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咸喆
(吉林藝術學院戲劇影視學院學生會,吉林 長春 132011)
隨著當代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日趨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文化對藝術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藝術院校人才培養方式也從單層化向多層化發展。因此,培養藝術人才既不隨波逐流又要回歸生活的本質氣息,而造就高水平的藝術專業人才,是藝術高校道德教育的理想境界。
對于大多數的藝術類高校來說,培養優秀的思想藝術人才是一項系統而又充滿挑戰的工作,藝術專業學生有著相對其他專業學生的特殊性,藝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德育工作也是如此,他們既有著藝術專業學生的群體特征,也有著各自的個體特征。正確把握他們的特點,是做好藝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
藝術類高校學生因大多數接受藝術教育的時間較長,同時具有良好的創作能力和藝術天賦。因此積極進取,奮發向上之心顯著。這也造就了其往往陷入追求名利的現實主義中來。目標上具有與時俱進性,需求上帶有享樂性。由于他們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多,對社會現實認識較為深刻。
藝校高校大學生形象思維比較活分,他們善于用自己主觀的、抽象思維去理解和認知客觀世界,而相對排斥抽象邏輯思維。受專業教育和社會實踐的影響,在對行為、情感等把握和運用,善于求新、求異、求成,善于捕捉內在變化和特征。可以說,是藝術實踐本身鑄就了他們敢于標新立異、富有創新精神的行為習慣和前衛意識。但是這種思維上的存異性容易造成他們的逆反心理,刻意摹仿所謂不修邊幅的形象,籍以吸引他人關注或以高傲自居。
由于長期集中接受專業教育的影響,普遍缺乏政治觀念,政治理論素質十分欠缺,對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他們中大多數不關心政治甚至厭煩政治的心理,雖然思想活躍,但缺乏深度,熱愛專業,但很少關心時事,重視專業技能訓練,但輕視文化理論特別是“兩課”理論學習。思想認識上的不太完善,導致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及鑒別力不夠,對政治問題了解膚淺。有的學生在生活、學習,社交中,勢利化、功利化、庸俗化傾向明顯,社會上的一些不良現象充斥著校園。這本身就影響到自身思想道德和認識空間的提升。
藝術類大學生在學習上較普通大學生比較更加實際,思想中充滿憂患意識,居安思危,重視競爭,努力在學習中完善和壯大自己。看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他們對人際關系俄處理更加重視,盡自己能力努力拓展交際范圍,希望自身能夠在特長上有所成績,努力學習本專業課程,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生活上他們開放、自由、自立、他們把滿足自我需要,作為提升質量生活的標志之一,在各種欲望方面,他們幾乎沒有任何思想顧慮。
做好藝術類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根據當前藝術自身專業學生的思想水平,在肯定他們長處的同時,針對不足,抑制短處,發揮教育的針對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藝術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堅持對其進行正面引導,不能一味地采取硬性規定的辦法約束學生的行為。應以疏導的方式,與學生建立和諧健康的關系,在生活中應該努力作到了解學生的思維方式,尊重他們的個性表現,日常思想政治中應該注意把握他們的心態,因人而異,因教施材,給學生一定的可以施展才華的空間及創作的空間和時間。
一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念。
二是引導和培養學生自我修養、自我教育的意識和潛在能力。
由于藝術類大學生的性格具有個性性和獨特性的特點思想較難統一,自我意識觀念淡薄,缺乏集體觀念和榮譽感,給這部分學生的管理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再者,教師要堅持把育人工作貫穿到整個教學中去。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以高度負責的態度,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給他們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以自身的豐富的專業知識感化和感召學生。防止課堂授課與大學生思想教育脫節,甚至出現在思想上給學生誤導的現象發生。要讓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專業學習的各個環節,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生活各個方面。
高校藝術類的大學生們大體上看是具有創新性和積極進取的,他們注重個人價值的體現,追求獨立自主的生活方式,符合大眾化的規范的社會公德意識,渴望成功,思維活躍,善于表現,容易滋生“明星效應”心理。如此,便可放大這一效應,采取一些激勵式的手段,通過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講座、文藝匯演、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給他們充分發揮和展示自我的空間,一方面通過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藝術專業學生的自身修養。另一方面這種效應適度的放大,讓他們明白自己示范作用,加強其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的提高。
學校應當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疏導,建立健全學生咨詢管理體系。這個體系除包括專業學習、心理健康和就業指導三個方面還應加強對思想政治的教育。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做好管理工作,使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體系規范化、科學化。加強他們的心理輔導,使這項工作規范、深入、細致。
個人品德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響。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開放式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營造以教育為主體,以社會環境為依托,以家庭為基礎的德育環境。德育實踐教育環節尤為重要,實踐活動是形成良好品德的最好途徑。高校藝術生的德育實踐活動要重點利用現有的人力物力,主動走向社會、走進社區,開展校園實踐活動和各種專業技能大賽,搞好學校的社團組織建設,支持學生參與社會社交活動。
[1]邱光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趙國英.高等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J].教資料,2006,(32).
[3]韓延明.塑造大學精神與強化做人教育[J].求實,2001(4).
[4]王長恩.藝術類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狀況解析——以江蘇高校為例[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