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蕊
[摘 要]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博物館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展覽作為促進博物館可持續發展、傳播知識文化的重要手段,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如何在文化知識高度發展、網絡遍及全球的今天提高臨時展覽吸引力,是我們每一個博物館人應該關注的。
[關鍵詞]國有博物館;臨時展覽;吸引力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107
針對天津地區國有博物館存在的問題,如展覽形式單一、現代電子設施投入少、缺乏更加現代化的宣傳方式、臨時展覽因展期較短,各館對臨時展覽在基本設施資源投入較少,尤其是缺少文物保護措施等,筆者認為應該從人才引進、資金配給、設備購置等方面,改進和提升臨時展覽的吸引力。
1 宏觀方面
我國國有博物館有3500多家。博物館的大力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強有力的支持。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同館力相匹配、同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政府投入保障機制。保證公共財政對展覽吸引力提高的需要。
(2)根據《天津市文廣局召開2015年度中期推動會——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精神,各博物館、紀念館應在市文廣局領導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創作生產更好更多的優秀展覽作品;以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為突破口,推動和創建更多的優秀原創展覽,建立現代文化服務市場體系。
2 微觀方面
(1)精致的策劃:博物館展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展覽主題??傮w策劃是指導性原則和綱目性方向標,在策劃展覽前就要考慮展覽涉及的主題范圍、主題內容設計、主題內容表現形式、配套設施(包括展覽呈現形式的音像、多媒體、燈光等)、人才配給、資金供給等,由于展覽陳列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完善的過程,所以這就要求每個環節都必須有展覽策劃人員參與,以便在展覽推出后能收到完美的效果。
(2)內容設計與人才培養:內容設計人員是重中之重。對人才的培養、引進及其培訓學習在展覽中很重要。工作人員的內容設計包括展覽選題、選題內容層次呈現、內容設計傳播的要點信息、陳列方法選擇、文物呈現方式等。內容設計要簡單概括,體現主旨思想。主題類紀念館是文化傳播窗口,是進行社會教育的基地。如果陳列展覽內容無法吸引觀眾,必然起不到應有的教育的效果。在做內容設計時,應避免“自娛自樂”式的內容研究設計傾向,要確保陳列方案能夠讓對內容一無所知的人看懂。僅僅通俗易懂還不夠,對重點亮點、特殊展示等內容設計都要在內容設計方案中清楚體現,使人一目了然。
內容設計的獨特性和新穎性是展覽的亮點,研究深度決定陳列深度和陳列的影響力,沒有良好的內容設計不可能有良好的形式設計。作為展覽設計部門,首先要優先研究內容,對內容的研究應當是第一要務。這就要求人員專業性強,才能保證陳列內容信息量要大,故事性、思想性和感染力要強。為此我們在文案撰寫、資料征集等方面就要做大量工作,使陳列有大量的內容支持,為后期設計階段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在內容設計上人才是關鍵。為此進一步完善人才戰略顯得尤為重要。
(3)形式設計與現代技術運用:形式設計是內容設計的外在承載者,形式設計方案包括展線路徑、空間設計結構、多媒體表現手法、文物展呈形式等。博物館的展覽教育宣傳是第一性,所以陳列布展要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綜合運用實物、文物、圖片、文字、多媒體等手段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使得展覽的主題思想被更多人接受。如果現代技術不能很好地與形式設計結合一起,不僅留不住觀眾,也使得好創意的展覽內容不能全方位、多形式、多角度地體現出來。為了真正起到教育人的目的,每次展覽可以特設一個跟觀眾互動欄目,用電子觸摸屏的方式呈現展覽問答內容,使得觀眾在參觀的同時學到知識。
(4)資金的分配與投入:博物館、紀念館臨時展覽的吸引力的提高,離不開資金的投入。人才引進、設施配套需要資金,在臨時展覽中作為橋梁的文物得到更好保護,也需要資金的投入。國家在資金投入上,博物館要優于紀念館。更好的發展博物館與紀念館的展覽事業,就要完善資金市場,設立博物館、紀念館發展扶持專項資金,出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給予博物館、紀念館展覽申報項目補貼和獎勵,要激活博物館、紀念館展覽事業發展的文化市場。
(5)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任務艱巨:《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ZW(]《2015年中國餐飲業的新趨勢》. 中國飯店協會. [ZW)]中指出: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博物館作為傳播知識與文化的公共場所,除了我們接觸到的精神文化(無形的文化產品)以外,有形產品的創造也進一步融入到博物館臨時展覽的開發中。以天津自然博物館為例。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展覽在滿足觀眾對博物館的要求外,還結合觀眾的愛好而生產出各種動植物的仿真模型。這種生產發展方式的存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的需求欲望。
面對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長的新形勢,我國博物館、紀念館文化產品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的任務更加緊迫。面對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社會結構深刻調整的新形勢,推動全民族文明素質提高,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任務更加緊迫。面對現代信息科技和傳播手段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加快建立文化創新體系、推進文化創新的任務更加緊迫。由于臨時展覽性質的特殊,對展覽投入無論在資金還是技術上投入的限制,都制約了與展覽相匹配的文化創意產品在展覽中的運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展覽的藝術性和吸引力的提高。
(6)繼續完善網絡服務體系:在調研的博物館、紀念館中,雖然都有自己的網站,但是網站的一體化服務存在不完善的現象還是占大多數。以天津博物館為例。作為大館,天津博物館的網站服務信息更加優越于其他館。在其網站上,您可以第一時間便捷地查詢到相關信息,天津博物館還設置了相關的微博、微信覆蓋。在國家資金支持下,由天津博物館牽頭新建的一套檢測各館恒溫恒濕功能效果的實驗基地,在天津博物館落成。這是對信息化時代網絡體系完善最好的詮釋。此項目從實施運行以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能否實現天津大部分博物館的檢測覆蓋,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
(7)加強館際之間交流,堅持走出去戰略:“閉門造車出門不合轍”。加強館際之間的交流,開設臨時展覽(尤其原創展覽)成功案例知識大講堂,同行之間相互學習,能在展覽制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平津戰役紀念館2015年2月開展的《楊靖宇事跡精神展》為例。在策劃初期,為了更好地把握展覽精神實質,館里組織了專門人力走訪了楊靖宇烈士陵園和楊靖宇紀念館,在取經的基礎上對楊靖宇展覽進行了深度知識性、故事性題材的挖掘。展覽展出后好評如潮,并且做到了此展覽走進天津社區,走出天津市進行展覽。
總之,博物館臨時展覽的蓬勃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展覽吸引力的提高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會一直秉承“辦好展、好好辦展”的理念,厘清自己的辦展思路,辦更多的教育意義的展覽,服務當下,服務于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