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璐++曹衛衛++王婷++袁輝
[摘 要]要想使環境污染得到根本治理,必須保證社會公眾對環境污染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通過走訪和調查,我們發現,遼寧省環境污染信息公開工作有了明顯的進步,但在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公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主要問題:社會公眾無法獲取非常急迫想知道的信息,缺乏向社會公眾告知信息的查詢途徑及方法,查詢信息不方便,信息更新不及時。因此,筆者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及時公開社會公眾非常關注的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通過公益廣告向社會公眾告知信息的查詢途徑及方法,重新設計環保局網站,方便信息查詢,加快信息更新速度。
[關鍵詞]環境污染;監測;處罰;信息公開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166
1 引 言
環境污染是重大的民生問題,危害著社會穩定與人民幸福。近些年來,遼寧省的環境污染治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社會公眾的期盼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僅僅依靠政府環保部門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要想使環境污染得到根本治理,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公眾監督的力量,但前提是社會公眾必須擁有對環境污染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1]。2015年1月1日實行的新版環保法中,特別強調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要求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濃度和超標排放情況等,接受社會監督[2]。社會公眾是環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有關環境污染的信息,尤其是社會公眾最關心的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政府也應主動、全面、客觀、及時公開,從而保障社會公眾對環境污染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將排污企業置于社會公眾監督之下,環境污染才能得到根本治理。
2 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公開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登錄遼寧省各市的環保局網站,我們發現,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建設,我省環境污染信息公開工作有了明顯的進步,環保部門已經充分認識到了環境污染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著力抓好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各項工作,例如:明確信息公開主體、細化信息公開內容、嚴格信息公開時限、規范信息公開方式、統一信息公開平臺等。但我們也同時觀察到,我省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公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2. 1 社會公眾無法獲取急迫想知道的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
通過調查、走訪社會公眾,我們了解到,人們最關心的、非常急迫想知道的一些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例如:社會公眾居住的街道社區或農村的行政村究竟有哪些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是什么,究竟什么被污染了,是水還是空氣;哪家企業受到處罰了,罰金是多少,如何有效監管排污企業等,這些重要信息仍然無法獲取。此問題的解決意義重大,社會公眾一旦了解這些信息之后,一方面,可以采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減輕受到的危害;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監督、舉報排污企業,將排污企業置于公眾監督之下。
2. 2 缺乏向社會公眾告知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的查詢途徑及方法
2013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講話時強調,要及時主動公開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環境污染、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等信息,向人民群眾說真話、交實底。社會公眾也非常想了解所處環境的污染信息,尤其是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但不知道從哪里獲取,怎樣獲取,同時也無人告知。這嚴重地阻礙了社會公眾對環境污染知情權和參與權的行使。
2. 3 查詢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不方便
2013年環境保護部關于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中強調,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大政府網站的建設力度,以政府網站作為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發布的重要平臺,以信息全面、界面友好、利于查詢為目標,設置專門的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欄目,主動公開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3]。但時至今日,社會公眾在登錄環保局網站時,仍然不容易很快找到自己所關注的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查詢效率低下。
2. 4 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更新不及時
經過努力,我省各市環保局網站雖然對空氣質量和飲用水資源質量進行了實時監測及發布,但社會公眾關注的其他有關環境管理、環境監測、環境監察、環境污染處罰的信息,不僅更新緩慢,信息的數量也很少,尤其是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后許久也查不到相關的信息。
3 促進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公開的對策建議
3. 1 及時公開社會公眾非常關注的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
首先,環保部門要把環境污染監管范圍網格化,即根據屬地管理、地理布局、現狀管理等原則,將管轄地域劃分成若干網格狀的單元,網格應盡量細化,最好細化到街道社區或農村的行政村一級,不留環境監測盲區;其次,及時發布每個網格區域內的污染源、污染物、被污染物、受罰企業及罰金、監管措施等信息,以便網格區域內的社會公眾采取相應的自我保護措施,同時鼓勵社會公眾監督、舉報網格區域內的排污企業。
3. 2 通過公益廣告向社會公眾告知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的查詢途徑及方法
公益廣告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央電視臺的《廣而告之》欄目,它擁有最廣泛的廣告受眾,其內容大都是我們的社會性題材,從而導致它解決的基本都是我們的社會問題,更容易引起公眾的共鳴,公益廣告容易深入人心。因此,環保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等信息媒介發布公益廣告,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公益廣告的社會效應,向全社會告知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的查詢途徑及方法,從而保證社會公眾都能快速查詢到所關注的環境污染信息,使其充分享有環境污染信息的知情權。
3. 3 重新設計環保局網站,方便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查詢
為便于社會公眾查詢,環保局應以門戶網站作為環境信息公開的主要平臺,在顯著位置專門設置“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專題欄目,使社會公眾很容易查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堅決避免出現查詢到的信息群眾不關注、群眾關注的信息查不到。
3. 4 加快環境污染監測與處罰信息更新速度
對環保部門重點監管對象名錄、區域環境質量狀況、群眾舉報投訴重點環境問題處理情況、違法違規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名單和處理、整改情況的信息,環保部門爭取做到及時更新,最好天天更新。對公眾特別關注的、重大的、統計性的、綜合性的污染源監測與處罰信息,應采取發布新聞通報、召開新聞發布會和新聞通氣會等方式及時公開。對于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事件,在其發生后及時發布、實時更新相關的信息,并做追蹤報道。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新《環保法》[S].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200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關于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S].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