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鵬++刁莉++張騰飛
摘要:本文主要闡述的內容是質量控制人員在藥廠車間設計所需參與的工作內容,并對制藥企業藥品日常生產中需要進行的質量監控的職責,體現出質量源于設計理念。在實際車間生產中質量控制人員對輸液產品進行監控,嚴格按照產品操作的SOP及工藝規程進行,并對各品種的關鍵質量控制點進行監督和控制,對于治療性輸液的工藝流程通過質控人員的實際工作確保輸液產品的質量,為保證終產品質量合格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GMP 質控人員 CIP SIP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隨著2010版GMP實施以來,質控人員(QA)在制藥企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無論從質量管理、質量控制還是生產管理、過程控制等都顯得尤為關鍵,質量源于設計,從設計開始QA就應該對人流、物流,整個布局是否合理,房間面積大小是否合理,房間是否產塵,是否需要空調直排、配制系統是否符合CIP及SIP,罐體是否能達到生產各個品種的工藝需求,通過將車間以后需要的生產品種結合生產品種的核查工藝等都應進行把關,對于罐體的大小,配制品種的最低攪拌量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最終確認配制罐體的大小、配制罐的自循環管路及管路上是否需要配置鈦棒過濾器或者板框過濾器來除去配制溶液中的藥用炭,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及減小對稀配工序的0.22微米過濾器的壓力是否考慮應增加0.45微米的過濾濾芯,對于聯動線設備在設計開始應著重考慮設備的URS,提出來的用戶需求要全面,真正從保證產品質量出發,從便于生產的實際出發,真正將質量源于設計的理念真正融匯于設計當中,在車間設計當中應使聯動線設備能力相互匹配。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QA人員應加強質量控制,嚴格按照產品的工藝規程及操作的SOP及各品種的關鍵質量控制點進行控制。
以玻璃瓶輸液為例,治療性玻璃瓶輸液的工藝流程包括洗瓶、配制、洗塞、灌裝、軋蓋、滅菌、燈檢、包裝,配制分為濃配、稀配,濃配一般放在D級,稀配放在C級,灌裝級別為C級下的A級,粗洗機位于一般生產區,精洗機位于C級潔凈區內,兩臺洗瓶機之間為緩沖間,級別一般為D級,軋蓋位于D級潔凈區內,滅菌工序位于一般生產區內,在生產中要對各個工序的關鍵質量控制點進行有效的監督,生產前應確認物料稱量所用計量衡器的校驗情況,檢查所有計量衡器是否經過校驗在校驗有效期內。確認生產環境符合生產要求,檢查最近一次監測周期范圍內溫度、濕度、壓差監測結果是否符合標準,并監測驗證期間溫度、濕度、壓差。懸浮粒子、浮游菌、沉降菌監測正常監測周期內的結果,確認注射用水水質符合生產要求,確認生產用原輔料及內包材是否符合質量標準。確認房間和設備清潔情況,檢查房間和設備是否滿足生產條件。
例如:稱量中要進行電子秤的校驗及稱量單元的初效、中效、高效的阻力值進行確認,稱量過程應雙人復核等,在濃配過程中是否按批生產指令進行投料,加炭量是否符合工藝需求,濃配定容量及攪拌時間、自循環時間等是否符合工藝要求。稀配工序的補水量、定容量、PH值、含量的檢測及根據含量折算最終定容體積等是否符合要求,藥液合格后經0.22微米過濾濾芯過濾至灌裝,灌裝根據產品工藝規程的規定對裝量范圍進行確定,加塞過程是否符合要求,過程中是否有破瓶現象,如有異常應及時記錄便于日后進行分析。灌裝過程中人員操作是否符合無菌藥品操作的要求,配制灌裝系統的清潔、滅菌是否在有效期內,人員是否按照要求15分鐘消手一次,是否按照要求每隔30分鐘監測一次裝量,操作過程中灌裝速度不應超過灌裝機性能確認的速度,灌裝結束后應對終端過濾器進行壓縮空氣頂剩余的藥液,過程中要確認壓縮空氣的壓力,不應超過0.2MPA,如果壓力過高會使藥液溢出不便于清潔及影響產品的成品率。滅菌過程是否按照滅菌工藝參數設置,根據滅菌柜的參數設置項目填寫滅菌的品名及規格、滅菌時間及溫度,滅菌滅菌后產品的取樣是否在冷點取樣,滅菌后的產品根據產品的自身特點是否執行快速升溫或者快速降溫等要求,有些品種,例如: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在生產過程中要執行滅菌程序的快速升溫及降溫過程的快速降溫,這樣成品的有關物質項檢測指標才能夠保證合格,在生產實際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指定的SOP進行操作,通過實際控制來嚴格保證產品的合格,達到真正達到控制產品目的。在滅菌程序中要將產品滅菌溫度將至80攝氏度以下及室內壓力為零的情況方能出柜,出柜的產品要及時懸掛狀態標識,并將滅菌后的產品及時送至燈檢工序進行藥品的燈檢。燈檢工序要按照要求有顏色的產品照度應在2000-3000LX,無色藥品應符合1000-1500lX之間,照度應符合相應要求。人員裸眼視力應在4.9或者以上,在燈檢過程中要著重查看有無可見異物、裝量是否符合要求、軋蓋情況是否符合要求,對于燈檢的每個人分發不同顏色的筆,燈檢結束后應對自己燈檢合格的產品鋁蓋上畫上代表自己顏色的記號,便于產品不合格時的追蹤,同事也提高了燈檢人員的責任心,對于每批出現的不合格品應當批進行銷毀,并應該及時填寫銷毀記錄。包裝工序應著重對貼標機的批號及生產日期、有效期至的控制,更換批號、生產日期及有效期至時應嚴格控制,實行層層把關不能出現更改錯誤,實行操作人員更改,班組長符合,QA人員符合后方能連續打印。包裝工序應有防止不同批次混淆的措施,標簽的管理應上鎖管理,標簽、說明書、小盒等進出均應有使用臺帳,根據不同品種的貯存條件應將暫時貯存在車間的成品貯存在相應條件下,應及時填寫包裝記錄。
QA在實際生產中肩負了巨大的責任,從生產中的環境監測到各個工序的監督,保證了產品質量,將工序或者車間中不足的地方提出不同意見,帶領人員意識的提高,可以說QA在制藥行業中保證產品質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生齊,鄒毅,孫京林,樊曉東,高振宇,張愛萍. 藥品生產企業質量保證系統運行情況調研 [J]. 中國藥事. 2014(09)
[2] 王穎,王洪杰,楊麗紅. 淺談我國制藥企業的質量保證工作[J]. 黑龍江醫藥. 2011(06)
[3] 寸澤圣. 淺談如何在我國制藥企業開展QA工作[J]. 醫藥工程設計. 2004(04)
[4] 惠秋沙. 淺談藥品質量管理[J]. 北方藥學.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