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宇++舒源
[摘 要]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旅游者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以體驗為目的的旅游。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發源地,而同時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對我國有深遠影響。泰山作為茶文化和道教文化融合的名勝地,有充分的開發相關資源的條件。本文從茶文化和道教文化入手,探討泰山景區建立相關體驗館資源背景及規劃研究。
[關鍵詞]體驗旅游;茶文化 ;道教文化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106
1 引 言
美國學者托夫勒(2006)[1]在名著《未來的沖擊》中,提到人類社會的經濟基礎將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到服務經濟,再到體驗經濟有序發展。美國學者約瑟夫·派恩與詹姆斯·吉爾摩(1999) [2]合著的《體驗經濟》一書,使體驗經濟成為一種時尚名詞。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體驗經濟逐漸成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的一種經濟形態。旅游體驗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未知領域未知事物的好奇,加深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和對異地文化、宗教的了解(謝彥君,2005 [3])。泰山擁有多元化多層次的文化內涵,雖經歷多年開發,但開發并沒有重點突出文化層面,泰山茶文化與道教文化依然不被游客所知曉。本文通過對泰山的資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從體驗館的內部布局規劃、體驗館的基礎設施規劃、旅游服務產品的開發設計三個方面來構建茶文化與道教文化體驗館,弘揚傳承悠久茶文化與道教文化,促進泰安旅游經濟的發展。
2 泰山現有旅游資源
泰山作為首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風景秀麗、山水清幽,具有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以及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跡,旅游資源類型齊全。[ZW(]《2015年中國餐飲業的新趨勢》. 中國飯店協會. [ZW)]
2. 1 茶文化旅游資源
茶文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王玲,2009 [4]),泰山女兒茶,產于中國最北的茶區,所受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所產的茶葉葉片肥厚,茶色清澈剔透,味道甘醇,留香悠長。且營養成分含量高,富含鉀、鈉、鋅等微量元素,具有清心提神、軟化血管等功效。為了充分品味出女兒茶的色、香、味,必須要用水質清澈、甘洌的泰山泉水。
2. 2 道教文化旅游資源
道教起源于遠古時代,創立于東漢順帝時期(盧世菊,2000[5]),泰山道教早在戰國時就有方士隱居泰山;秦漢后宮觀、廟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宮(龍泉觀)、碧霞祠、元始天尊廟等。其中以創建于公元220年前王母池的歷史最為悠久;以碧霞祠的影響深遠。道教是中華文化的根,泰山則是道教的發祥地與興盛地。
2. 3 茶文化與道教文化養生
道家的修身養性、清靜無為、順其自然觀念對茶文化有著直接的影響(余沙沙,2014[6])。古代的道家主張清靜無為,少私寡欲,時刻處于寧靜淡然的狀態。道家養生注重精神修養,認為精神狀態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所以道士們將茶視為甘露,飲茶時追求隨意、自然,多以提神醒腦、養生長壽為目的(過珍員,2005[7])。品茶的同時,以茶的淡泊、清苦、氣吞萬象的品性來進行自我勉勵,不計較一時得失,并以尋求人與自然和諧一體為目標。
3 關于茶文化與道教文化體驗館的規劃設計研究
3. 1 體驗館的內部布局規劃
體驗館內主要開設道教養生館,品茗館。品茗館內設置茶及茶具展廳,配以文字、圖片和茶具展示,動態活動與靜態展示結合,展現泰山茶文化發展全貌,為游客進行細致的講解,使其能夠對茶及相關器具有一定的認識;設置茶道演示室茶葉評審室,游客近距離的觀賞精彩的茶道表演,品嘗茶味;設置茶藝活動學習教學區,游客親自動手操作,采茶、制茶、取泰山泉水、沏泡茶葉,體會其中樂趣;道教養生館內設置道教經典導讀室:如講解《黃帝內經》《道德經》等經典養生理論,使游客達到修內的目的,弘揚中華養生文化;設置道教氣功養生館、辟谷館等由專業人士教學,游客可以參與其中進行學習,使其達到舒筋活骨、調節心境的目的。在景區景觀打造上,進行系統性的規劃和改造,以茶文化與道教文化為主題,營造景區的整體文化氛圍,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表現手法展現泰山茶文化、道教文化內涵,使游客能夠親身體驗,參與其中,在差異化體驗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3. 2 體驗館的基礎設施規劃
第一,建立茶文化與道教文化體驗館,由于體驗館對環境具有一定要求,較適宜建立在泰山景區內平坦開闊的地方,合理布局,完成館內基本的房屋設施建設。第二,建立防范自然災害設施,如山體加固等。第三,修建引水以及排污系統,引水以供游客及工作人員的使用。第四做好排污工作,保護景區內部環境。第五,完善旅游交通設施,配備方便快捷的交通,以便能夠接納更多的游客。
3. 3 旅游服務產品的開發設計
開設定制化的旅游服務產品,誠邀道家名士及養生專家為游客講解道家學說以及為其制定獨到的道家養生方法。游客親身學習道家養生,如辟谷、行氣、練氣、觀心、心齋等。為游客量身定做茶禮,制定養生計劃,學養生方法、養生食譜。當然還可以在商貿區來購買茶葉、茶具、養生食譜或是養生法的相關書籍。
4 結 論
將茶這一古老行業、道教傳統文化和旅游這種朝陽產業結合起來,不僅是旅游領域的拓展,也給茶、道教文化在現代社會找到了新的表現形式。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道德標準,提升人們的審美情趣(Josehp&James,1997[8])。茶文化與道教文化養生館不僅能夠吸引游客前來游玩,將泰山一日游、一次游變為過夜游、重復游,并且能夠拉動就業輻射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將泰山茶文化不斷向外推廣樹立屬于自己的茶文化、道教文化、養生文化,將泰山精神、泰山學派、泰山精神不斷的傳承。
參考文獻:
[1][美]阿爾文·托夫勒. 未來的沖擊[M].蔡伸章,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2][美]B·約瑟夫·派恩. 體驗經濟[M].畢崇毅,譯.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3]謝彥君. 基礎旅游學[M].2版.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
[4]王玲. 中國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5]盧世菊. 道教旅游文化與開發略論[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中文社會科學學版,2000,20(4):72-75.
[6]余沙沙. 茶文化旅游研究——以雅安茶文化旅游發展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7]過珍元,凌飛. 采云間茗茶園規劃構想與探討[J].華東森林經理,2005(4):23-27.
[8]Joseph P,James H G. The Four Faces of Mass Customization[M].Boston: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