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劉叔文
摘要: 隨著醫學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留學生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英文授課是提高留學生辦學層次、辦學質量和學校知名度的一個重大舉措。順應醫學教育國際化趨勢,南方醫科大學自2005年開展了留學生的全英文教學實踐。作為一門醫學橋梁學科,藥理學留學生全英文教學也遇到了教材,教學方法和考核等諸多困難。在分析印度留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工作的實踐和體會,從選擇合適教材、改進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復習與改革考核評價方式等方面對留學生藥理學全英文理論教學進行探討,以期進一步提高留學生教學質量。
關鍵詞:醫學留學生;藥理學;全英文理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 R9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2(b)0000-00
我國在經濟、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飛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交流學習,并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留學生中醫學專業的人數僅次于漢語言學專業,位于第二。《藥理學》是高等院校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學科,具有涉及知識面廣、內容繁雜、邏輯性強、與臨床關系密切等特點[1]。我校于2005年開始招收學歷教育研究生,2007年進入教育部30所臨床醫學本科(英語授課)招生院校名單。現結合筆者帶教留學生《藥理學》理論課的教學實踐過程,總結教學經驗和體會。
1. 充分了解留學生特點
我校留學生主要來自印度,該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因此印度留學生英語程度普遍較高。但是,他們的英語口語帶有濃重的地方口音,與我們平時接觸到的標準英式或美式英語存在較大差異,給師生間的語言交流帶來不小的障礙,這也對授課教師的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國內高校學生相比,留學生在課堂上表現更為活躍自由,喜歡互動討論式教學,遇到不懂的問題會隨時提問,也會積極主動回答問題。在這方面授課教師應當鼓勵與引導。同時,與中國學生普遍良好的紀律性相比,相當一部分留學生表現為自律性較差,課堂紀律散漫,經常遲到曠課,因此需要加強管理。
2. 選擇合適教材
教材是知識和方法的載體,是學生學習的基本向導,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工具。為此我們查閱分析了多種英文原版專著,最終選擇了以Rang HP等主編的Rang and Dales Pharmacology為主體教材,以Mycek MJ等主編的圖解藥理學(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和Katzung BG等主編的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為輔助教材。圖解藥理學調理框架清晰,基礎概念明確,圖表形象生動,是美國著名醫學院校教材,非常適合初學者使用。Rang and Dales Pharmacology內容更加廣泛,討論更為細致,適合于作為藥理學的主體教材使用。而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在講解基礎藥理學的基礎上加入了臨床藥理的內容,內容更為豐富,適合于能力較強的學生用于專業拓展和提高。我們選擇英文原版教材是基于以下考慮:首先,印度留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好,可以直接閱讀醫學英文教材;其次,全英語教學模式應該向教學的縱深延伸,使留學生的知識起點與世界先進水平靠近,使培養的人才符合國際市場對知識結構的要求[2]。當然,原版教材的使用也給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編排結構方面,原版教材和中文教材有很大不同。以抗微生物藥物章節為例,原版教材以藥物的作用機制分章節,而中文教材按照藥物的化學結構分章節。這就需要授課教師從新安排講解的思路。
3. 改進教學方法
印度留學生受國外教學模式影響,課堂思想活躍,不喜歡“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認為,對他們的教學要靈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彌補傳統“講授法”教學單調、呆板的學習局面,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在實際授課中,我們主要聯合采用了病案式(CBL)和多媒體輔助教學(MAI)方式。
3.1 CBL 是指從病例入手,結合臨床和實際應用以啟示性教學為方法的一種教學模式[3].基礎階段的CBL教學有其獨特性,不完全等同于臨床的病例討論,但又需要結合藥物的實際應用。CBL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通過臨床病例來引導學生分析藥物的選擇和應用。病例的素材我們以兩本書為主,一是我們之前提到的教材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這本教材在每個章節前都有Case Study,在章節的結束部分有相應的Case Study Answer;另外一本是密歇根大學Shalafer M主編的Pretest。這本書是備考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藥理學部分的復習和自測參考書,里面的選擇題接近考試真題,并且對選擇題答案都有詳細深入的解釋,適合教師參考并引導學生討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以鼓勵和開放的心態引導留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關注于討論的知識點本身,而不要對學生答案正確與否做太多評論,以免打消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畢竟如果大部分學生只是旁觀而不參與,就失去了案例教學的意義。
3.2 MAI 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恰當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的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MAI可將文字、圖片、影像、聲音及動畫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具有信息量大,表現形式多樣,具有開放性等優點[4]。MAI的使用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另外一方面有助于減輕教師英文授課是的壓力。比如,講到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的抗菌藥物時,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將細菌蛋白質合成從起始,延伸到終止的全過程展示出來,使本來抽象的內容變成生動直觀起來,可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加深記憶。
4. 及時歸納總結,階段性測驗,引導學生有效復習
藥理學由于其學科特點,專業知識點較多,對所學內容的及時梳理和系統化非常重要,否則就會出現處處是重點,點點需記憶的不利情況[5]。而歸納、比較與總結則是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化的一個較高效的方法。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各章節結束時對重點內容進行梳理,以思考題的方式給出相關的習題,圍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及時掌握和記憶各種藥物的基本特點和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采用了階段性測驗的方法,對各部分的學習效果進行檢查,一方面可以督促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及時復習;另外一方面可以幫助授課教師及時的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做出調整和改進。
5. 改革考核評價方式
為了避免一張考卷就決定其成績的舊模式,如前所述,我們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就采取了多次階段性的測驗,其成績會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進最終的成績。此外,很大一部分印度留學生畢業后要參加印度或者西方國家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國際上通用的考試題型是選擇題。針對留學生培養目標要求和教學實際,我們在設計藥理學考題的時候可以側重于選擇題,增大其比例。
總之,醫學留學生藥理學的全英文教學具有不同于普通本科生藥理學教學的突出特點,我們要充分認識并針對這些特點調整教學方案。在這方面,我們還處于初步階段。希望通過今后的不斷努力和實踐,使我們的教學更為完善,促進我校的醫學教育與國際接軌。
參考文獻:
1. 白靜,齊亞娟,呂華,尹麗娟。 醫學專業藥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22(11):104-106。
2. 王劍軍。簡析影響來華醫學留學生教學質量的因素,醫學教育探索, 2010,9(5): 702-704.
3. 馬佳,陳昌杰,夏俊,楊清玲。醫學生物化學病案式教學改革探討,基礎醫學教育,2011,13(7):613-615.
4. 武海霞,沈麗霞,劉紅彬,吳志剛,郝軍榮,薛占霞 。留學生藥理學全英文理論教學體會,臨床合理用藥,2014,7(1A):174-175.
5. 熊杰, 徐艷霞,李曉蓉。明確教學目標降低全英文教學難度—留學生醫學藥理學教學初探,西北醫學教育,18(2):2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