劑的介電常數(shù),苦蕎黃酮提取物的一次提取純度達到75%以上。
蕎麥D-手性肌醇提取技術:以蕎麥麩皮為原料,用一定濃度的乙醇水溶液為提取劑,通過高壓水解進行活性轉化,精制后提取物中D-手性肌醇含量可達到40%以上。
聯(lián) 系 人:張寶林
聯(lián)系電話:0351-7128887 0351-7136000
聯(lián)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