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蘇萍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設施建設的不斷擴大,高校體育場館的設施建立不斷進行完善,體育場館的規模也不斷擴大。由此也暴露了高校體育場館管理的諸多問題。由于先前對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沒有系統性的管理體系和管理先例,因此對于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模式也就缺乏一致性。借鑒于現今物業管理在公眾資源管理中的良好效果,將物業管理模式引入到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意義。文本通過對現今高校體育場館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結合物業管理模式結構,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提出相關優化措施。
關鍵詞:物業管理;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方式優化
中圖分類號:G8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由于社會發展進步,人民體育運動意識也得到提升。國家對高校體育場館的建立和設施的完善也制定了相關政策。高校體育場館規模擴大、設施齊全、器材種類豐富,但高校目前還缺乏相應的管理模式,導致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存在漏洞,使場館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場館設施也遭到損壞。
1高校體育場館管理現狀
目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都是由相關的體育部門或者體育院系進行管理。一方面體育部門和體育院系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進行單獨的場館人力管理分配,往往是由某人員兼任體育場館的管理。但體育場館管理是一項場地范圍大、設施較為繁雜的管理項目,這就造成人員管理精力不足,引發管理上的諸多問題[1]。同時,由于體育場館的發展迅速,前期也沒有類似的管理模式進行參照,造成在管理上的盲目和設置上的不合理。
其次,由于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具有其特殊性,同時需要相應的財力資源進行支持,但是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資金來源往往不能彌補支出,這就要求場館管理人員利用場館資源獲取管理資金,這就造成了場館需要收費的問題。但同時高校體育場館是為學生提供體育服務的地方,應當具備公益性,收費影響體育場館建立目標的實現。因此,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上是否收費的問題就出現了爭議。
此外,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上還存在開放時間的設置、管理制度如何確立、管理人員如何分配等諸多問題。
2物業管理發展情況
物業管理是目前較為突出的一種管理模式。自1981年從香港引入中國大陸后,物業管理得到廣泛認可[2]。經過多年發展,物業管理已具備了相當的規模,行業內的企業數量超過了30000家,行業人員也超過了500萬人[3]。此外,物業作為服務行業,其范圍囊括了住宅小區、寫字樓、工業區、商場、會展中心等諸多方面。行業管理總面積突破了100億平方米,行業總產值也達到6000億元以上,同時行業還在以每年20%的增長率增長[4]。物業管理的飛速發展可見其管理的科學化和優質化。
因此在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進行研究時,我們可以充分借鑒物業管理的優秀模式,分析物業管理理念和模式結構特點,結合高校體育場館的具體實際,對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進行優化,從而達到促進高校體育事業發展的目的。
3基于物業管理的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優化措施
基于物業管理的模式特點,根據高校體育場館設立的基本情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進行優化。
3.1實施兩權分離管理結構
物業管理中物業管理權與資源所有權相互分離,即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5]。所有者可以自主的選擇管理經營者或者更換管理經營者。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也可以實行兩權分離管理模式,將經營權賦予外部機構,學校擁有所有權。管理單位在獲取體育場館管理權的過程中需要與同行業競爭,這既有效地降低了高校的管理成本,同時也有助于管理單位為保持行業優勢而進行有效管理。從而促進高校體育場館的有效管理。
3.2管理主體自主經營
在物業管理過程中,物業單位通過自主經營,制定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盈利方向,從而促進公共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也可以實施管理主體自主經營,類似目前高校食堂的經營模式,將體育場館承包給管理單位,由單位自主經營,從而通過市場的競爭性和市場的供需調節作用,使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實現合理定價和優質管理的目標。
3.3進行監督和約束
由于高校體育場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具有相對的壟斷性。例如羽毛球等場內體育活動,學生要開展相關的體育活動,必須要在體育場館內進行。當學校和周邊院校只具備一個羽毛球場館時,這就形成相對壟斷的局面,容易發生管理單位亂標價格的現象。這就要求學校進行相關約束和控制,例如像高校食堂管理一樣,對價格進行合理區間的限制,以保障學生的利益。同時,學校也相應地撥發一筆款項進行補助,從而保證高校學生體育運動推廣目標的實現。
3.4充分利用學校資源
高校中具備大量的人力資源,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資源。像小區物業管理中充分利用小區老年資源實施管理,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人員成本,還能實現管理的便捷性。在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同樣可以招聘一些學生兼職進行簡單的體育場館管理,一方面降低場館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也便于人員控制。例如大型比賽期間,高校體育場館管理工作增多,需要添加大量人員,而比賽結束后管理人員需求也就相應減少。因此可以充分學生資源,進行場館有效管理。
3.5管理方式結合高校情況
基于物業管理中具體管理要根據小區的結構、人員等因素具體的情況而定,高校在對體育場館進行管理時,也要結合高校的具體實際情況,包括師生人數、學校類別、場館數量、學生活動時間等。例如某高校羽毛球場館開放,周一至周五白天30元,晚上50元;周末白天10元,晚上30元。由于師生活動時間大多聚集在周末或者晚上,而這樣定價不僅不能有效地實現人員分流使場館得到充分利用,還會造成周末人員集聚引發管理上的混亂。因此,體育場館管理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合理設定。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業管理模式的引進,能有效地解決現今高校體育場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使高校體育場館得到有效管理。一方面保障了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良好運行,保證場館內器械等的完善;另一方面也保證了高校體育場館的充分利用,為學生體育娛樂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通過物業管理模式的考量和學習,進行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優化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目前高校體育場館管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但經過長久努力高校體育場館的管理必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實現體育場館優質化管理。
參考文獻:
[1]徐正旭,吳新炎.ISO9000質量認證體系在高校體育場館物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3):89-90.
[2]徐正旭,吳新炎.高校體育場館物業管理的質量認證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26(1):163-165.
[3]陳歡.關于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管理的社會化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10(18):6-7.
[4]李軍濤,劉婷婷.實現高校體育設施合理利用需引入物業管理[J].現代物業,2010,13(1):36-37.
[5]徐振華,殷長琳.基于物業管理的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方式優化研究[J].華章,2012,5(14):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