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燕
女性分娩期間所產生的疼痛會對其生理和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1]。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無痛分娩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縱觀無痛分娩技術發展史,在分娩中硬膜外麻醉的應用范圍最廣[2]。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對產婦進行復合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較高[3]。為探討在無痛分娩中對產婦進行復合麻醉的效果及對新生兒的影響,我院對近期進行無痛分娩的100例產婦使用兩種不同的麻醉方法,對其中50例產婦使用硬膜外阻滯聯合靜脈注射布托啡諾進行麻醉,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間在我院進行無痛分娩的100例產婦。這些產婦在妊娠期間均未發生妊娠期合并癥、頭盆不對稱及胎兒異常的情況。按照隨機數表法將這些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產婦。對照組產婦的孕周為34.6~43.5周,平均孕周為(38.7±1.2)周;其年齡為22~35歲,平均年齡為(25.5±1.8)歲;其體重為57.5~80.6kg,平均體重為(64.8±4.2)kg。觀察組產婦的孕周為34.7~42.6周,平均孕周為(39.6±1.5)周;其年齡為21~34歲,平均年齡為(26.8±1.5)歲;其體重為55.9~77.5kg,平均體重為(66.8±4.5)kg。兩組產婦的孕周、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產婦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在產婦宮口寬度≥3㎝時,麻醉醫生立即對其進行硬膜外腔穿刺,然后置入2~3 ㎝的導管。讓產婦取平臥位,為其注射20 ml濃度為0.062%的伊捷卡。若產婦在5 min后未發生異常情況,則為其連接硬膜外自控鎮痛(PCEA)泵。
為對照組產婦滴注40 mL濃度為0.15%的伊捷卡和0.1 mg的芬太尼,滴速為3 mL/h,鎖定時間以15 min為宜。
為觀察組產婦滴注40 mL濃度為0.15%的伊捷卡,滴速為3 mL/h,鎖定時間以15 min為宜。為產婦靜脈注射0.5 mg的布托啡諾。同時,將0.25 mg的布托啡諾加入到100 mL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中,為產婦靜脈滴注,滴速為1~2 mg/h,用藥的總劑量<5mg。
在產婦進入第二產程時關閉PCEA泵,停止靜脈給藥。在產婦結束第二產程后,重新啟用PCEA泵,直至分娩結束。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出現胎位異常、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必須積極對其進行剖宮產手術。
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產婦進行疼痛評分。然后根據產婦的VAS評分判定其進行麻醉的效果。優:產婦的VAS評分為0分。良:產婦的VAS評分為1~3分。中:產婦的VAS評分為4~6分。差:產婦的VAS評分為7~10分。優良率=優率+良率。對這些產婦所娩的新生兒進行Apgar評分。滿分為10分,新生兒的得分越低,表示其發生窒息的程度越重[4]。使用我院自制的麻醉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產婦對麻醉的滿意度。將產婦對麻醉的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率+較滿意率。記錄兩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 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麻醉后,兩組產婦麻醉的優良率及所娩新生兒的Apgar評分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對兩組產婦進行麻醉的效果及其所娩新生兒的Apgar評分
經過麻醉后,觀察組產婦對麻醉的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對麻醉的滿意度[n,(%)]
經過麻醉后,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為(328.7±132.9)min,對照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為(413.6±127.8)min。觀察組產婦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根據醫學領域中疼痛指數的相關判定標準,分娩時的疼痛程度僅次于被燒灼受傷時的疼痛程度,位居疼痛指數排行榜的第二位[5]。近年來,全球醫療技術不斷進步,醫療設備日趨完善,麻醉技術的水平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就為無痛分娩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6]。
目前,臨床上常在產婦進行無痛分娩時對其實施硬膜外麻醉。即,在產婦不耐受疼痛時,由臨床麻醉醫生自其硬膜外腔注入低濃度的麻醉藥,利用PCEA泵持續給藥,以達到鎮痛的效果[7]。對產婦進行硬膜外麻醉具有極強的可控性、安全性高、效果好,得到了臨床醫師、產婦及其家屬的普遍認可[8]。為不斷提高麻醉技術,我院在2014年開始嘗試為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使用“硬膜外麻醉+靜脈注射麻醉”的方法進行復合麻醉,取得了更為理想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進行復合麻醉的觀察組產婦對麻醉的總滿意率及第一產程持續的時間均明顯優于僅進行硬膜外麻醉的對照組產婦。這說明,對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實施復合麻醉可提高其對麻醉的滿意度,縮短其第一產程。
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產婦進行復合麻醉時采用的第二種麻醉劑是布托啡諾。布托啡諾是一種混合性阿片受體激動-拮抗劑。該藥以κ為主要激動受體,其對不同受體激動作用強度的比例為κ:δ:μ=25:4:1[5]。劉海強[5]在研究中指出,對產婦使用少量的布托啡諾可增強其鎮痛的效果,減少硬膜外局麻藥的用量,緩解其焦慮的情緒。郭培英[4]等指出,使用布托啡諾對產婦進行麻醉的效果與使用芬太尼的效果相同,均可使其發生輕度的呼吸抑制,但布托啡諾能減少胎兒發生胎心變異的情況,不會對胎兒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所娩新生兒的Apgar評分為(8.3±1.3)分。這與上述研究的結果相一致。需要注意的是,對進行無痛分娩的產婦使用布托啡諾進行麻醉時,需嚴格控制布托啡諾的使用量,在必要時可為其使用適量的納洛酮,以免其發生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在無痛分娩中對產婦進行復合麻醉的效果較好,可提高產婦對麻醉的滿意度,縮短其第一產程,且不會對新生兒造成不良的影響。
[1] 林小磊.無痛分娩用于臨床初產婦的效果及對母嬰結局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5,21(2):225-227.27.
[2] 肖文鑫,張群兌,曾仕倫,等.復合麻醉無痛分娩應用于潛伏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3,(35):27-28.13.
[3] 申海芳.連續硬膜外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5):52-52.
[4] 郭培英,王繼紅,楊芳,等.0.15%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無痛分娩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28):27-27,29.
[5] 劉海強.復合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15,(5):64-65.42.
[6] 肖文鑫,潘淑嬡,張勤兌,等.伊捷卡硬膜外麻醉復合布托啡諾靜脈注射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2,(33):24-25.13.
[7] 肖文鑫,潘淑嬡,張勤兌,等.復合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研究[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3,35(5):641-642.26.
[8] 肖文鑫,潘淑嬡,張勤兌,等.復合麻醉在無痛分娩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11):2500-25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