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順林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心病;血清淀粉樣物質A;B型鈉尿肽
中圖分類號:R541.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2015)05-0417-02
慢性肺心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是呼吸系統的一種常見疾病,多繼發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阻塞性肺疾病,國內相關研究報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inary dis-eases,COPD)約25%的患者最終發展成CPHD。COPD合并CPHD患者常因急性感染以及病情進展通氣功能嚴重損害導致心力衰竭,如何評估病情變化及病情的嚴重程度,對指導治療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文通過對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淀粉樣物質A(SAA)、B型鈉尿肽(BNP)水平的檢測,分析兩者診斷AECOPD并發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AECOPD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80例(觀察組),年齡45-71歲,平均(48.43±6.86)歲,其中男56例,女24例。入選我院門診健康體檢人員5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40-65歲,平均(42.56+5.43)歲,同時按照心功能分級將觀察組患者分為4個亞組。診斷標準:COPD診斷按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會2011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CPHD按照第8版內科學CPHD診斷標準,心力衰竭診斷標準按照歐洲心臟病學會2008年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心功能分級按照1928年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提出的1-4級的分級標準。所有入選者均排除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糖尿病、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等疾病。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觀察組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靜脈血5ml檢測SAA、BNP,抽動脈血2ml,測動脈血氣分析。對照組患者均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5ml檢測SAA、BNP及動脈血2ml測動脈血氣分析。采用ELISA法測定SAA,試劑盒購自美國YES公司,采用羅氏公司全發光免疫分析系統測定BNP,血氣分析由美國Nova PHOX血氣分析儀檢測,試劑及標準氣由安圖公司提供。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6.0版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用q檢驗觀察組變量間相關性分析采用雙變量相關分析,計算其Spearman相關系數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
2.結果
2.1.兩組SAA、BNP水平比較:觀察組血清SAA、BN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不同心功能分級組SAA、BNP水平比較:隨著心力衰竭級別的加重,血清SAA、BNP水平逐漸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心力衰竭級別的升高,血Pa02逐漸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COPD患者心力衰竭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觀察組血清SAA、BNP水平與心力衰竭分組顯著正相關(r=0.37,0.32,均P<0.05),血Pa02與心力衰竭分組呈負相關(r=-0.29,P<0.05)。
3.討論
COPD患者由于反復發生呼吸道炎癥、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導致一系列體液因子和肺血管變化,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動脈血管結構重塑,產生肺動脈高壓,繼而右心室結構或(和)功能改變,引起肺源性心臟病。當COPD合并CPHD患者在并發急性感染等誘因下病情急驟加重導致心力衰竭。
SAA與ERP一樣,是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通過炎性介質如IL-6、IL-1β等誘導。在機體出現感染、腫瘤、損傷等情況下急驟升高,增高幅度可達正常水平的1000倍,半衰期也短,僅為1h左右。而且SAA濃度不受抗炎藥、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因素影響。炎癥反應在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有研究認為在排除其他危險因素的情況下,SAA可作為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可用作為評估心血管事件的預后。本研究中,AECOPD并發CPHD血清SAA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血清SAA與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關,說明AECOPD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體內炎性反應逐漸增強,肺內組織結構改變顯著,呼吸道阻塞逐漸加重,心肺功能進一步損害,其血清SAA亦隨之升高。
BNP主要由左、右心室肌分泌,不僅是左心衰竭的敏感指標,也是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前后負荷增加致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標之一。BNP在體內分布廣泛,主要生理作用是利鈉利尿和舒張血管,目前已有證據顯示BNP具有擴張肺血管、調節肺血管重構、降低肺動脈壓的作用,可以減輕缺氧導致的肺動脈高壓及右心室肥大。其在肺動脈高壓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發現AECOPD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血清BNP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隨著患者心衰程度的加重,BNP不斷增高,其與心力衰竭程度正相關,提示患者BNP升高與急性的感染以及心臟功能的惡化有關。可能的機制有:肺是BNP的合成場所之一,也是BNP清除代謝的重要器官之一,CPHD患者的肺部毛細血管床嚴重損失,使BNP清除能力下降;急性加重期時,血容量增多、肺動脈高壓、右心室肥厚及擴張等因素均能促進心室合成和分泌BNP;急性加重期時,缺氧、感染及酸中毒等可使心肌損害,左心功能損害,可刺激BNP的合成與分泌。
所以,我們認為SAA和BNP均能在AECOPD并發CPHD心力衰竭患者中預測其病情的嚴重性,并可結合患者的PaO2進行監測來指導治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