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 要]文章以競爭優勢理論為主要分析依據,對寧波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進行全面分析,提出現代服務業與城市互動共進的四條路徑,即通過培育產業集群、消除體制障礙、推動科技創新、樹立品牌意識等措施,實現產業與城市發展的可持續協同。
[關鍵詞]寧波;現代服務業;城市發展;互動共進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010
傳統經濟理論認為,服務業是一個邊緣化或奢侈的經濟活動,具有增加值低、乘數效應小、勞動力密集等特點,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隨著農業生產力迅速提高和工業化蓬勃發展,不少學者開始重新審視服務業與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系。
在國外,最早探討服務業與城市發展之間關系的研究文獻是Markusen J. R. 于1989年發表的《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在這之后,許多學者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等不同層面進行了研究,如Curran(1993)、Boissevain(1997)、Page(1999)等人。目前,服務業對經濟發展和城市競爭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一個被海外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
我國經濟在經歷三十余年的飛速發展后,趕超地位帶來的后發優勢逐漸減少,工業生產的增長率逐漸放緩,在此過程中,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越來越受到關注且發展態勢喜人。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現代服務業已成為知識和技術相對密集型的,以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為主要依托,使用現代經營管理方式的產業。據公開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廣州和杭州等城市的服務業占比已超越第二產業。可以說,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已經與城市的現代化和諧發展緊密相連。
作為我國最早開放的特區和長三角南翼重要城市,寧波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方面,擁有人力資源、區位優勢、市場需求、信息等諸多方面的比較優勢,與國內同類城市相比,資源稟賦優越。但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面臨較大的經濟轉型壓力,寧波市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短板亟待整理解決。
1 寧波市現代服務業發展現況
寧波因港而興,服務業主要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對外貿易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獲得了快速發展。以寧波港為例,現已跨入世界港口的前五位,全球排名前20位的集裝箱班輪公司都已登陸寧波港。寧波港有130條航線、每月600多班航班,可連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其中國際遠洋干線達60條。干線在航線中的比重大大高于國內同類港口指標。近五年來,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寧波愈加重視現代服務業發展。具體生產總值情況見下表。
寧波市現代服務業各行業生產總值情況
類別名稱[]2009年(萬元)[]2010年(萬元)[]發展速度(%)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1892772[]2337071[]116. 8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675812[]743949[]108. 5
金融業[]3236056[]3823291[]112. 3
房地產業[]2471218[]2301787[]93. 6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648867[]847442[]126. 7
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357499[]465838[]129. 6
教育[]947788[]1136819[]105. 3
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550453[]666844[]106. 9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67946[]304624[]110. 8
現代服務業總值[]10372716[]12627665
服務業總值[]17836273[]20731818[]112. 2
市生產總值[]43293025[]51630017[]112. 5續 表
類別名稱[]2009年(萬元)[]2010年(萬元)[]發展速度(%)
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總值比重[]58. 16%[]60. 91%
現代服務業占市生產總值比重[]23. 96%[]24. 46% 數據來源:《寧波市統計年鑒2011》。
繼寧波港實現“全球通”之后,航空運輸作為現代服務業的新亮點也取得突破。寧波機場旅客吞吐量在2013年首超600萬大關,達635. 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 16萬噸,總起降架次達到5. 39萬架次,同比增長16. 48%、23. 39%和15. 97%。其次,信息服務業發展迅速。電子口岸平臺建設初見成效,基本形成了集海、陸、空和多式聯運相銜接,與國際接軌的政務性區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基本確立國內領先地位。各區縣通過政策大力扶持現代服務業,比如江東區重點解決制造業企業的難點,投資34億元的和豐創意廣場先期體驗區已經建成,它引進了億法德工業設計、逸飛創作中心及韓國、荷蘭設計企業協會辦事處等創意企業38家;通過現代服務業企業的進駐解決第二產業的轉型升級。海曙區致力發展信息技術、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早在2009年該區的服務業占比已達80%,成為浙江省第一個服務業占比超80%的縣(區、市)。此外,以金融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要素不斷集聚。寧波形成了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并存,外資銀行為補充的銀行機構體系;證券投資公司、證券營業部、期貨公司、營銷服務部等達 450 多家;保險分支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 1025 家。截至2013年,匯豐、渣打等國際著名金融機構陸續在寧波開設分支機構,大大推動了寧波融入上海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的建設大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寧波市統計局對2013年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抽調中顯示,寧波現代服務業法人單位本科及以上學歷、大專、中專及高中、初中及以下、專業技術人員就業人數分別為54386人,78556人,95546人,60364人,116762人,占寧波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對應學歷就業人數的比重分別為71. 37 %、67. 34%、62. 98%、 56. 26 %、91. 62%。依學歷從高到低,現代服務業就業比重是遞減的,但是專業技術人員所占比例卻高達91. 62%,反映了現代服務業的就業人員大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專業知識基礎和技術、管理的能力。
2 寧波現代服務業發展的瓶頸
2. 1 體制障礙,市場經濟主體未能有效發揮
第一,政府部門對某些現代服務領域仍采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服務業的許多領域被當作非生產活動,一些應當作為商業化經營的領域,被當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業來辦。這一現象在科學研究、教育培訓、文化傳媒和醫療保健業尤為突出。第二,政府對現代服務業管理的領導體制,現在仍屬于“條塊分管”的模式。行政審批過多過濫,又無責任約束;管理機構多,自成體系,責權不明確,缺乏橫向的協調機制和統一的監管機構,以致協調決策和聯合監管的難度較大。第三,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了部分行業缺乏可操作性,同時,執法不嚴、不規范,亂罰款、亂收費、亂攤派的問題突出,結果造成現代服務業市場秩序的持續穩定性差。
2. 2 基礎限制,人力資源總量不足
寧波在人力資源的區位格局上,處于相對的劣勢,現代服務業人才積累較少,專業服務人才嚴重匱乏。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三:首先,受地理位置、城市規模等基礎條件的限制,加上受到長三角首位城市上海強烈的吸收效應,造成引進人才和本地人才自我提高的氛圍和條件欠佳。此外,寧波城市定位為先進制造業基地,對服務業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加之生活成本高、文化設施少、信息資訊弱等因素,導致人才集聚優勢不明顯。最后,基于傳統的企業層面考量,企業“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十分普遍,企業的生產服務多由企業自身承擔。在這種形勢下,寧波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與現代服務業市場化、競爭性的要求相距甚遠,傳統的人才選拔、培養、使用、激勵等機制逐漸成為不利因素。
2. 3 發展單一,協同創新程度偏弱
現階段寧波全市傳統服務業所占比重仍然偏高。在現代服務業內部,主導產業過于單一,金融業和房地產業作為寧波市現代服務業的支柱產業,在服務業總值中的占比偏高。與之相對比,其他現代服務業發展層次明顯偏低,尤其是符合寧波比較優勢的文化教育、信息傳輸等行業的發展速度相對緩慢。另外,雖然進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但產業之間協同程度偏弱,優勢產業群有待培育,現代服務業與第二產業之間的關聯效應、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的擴散和輻射效應還遠未實現。倫敦、紐約、東京等國際化大都市的服務業比重在2003年已超過85%,然而寧波在2014年時也僅達到其一半水平,與之相差近40個百分點。從人均GDP,到第三產業的比重,再到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比重,寧波的這三項指標都遠遠落后于國際大都市和同類國內城市,甚至還未達到它們20世紀90年代的水平。要從根本上改變規模小、基礎薄弱的局面,還需很長一段時間的努力。
3 提升寧波現代服務業和城市發展的對策
綜合上文,寧波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在國內外環境迅速變化的后金融危機時代,切實提高寧波市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質量,借產業迅猛發展之際與城市形成互動共進的局面。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3. 1 推進制度創新,消除體制障礙
當前,寧波現代服務業缺乏成熟的行業規范和服務標準,企業的競爭和價格行為比較混亂。為此,寧波應根據實際需要逐步允許民間資本和外資更多地參與到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中來。對現有的經濟法規進行修訂、完善和補充,使之與國際規則和國家法律相接軌。此外,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現代服務業的資格認證制度,強化行業自律和外部監管,以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例如,在金融、證券、保險等行業中制定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的監管辦法等;盡快制定現代服務業的服務質量標準體系,推進現代服務業標準化工作。對能夠進行標準化的服務行業,積極引進、參照國際標準,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對不能進行標準化的服務行業,要以服務對象為中心,以提高服務滿意度為原則,廣泛推行服務承諾、服務公約、服務規范等制度,提高服務質量。重點加強對現代物流、港口貿易、信息服務、商務服務、房地產等行業的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體系建設。
3. 2 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產業集群
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特別是現代制造業之間的融合趨勢不斷加強。具體而言,現代服務業加速向現代制造業生產前期研發、設計,中期管理、融資和后期物流、銷售、售后服務、信息反饋等全過程滲透;而現代制造業內部逐漸由以制造為中心轉向以服務為中心,產業鏈中生產制造環節越來越少,研發、采購、儲存、售后服務等環節所占時間越來越長。對此,寧波可以依托在這方面的優勢,根據現有的產業基礎,著重促進港口貿易、汽車、醫藥等為代表的現代制造業和以金融、物流、中介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在促進產業融合的過程中,以延伸重點領域產業鏈、培育產業集群為切入點,合理布局產業,實現健康、互動與共進的城市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另外,產業集群化也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寧波市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已經出現,已經形成了以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為主的產業集群。國際大都市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的經驗表明,完善的外部環境是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吸引服務業企業集聚的重要條件;軟環境更多地體現在政府的管理和服務上,是決定企業集群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應積極對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進行規劃指導和政策扶持,制定具有導向型的產業政策、特定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有效地引導現代服務業集群快速成長。
3. 3 加強科技創新,樹立品牌意識
要加大科技在現代服務業中的滲透和應用,優先發展技術含量高、關聯性大的現代服務業,這既是對城市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升級,更是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美譽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寧波應加速擁抱互聯網技術,加快推進寧波現代服務業信息化進程,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身知名品牌。從政府層面來說,應大力推行名牌服務戰略,推動服務品牌建設,形成培育、發展、宣傳和保護名牌的氛圍,積極培育區域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品牌和服務品牌,積極開展優秀服務業企業家、優秀服務人才等創優評選活動。積極實行各項財政、金融和科技政策,鼓勵資產質量優、管理水平高、經濟效益好的大型現代服務企業,利用市場手段外引內聯,實現資產優化組合和投資主體多元化。對于經營方式靈活、服務品種多樣、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政府應大力進行政策扶植和服務,引導中小型現代服務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具體包括:加強創業輔導基地和創業服務中心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信息咨詢等服務;充分利用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等相關政策,支持中小服務企業承接大企業的服務外包;加強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構建中小企業社會化投融資體系。
4 結 論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寧波市的現代服務業也從快速發展期進入到了換擋升級的新階段。在這一時期,各種弊端和問題突顯。金融危機下的寧波現代服務業利潤明顯下降,惡性競爭加劇。小規模,功能單一性,信息網絡水平的落后,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基于暴露出來的各種弊端,筆者相信,寧波市現代服務業底子實、基礎好,擁有不可復制的地緣優勢,只要認清市場形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揚長避短,一定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并謀求發展。可以預見,隨著市政府“引進來,走出去”的扶植政策在實踐過程中的逐步完善,寧波的現代服務業也會向國際化市場邁出更為扎實穩健的一步,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Boissevain,J. Small European Entrepreneurs[M].Toward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301-324.
[2]Curran,J. ,Storey,D. Small Firms in Urban and Rural Locations [M].London:Routledge,1993:56-62.
[3]Markusen James R. 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 and in Other Specialized Intermediate Input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85-87.
[4]王小平. 服務業競爭力[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
[5]劉文剛.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6]單國銘,梅廣清. 國際大都市及其中心區發展的特點和借鑒[J].上海綜合經濟,2014(9):23-26.
[7]楊亞琴,王丹. 國際大都市現代服務業集群發展的比較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5(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