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古力·艾力拜克
(伊犁州財貿學校,新疆 伊利 835000)
前言:創新是教育發展終極目標,計算機基礎在各個教育階段中的應用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改革,計算機基礎教育逐漸成為教育中的重點。社會逐漸趨向于科技化,計算機基礎教育是科技教育的基礎工程,而實現科技強國的重要方式就是在教育中培養創新能力。基于此,本文就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進行分析,研究其在學校教育中的創新能力培養。
首先計算機基礎教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與其它學科有較大的不同,其它學科理論性較強,學生在接收大量的理論知識后不能得到及時的實踐練習,導致知識理解不能深入。而計算基礎教學則不同,其教學過程就是在實踐中總結出理論知識,理論在得以深化的過程中,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其次,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用范圍比較廣泛,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迅速掌握理論知識,在知識的樹立運用中實現創新。科技不斷發展,學科之間實現了知識的相互滲透,計算機基礎學科能夠在各個學科之間實現相互連通,應用領域比較廣泛[1]。
由于中職院校學生都屬于未成年階段,學生對于新鮮事物都比較好奇,在實際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只是急于實際操作,而忽視了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如果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掌握牢固,即使實際練習次數再多也不能實現融會貫通。中職院校學生不能對理論知識進行認真學習,當在實際操作中遇到麻煩時,學生不能通過理論經驗來解決問題,而只有教師引導學生將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理論知識掌握牢固,才能實現舉一反三。
中職院校在教學模式上受到傳統教學模式影響比較嚴重,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將形式進行創新。由于中職院校學會在入學時的成績比較低,學生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學習中自覺性以及課堂表現上的積極性比較差。而計算機基礎與其它課程教學相比,形式上比較復雜,因此,在教學時不能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因而導致課堂教學教學不顯著[2]。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最終目標。在中職院校中對于人才的培養,創新教育不可缺少。計算機基礎教學與社會科技發展息息相關,科技發展需要以創新為推動力,因此,實現計算機基礎教育的創新,需要從中職院校教學理念上入手,對教育理念進行創新。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學生的創新動力與能力養成來源于對知識學習的興趣,也就是說興趣引導知識創新。因此,在實際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中,應該注重以興趣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有所思考,實現學習創新[3]。
在我國中職院校教學中,無論是計算基礎教學還是其他技術類的教學科目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依然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創新。社會發展需要以技術創新為依托,為了順應時代發展,創新型的教學模式應該倡導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溝通與互動。在教學形式上,可以通過網絡教育、多媒體教育等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上的主體,忽視了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此,在創新模式下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引導與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并在課堂上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競賽,實現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4]。
提升中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點內容。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教學模式單一是制約著學生發散思維的主要因素,因此,從教學模式上入手,采取相應的措施,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在中職院校中采取“翻轉課堂”模式,以科技信息技術為依托,變革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首先,教師在課程學習論壇中發布學習章節內容,以小視頻的方式,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高度概括,學生通過對小視頻中的內容進行自學,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討論,最終實現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每一節課前,向學生拋出一個計算機設計題目,給學生思考與研討的時間,讓學生們來自己動手制作網頁,然后進行小組作品競賽,并給予作品創新能力突出的學生以鼓勵。
中職院校學生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因此在學習創新上的能力比較弱,要想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不斷的培養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在此環節中,教學方法是關鍵。實踐性是中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一大特色,因此,我們要結合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的特點,通過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方式。例如,進行計算機基礎知識邏輯性教學中,以數進制轉換為例,學生在心中形成了十進制和二進制轉換的規則認知之后,才能夠對八進制、十六機制的規則進行掌握。因此,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原有知識的認知水平,然后進行教學設計,并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結構。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以創新理念為指導思想,提出了計算機基礎課程創新教學的策略。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的意義在于創新。那么如何培養中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擺在身處教育第一線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教師面前的難題。同時創新能力培養也是教育界最為重視的課題之一。
[1]譚浩強.面向計算機應用與科學思維能力培養——關于計算機基礎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J].計算機教育,2014,07:4-8.
[2]楊朝霞,李玉龍.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分類分層次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體系[J].計算機教育,2011,17:50-55+66.
[3]姬朝陽,趙紀濤.公共計算機基礎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18:133-135.
[4]楊建磊.關于我國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的研究[D].蘭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