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亞++張芳平++沈欣
[關鍵詞]微創;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易扣II吻合術輔助器;升主動脈粥樣斑塊;護理
中圖分類號:R318.11;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816X(2015)05-0428-02
近年來開展的微創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具有減少體外循環并發癥,縮短住院時間和醫療費用等優點,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各種方式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后諸多的近期和遠期并發癥是由于手術中完全或部分鉗夾主動脈所致。易扣Ⅱ吻合術輔助器是特別為減少主動脈側壁鉗的使用而設計的一種橋血管近端與升主動脈吻合用器械,是一種一次性的棘齒夾,由一個把手和兩個相對的鉗夾構成,與側壁鉗相比,可以給外科醫生提供一個穩定無血的手術野以及更好的血流動力學狀態,我院應用易扣Ⅱ吻合術輔助器行升主動脈與橋血管近端吻合27例,術后明顯有效地降低了因斑塊脫落引起的各種并發癥,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配合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患者27例,男20例,女7例,年齡42-81歲,平均(64.33±10.21)歲。術前胸片均見升主動脈鈣化,彩超見升主動脈鈣化斑塊。27例手術均在非體外循環微創下完成,冠狀動脈旁路移植2~4支,全組手術均順利完成,恢復良好出院。
1.2.手術方法:常規胸骨正中下端切口入路,常規準備移植血管近端吻合口,檢查主動脈確定吻合口位置(避開斑塊、硬化、畸形等不適合位置),組織剪游離吻合口位置,用3-Oprolene血管縫線帶氈片縫主動脈荷包,魯米爾固定,應用易扣Ⅱ吻合術輔助器(美國No-vare公司開發生產),用易扣自帶的穿刺針在荷包中心穿破主動脈壁,通過穿刺口將準備好的帶隔離膜的易扣放入主動脈內,收緊荷包線控制出血,并打開下鉗夾隔離膜至菱形,把上鉗夾對應固定到血管內的菱形環上,用自帶改錐旋緊固定,這樣在環內主動脈壁與內環槽底膜間形成一個無血空間,并根據移植血管直徑選擇的打孔器在主動脈打孔(即使有鈣化斑塊脫落,也會被隔絕于隔離膜上方,不會進入血液循環),最后行移植血管近端吻合(若有兩個以上的吻合口,同法重復上述步驟即可),吻合結束后撤去魯米爾,收攏隔離膜,拔出易扣,荷包縫線打結處理。
2.護理配合
2.1.術前準備:根據患者情況準備好相應型號的易扣,配合手術的器械護士在術前充分掌握該裝置的各部件名稱、使用方法及性能,了解心外科手術醫生的操作方法、步驟,及特殊物品的要求,確保手術中能迅速嫻熟地配合,縮短手術時間。
2.2.術中配合:確認心外科醫生所需易扣型號,巡回和器械護士共同核對無誤后,把易扣打到手術臺上,器械護士將易扣的主體浸泡在無菌生理鹽水中,因為浸過生理鹽水的易扣符合機體生理環境要求,可以起到保護組織的作用,而且更容易放入血管內,減少空氣進入下鉗夾的概率。主刀醫生在升主動脈上縫合完穿刺荷包,魯米爾保護固定后,及時把準備妥當的易扣主件遞給主刀醫生,然后按照手術方法密切配合手術。
2.3.術后隨訪:訪視患者術后恢復情況,觀察傷口愈合情況等。
3.討論
易扣Ⅱ吻合術輔助器裝置結合簡單、操作方便,使用后在升主動脈形成一個相對無血區域,提供一個穩定無血的手術野,更有利于心外科醫生的操作,是安全有效的輔助裝置,并避免了側壁鉗對主動脈施加的壓力。給患者有更好的血流動力學狀態,可以明顯減少主動脈微小斑塊的脫落,有效減少術后神經系統并發癥,安貞醫院的一項研究認為使用易扣在微創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OPCABG)手術中可降低早期發生急性腦血管意外。也有研究通過經顱多普勒超聲的結果表明,應用易扣裝置比主動脈側壁鉗更少創傷,可能會降低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手術中并發癥。隨著冠心病發病率的增高,手術患者相應增多,OPCABG技術安全、有效、不增加額外創口和并發癥,應用日趨廣泛。特別是老年患者,由于基礎疾病較多,血管的彈性變差,脆性的增加更需要我們采用一些輔助的設施來保護患者,我院以高齡高危老年手術患者為主,升主動脈存在斑塊率高,在微創不停跳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我們采用了易扣Ⅱ吻合術輔助器,術中給手術提供了穩定的、無血的術野及更好的血流動力學。手術室護士術前應該了解醫生的需求,與醫生及時溝通,并熟練掌握微創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的手術過程,熟悉術中常用及特殊器械的性能、原理及使用方法,以便術中第一時間主動迅速地配合主刀醫生。手術護士準確及時熟練的護理配合是手術順利進行的保障,可縮短手術時間,有利于患者的術后康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