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萍
(甘肅省金昌市第二中學,甘肅 金昌 737202)
話題作文在最近幾年里成了語文界的“寵兒”,不僅高考作文青睞話題作文,而且中考作文以及各地的競賽、征文也多為話題作文。話題作文如此受歡迎,其原因主要是話題作文降低了審題難度,放寬了文體限制,給了學生更大的思辨、想象和聯想的空間,使學生有了更大的寫作自由和發揮余地,而且這種作文命題形式其設計的話題一般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熱點,所以不僅讓學生有話可說,而且可以鼓勵學生說真話、抒真情、發實感,從而寫出多樣的生活體驗與思想,展現出自己的個性,表現其創新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優秀者脫潁而出。
話題作文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靈活、開放”的寫作環境,所以使一部分學生對話題怍文產生了一些誤解。如:話題作文降低了審題難度,放寬了文體限制,有些學生就誤認為話題作文寫什么都可以,怎么寫都可以,所以導致有些學生不愛動腦,一遇作文就套用、抄襲時文佳作,或者套用、抄襲自己以前寫過的文長,甚至無條理、無層次可言的拼湊文章大量涌現,這顯然與我們要求的“求真、創新”的指導思想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我們應該就這一現象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進行探討解決。
積累寫作素材不僅適用于話題作文,它也是寫好其它命題形式的作文的基礎,更是逐步提高寫作能力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未雨綢繆,才能高枕無憂。只有平時多從生活和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才會在寫作時胸有成竹,下筆有神。這項工作最好從平時做起,課內外結合,隨時隨地進行,并且堅持不懈。
因為話題作文以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主,所以在課內就可以以此為目標對教材中的精彩片段理解賞析,也可以從詞語、句子、語段方面進行號題性的訓練。具體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成語接龍、仿寫句子、古詩詞及精彩片段背誦默寫等。這些方法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激活思維,而且通過識記也達到了積累語言的目的,“一石二鳥”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凡此種種方法甚多,可以視情況而定,輕松有效地充實寫作庫存。
當然課內寫作素材的積累不僅僅局限于語文課,它也可以擴展到其他課程。如政史地,它們和語文都屬于社會人文學科,它們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這些學科中的有關知識也可以為語文所用。
另外,課外閱讀是積累寫作素材的另一條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可以引導它們從讀物中汲取營養,而且還可以通過收看(聽)電視(廣播)中的新聞或專題性的科教節目來豐富學生的作文資料庫存,而且常存常新,為作文寫作提供鮮活的材料。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把自己的見聞和感受通過寫日記或寫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開源導流相結合,積累寫作素材。
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指導首先應從審題入手。話題作文雖然淡化了審題,但這并不等于話題作文不要審題,也不意味著話題作文寫作時可以信馬由韁,“任意東西”。審題的目的就是要定好寫作的框架,以避免因寫作的內容太窄而對題目要求涉及的太少,或者寫作內容太寬而沒有針對性,或者寫作內容偏離題目要求。話題作文的命題一般由話題材料、話題提示、話題、及話題限制(要求)四部分組成,所以教師也應提醒學生審題必須限定在這四部分之內進行。
其次,學生寫作中的擬題、立意、選材等方面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在審題的過程中學生已經調動了自己的思維,所以在擬題、立意、選材等方面,教師可以再進一步地引導學生,通過語文綜合性活動,用設置情景或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各抒己見,師生共評,指出學生所選材料及表達角度中的優點及不足,從而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確定立意。如在以“戰爭”為話題的作文中學生所擬的標題有《止戰止殤》、《和平的癌癥》、《悲慘世界》等。這些題目體現了學生對直覺思維、反向思維、想象和聯想思維等的靈活運用,也是對話題作文優勢的充分運用,這些題目不僅能夠反映出學生的文采,而且能給讀者一個很好的印象。
再次,教師要對學生的表達進行指導。因為話題作文大多不限制文體,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話題的特點及自己的寫作特長,選擇適合的文體去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并且可以將自己讀書筆記中積累的名言警句、古詩文及俗語用到文章中。另外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特點運用多樣的表達方式,如夾敘夾議、敘事抒情議論相結合等,還有多種寫作方法,如各種修辭及欲揚先抑、虛實相間、形聲兼備等。
總之,學生寫作的各個環節都需要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在話題作文寫作中“揚長避短”,從而達到對話題作文“求真創新”的特點。
總結提高主要通過對作文的批改和講評兩個環節來進行。傳統的作文教學中作文的批改由教師一人包辦,教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作文精批細改,而學生卻往往對分數的關心大于對教師評語的關注,所以教師的批改對學生作文的提高收效甚微。因此把作文的批改權交給學生是作文教學改革中勢在必行的一個環節。當然,對于作文的批改權教師不能完全放手給學生,最好是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自批、互批。在批改時,教師提出修改的要求,如找出錯別字,句子是否通順,句段之間的銜接是否連貫,內容是否圍繞中心,表達是否有文采等,然后再提出評分的標準,最后學生通過同桌或小組商議.打出分數,寫上評語。把作文的批改權交給學生,可以使學生在批改別人作文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寫作中的優勢與不足。
另外,作文的批改最好與作文的講評結合進行,因此作文講評應及時。在講的過程中也應以學生的講評為主,教師的點評為輔。學生的表現欲一般都很強,與自己寫作水平相當的作文往往也能說上一二,而且對于同學的意見學生也往往樂于接受。這樣,在民主、活躍的氣氛中,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然后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對學生作文的朗讀,向大家推薦范文,或者學生自己推薦,通過聽范文,讓學生對比自己的作文,總結自己在審題、擬題、立意、選材等方面的得失,進一步談自己的寫作體會,并且教師做總結,從而達到交流領會的目的。
這樣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批改、講評過程中,使學生明白了此次作文寫什么,如何寫。推而廣之,這些寫作方法和技巧也可以運用到其它命題的話題作文中。
總之,話題作文的教學,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材料的積累,具體的寫作,以及作文的批改和講評著手,循序漸進,貴在堅持。做到揚長避短,寫出求真創新的作文。也就是說話題作文教學要更多地尊重創作的主體,更好地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