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摘要:本研究以植樹造林的基本方法為基礎,研討了造林過程中重要的技術,分析了種子處理中技術的要點,闡述了幼林撫育和幼林管理工作的要點,希望對提升造林成活率,保障植樹造林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植樹造林 方法 技術 種子處理 撫育 管理 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 S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植樹造林成活率始終達不到驗收的標準,是多年來一直難以解決的課題。尤其是近幾年來,速生豐產林整地退耕還林的實踐證明,各項技術措施不到位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應該突出植樹造林中技術和方法的應用,以管理的強化來確保植樹造林的質量。
1植樹造林的基本方法
1.1播種造林法
這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造林地進行造林的方法。這種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積造林地上進行造林。但是這種方法造林對造林立地條件要求較嚴格,造林后的幼林撫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較高。播種造林的適用條件:適合于種粒大、發芽容易、種源充足的樹種,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種災害性因素較輕,對于邊遠且人煙稀少地區的造林更為適宜。
1.2植苗造林法
這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為造林材料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對不良環境條件的抵抗力較強,生長穩定,因此,對造林地立地條件的要求相對地說不那么嚴格。但是,在造林時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損傷或擠壓變形和失水,栽植技術要求高,必須先育苗,卻也節省種子。總之,植苗造林法受樹種和造林地立地條件的限制較少,是應用最廣泛的造林方法。
1.3分殖造林法
這是利用樹木的營養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莖作為造林材料直接進行造林的方法。其特點是能夠節省育苗時間和費用,造林技術簡單,操作容易,成活率較高,幼樹初期生長較快,而且在遺傳性能上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但要求有立地條件較高的造林地,同時分殖造林材料來源,受母樹的數量與分布狀況的限制,這種方法主要用于適用營養繁殖的樹種,在北方松樹、楊樹、柳樹的造林可以考慮這樣的方式,在南方泡桐和竹類等樹種也可以考慮這一技術。
2造林技術
2.1造林地清理
清理造林地是植樹造林的第一道實際工序,要將造林地地表的灌木、雜草進行割除,對落枝、倒木、落葉、伐根進行全面清理,使造林地地表清潔、整齊,達到造林地整理和植樹造林的技術、環境和生物需求。
2.2造林地整地
整地可以根據造林設計和林地實際采用全面或局部的整地方法,全面整地是對林地的整體進行翻耕和開墾,實現對造林目標的支持。局部整地是根據林地的實際和造林設計,采用塊狀或帶狀的方式,對局部的土壤進行整地處理,以達到對造林地的改造和整理的目標。在整地中要結合樹種的生物特征,控制整地的深度,保障土壤的墑情,以達到對苗木健康生長的有利保障。
2.3播種技術
播種的方法可以根據種子散播方式劃為撒播、條播、穴播和塊播,具體技術的應用應該結合樹種特點和造林設計實際需要。撒播是將種子均勻地布撒在造林地,撒播前一般不整地,撒播后也不覆土,因此具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優勢。條播是將種子以條狀的形式,根據間距設計采用連續和間斷的方法進行播種,條播的方式主要適用于次生林改造和跡地更新,與撒播方式相比具有適應范圍廣的優勢。穴播是在播種前挖出種子的樹穴,根據樹種的不同在樹穴中播種規定數量的種子,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植生組,以確保播種和造林的質量。塊播主要利用在人工林改造和天然林更新,是以塊狀的集中播種來建立樹種群落,達到對造林效率和質量的保障。
3種子處理技術
3.1種子采收
要根據植樹造林的需求對種子進行嚴格的采收,要根據林木的設計和生物特征,進行規范的晾曬、脫粒、凈化和精選,在科學貯藏的基礎上,保障種子的質量符合植樹造林的需要。
3.2種子播種
種子播種前應該做好苗床的處理,要將種子經過規范的消毒和催芽,在苗床上覆蓋一層草簾以達到對苗床和種子溫度和濕度的保障。播種后要密切觀察種子的發芽率,當發芽率>70%后要逐步接觸草簾,做到通風和光照。
4植樹造林的撫育管理
撫育是植樹造林的關鍵過程,對造林質量、林分關系、成活率有著重要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撫育過程中的中心工作應該從灌溉、除草、割灌、定干、摘芽、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出發,建立起撫育的工作基礎,在全面管理的同時確保植樹造林的質量。撫育的具體工作中應該把握年限,針葉樹種一般在5y,闊葉樹種一般為3y,造林后對幼林的撫育要有周期性,第一年要進行3個周期的撫育,第二年要進行2個周期的撫育,此后以1年1次為主。
5植樹造林中幼林管理的要點
5.1幼林修剪工作的管理
植樹造林后要根據幼樹的生長規律和特點,采用人工干預的方法對幼林進行科學修剪,將弱枝、旁枝剪除,在控制樹木高度的同時,避免幼林受到病害和火災的影響,為幼林提供一個健康生長的空間。
5.2幼林間伐工作的管理
幼林的迅速生長會形成林分過密,造成通風問題、光利用率下降,造成林分之間相互的惡性競爭關系,因此當幼林達到一定的生長年份后,要根據植樹造林的設計需求進行間伐,一般以幼林林分郁閉度>0.8時就應該積極考慮進行間伐。在管理間伐的過程中要強調工作原則,伐小留大、伐彎留直、伐密留疏,以確保間伐的質量符合植樹造林的工程要求。
6結語
植樹造林的質量需要造林技術和科學管理作為保障,要將造林環節統一于管理體系,形成相互聯系、互相銜接、協調促進的體系,在結合林區組織和造林實際的基礎上,為植樹造林實現層層把關和環節強化,突出造林地整地、苗木栽植、澆水灌溉等環節,做好對造林技術運用的管理和撫育技術的強化,通過責任體系的構建形成植樹造林與撫育工作的管理保障基礎,為植樹造林取得方法上的創新、管理上的提升、質量上的保障提供工藝和制度上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齊向偉,張姬利.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3)
[2]林靜緒,林峰.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提高造林質量的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12(14)
[3]何宏剛.關于植樹造林技術與管理措施探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8)
[4]馮云山.速生楊的栽培與管理[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22)
[5]付建軍,王曉東.淺析林區植樹造林的常用方法及其具體程序[J].民營科技.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