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晶++景浩
[摘 要]面對災難和苦痛,幫助和救濟那些受災的人是人類的自然情感。而藥物是其中減輕受災人員痛苦的一個重要手段,人道主義救援工作也能夠極大地受益于適當的藥物捐贈。但是,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對于藥品的捐贈應不同于其他物品,國家要有專門的管理辦法。本文筆者介紹了藥品捐贈的一般流程,質量控制,分配使用的相關內容。
[關鍵詞]突發事件;藥品捐贈;管理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065
“5·12”汶川大地震,牽動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心。一時間各級政府直接調撥大量藥品,各級紅十字會、慈善組織、國內外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以直接捐贈藥品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心,醫院藥師奔忙于機場、碼頭以及政府各級應急藥品存放點,大量藥品源源不斷地涌進醫院。由此可見,建立科學、合理、有序的捐贈與接受捐贈藥品的管理模式有著重要的意義。
1 藥品捐贈的流程與管理
1. 1 藥品捐贈的一般工作流程
首先,紅十字會、慈善組織、生產經營企業或個人向受贈單位提出捐贈意愿并提供捐贈藥品的相關資料。然后,受贈單位(醫療機構、政府部門等)在藥學部門或有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參與下審查資料,確認是否接受捐贈。當藥品抵達,藥學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藥品質量驗收(檢查),入庫記錄。藥品需要分類存放,規范保管。最后經過審核分配,按需使用,出庫記錄。
1. 2 接受藥品捐贈的注意事項
必須有調撥或捐贈手段、有效的資質證明材料、藥品質量檢驗報告、物價批文等才被接受。對手續、材料不齊和質量不能保證的藥品堅決不收。制定各項表格,認真做好手工和電腦的捐贈藥品入庫登記。對藥品的名稱、規格、包裝、數量、生產企業、批號、效期等仔細檢查。按藥品的合理化性質和作用用途分類保管,根據藥品的溫度、濕度、光線及防蟲、防鼠、防霉變等要求妥善儲存。嚴格遵守“近效期先出”的原則,嚴把出庫關。及時向臨床通報不斷更新的捐贈藥品品種和數量,并對捐贈藥品進行分類,制定捐贈藥品處方集,分發到各病房,讓臨床醫生及時了解捐贈藥品使用方法、事項以及不良反應信息。
1. 3 捐贈藥品的管理
確立依法管理、科學管理、有效使用的原則。保證捐贈藥品臨床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追溯性。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文件要求,醫院所接受的捐贈藥品在突發災害事件的醫學就元器件只能免費用于災區傷員的救治。因此必須實行專門管理,即專人負責、專設庫房、專用賬冊、專門統計、專受審計。明確捐贈藥品接收入庫、儲存保管、領用發放等人員的崗位職責。藥品管理人員有所變動時,應嚴格交接手續,交接雙方必須在交接本上簽字。統一制作捐贈藥品登記統計表,要求各有關部門認真填寫,做到登記清楚、統計準確。即使是捐贈藥品,醫療單位在使用時也應該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要求醫師正確開具處方,合理使用捐贈藥品。如果是抗菌藥物,應該嚴格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指導原則”合理使用。如果是特殊管理藥品,則必須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正確使用。另外,藥學人員在分發捐贈藥品時一定要落實查對制度,以防差錯事故。
2 捐贈藥品的質量控制
2. 1 總原則
捐贈藥品必須堅持安全可靠,質量第一的原則。要按照有關規定儲存、管理和使用,要合理調配,物盡其用,防止擠壓,避免浪費。
2. 2 捐贈藥品質量保證和有效期的管理
捐贈藥品應有與捐贈藥品的相關記錄。捐贈藥品的質量標準與一般藥品的標準相統一,不準出現雙重標準。無特殊情況時,捐贈的藥品要與受贈方的藥品標準相一致。如果捐贈方認為不符合質量控制項目要求的,則不進行捐贈。所有捐贈藥品到受贈方之后要求必須有至少一年的有效期,對特殊的醫療機構捐贈的除外。到貨前以事先通知受贈方的供應系統、貯藏和配發工作為原則,捐贈方應提供藥品檢驗報告和參考價格。
2. 3 捐贈藥品說明書、包裝、標簽的管理
捐贈藥品標簽語言應易于被受贈方專業人員所理解。單位容器標簽上應標有藥品的INN名或通用名、批號、劑型、規格、生產廠家、裝量、貯藏條件和有效期,注射劑尚需標出給藥途徑。藥品應盡可能以大包裝或醫院通用的包裝捐贈,或符合國際運輸規格,不宜用非常規的藥品包裝。隨包裝箱應列表提供如下信息:藥品的INN名、劑型、數量、批號、效期、體積、重量和特別貯存條件,每箱重量每箱重量不大于50kg。藥品不得與其他捐贈物混箱放置。
3 捐贈藥品的使用管理
對捐贈人指定救災捐贈藥品用途或者受捐地區的,應當按照捐贈人意愿使用。在捐贈藥品過于集中同一地方的情況下,經捐贈人書面同意,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調節分配。具有救災宗旨的公益性社會團體應當按照當地政府提供的災區需求,提出分配、使用救災捐贈款物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備案,接受監督。
藥劑科應向臨床科室提供相關藥品信息,減少不合理、不必要的浪費和使用,避免某些新藥實驗性用藥、臨床經驗不足或療效的藥品不合理消費或盲目消費造成的不必要藥品費用開支,引發醫療事故,或因藥品的錯誤使用給醫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控制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發放救災捐贈藥品時,應當堅持登記造冊、民族評議、公開發放等程序,做到制度健全、手續完備、賬目清楚,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會同審計、監察等部門即時對救災捐贈藥品的使用發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捐贈人有權向救災捐贈受贈人查詢救災捐贈藥品的管理、使用情況,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于捐贈人的查詢,救災捐贈受贈人應當如實答復。
4 捐贈藥品的價格管理
在突發災害事件的醫學救援后期,災區醫療衛生機構在按正常醫療秩序中優先使用剩余抗震救災捐贈藥品的作價辦法為:同規格、同廠家、同品種、同型號的按照省藥品掛網招標平臺規定的價格作價;掛網平臺沒有列入的包裝、劑型、規格等可參照同品種掛網最低價再按國家發改委《藥品差比價規則(試行)》和發改辦價格〔2005〕605號執行;掛網平臺沒有規定價格又沒有可參照同品種的,按省物價局公示的最高零售價下浮10%執行,并在醫療機構價格公示欄進行公示;與醫療機構相同劑型、相同價格、相同規格、相同質量層次的捐贈藥品按以上3種方式作價后的零售價若高于現有零售價,均執行現有零售價。
總而言之,突發災害事件,考驗著參與藥品捐贈工作人員的應急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等,只有嚴格遵循藥品捐贈管理的各項標準,才能最大限度發揮藥品捐贈的作用,造福于災區百姓,為災區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鄭帥. 初探藥品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J].北方藥學,2010(6):23-24.
[2] 胡國仕,祝紅,余德松. 突發事件捐贈藥品管理探索[J].現代醫院,2014(11):150-151.
[3] 張波,張翠蓮. 我院門診及臨床藥學室藥物咨詢回顧分析[J].中國藥房,2009(22):169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