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義
(福建省仙游縣大濟鎮林業站,福建 仙游 351265)
杉木樟樹混交造林生長效果調查研究
林洪義
(福建省仙游縣大濟鎮林業站,福建 仙游 351265)
摘要:在虎頭山馬尾松采伐跡地,進行了營造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試驗,經過11年的經營管理,其林木生長良好。結果顯示:杉木樟樹混交林的林木生長量,比純林的林木生長量顯著良好,樹高平均分別大3.56%、7.25%,胸徑平均分別粗14.47%、15.26%,樹冠平均分別大21.28%、77.78%,郁閉度平均分別大3.26%、2.15%,單株材積平均分別大31.58%、38.89%,每公頃蓄積量平均分別多22.14%、41.89%。杉木樟樹混交林的土壤肥力養分N、P、K,分別比杉木、樟樹純林的土壤肥力也明顯提高。
關鍵詞:杉木;樟樹;混交造林;生長效果;調查
收稿日期:2015-07-28
作者簡介:林洪義(1974—),男,福建仙游人,工程師,主要從事森林培育技術工作。
中圖分類號:S7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編號:1674-9944(2015)09-0047-04
Abstract:In pinus massoniana cutover land on Tiger Mountain,the article conducts an experiment that a mixed forest and pure forest of Chinese fir and camphor tree are tested.After 11 years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the forests grow wel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st increment of mixed forest of Chinese fir and camphor tree is obviously larger than that of pure forest.The average tree height of mixed forest is taller than pure forest of Chinese fir and pinus massoniana by 3.56% and 7.25%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DBH is coarser by 14.47% and 15.26%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crown is larger by 21.28% and 77.78% respectively;the canopy density is larger by 3.26% and 2.15% respectively;the individual volume is larger by 31.58% and 38.89%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per hectare volume is larger by 22.14% and 41.89% respectively.The soil fertility nutrient N,P,K of mixed forest is clearly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forest.
1引言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e)是福建省主要的用材林樹種,也是仙游縣主要的鄉土樹種。其樹生長快,產量高,材質優良,用途廣泛,經濟價值高。為了提高杉木的生長速度,改善林地土壤肥力,改變林木生長環境,提高林木生長效果,充分發揮林種多樣性,將馬尾松采伐跡地營造杉木樟樹針闊葉樹混交林、純林試驗。樟樹(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屬常綠大喬木,樹干通直,高達50 m,胸徑3 m以上,深根性,主根發達,萌芽力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格,均能在黃壤山地生長。樟樹樹冠廣展,枝葉茂密,氣勢雄偉,枯枝落葉物多,待其腐爛后,能增加林地地表層土壤肥力。與杉木混交,能改善土壤性質,促進林木生長,提高林分生長量,提升林地生產力。筆者對11年生的杉木樟樹林木混交林、純林進行調查,林木生長良好。對杉木樟樹混交造林的林木生長效果,與杉木、樟樹純林造林的林木生長效果進行比較,對營造杉木樟樹混交林木生長量進行技術總結,對推廣針葉樹種與闊葉樹種混交效果進行了分析,以期為發展林業生產而提供科學理論依據。
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仙游縣大濟鎮溪車村虎頭山,位于東經118°06′02″,北緯25°04′35″。此地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型氣候,年平均氣溫20.0 ℃,降雨量1 484.8 mm,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4 ℃,極低溫1 ℃,7月份平均氣溫29 ℃,極高溫38 ℃,全年≥10 ℃活動積溫7 000 ℃,無霜期345 d,一年四季分明,夏天不酷熱,冬季少嚴寒,雨量充沛。試驗地的海拔362~391 m,坡向西南,坡位中,坡度19°,土壤為酸性黃紅壤,土層腐殖質層中,肥力一般,pH值5.6~6.2,植被為桃金娘(RhodomytrustamentosaHasd)、白茅(Imperatacylindrica)、芒萁骨(Dicranopterisdichotoma)、東方烏毛蕨(Blechnumorientale),高度60~120 cm,屬Ⅲ類地,適宜杉木、樟樹純林混交林林木生長,試驗面積10 hm2(其中:杉木樟樹混交林3.4 km2,杉木純林3.3 km2,樟樹純林3.3 km2)。
3試驗材料與方法
于2015年5月份,在大濟鎮北山村大頭門前山,分別對2004年2月份營造的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試驗面積10.0 km2,對不同的林分進行調查。各選擇4個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林分基本相同的林分設臨時樣地,各面積25.8 m×25.8 m。根據一年不同的季節,在不同的標準地內的立木,樹高1.3m處測定林內的溫度、相對濕度,取年平均的溫度、相對濕度值。在各個標準地里設樣點,檢測各個樣園內的林木樹高、胸徑、冠幅,枝下高,取11年生的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林分的樹高、胸徑、冠幅、枝下高平均數值,選標準木,然后計算每公頃的林木株數和蓄積量(表1)。

表1 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生長效果比較
2015年5月16日11:300~14:300,在不同林分內海拔高度相似的林木內外各設臨時標準地,在每個臨時標準地樣地內外的林木1.3m高處點,各掛溫濕度表2個,觀測林內外氣溫、濕度等小氣候因子,取各林分內外各2個溫濕度平均值比較見表2。

表2 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溫濕度比較
分別在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不同的林地內,不同的標準地里,上、中、下,各選取立地條件基本相同,土層的厚度相差不大,土壤肥力相似的地段,按三角點各挖出6個土壤剖面,各深度40 cm,各選出3個樣本,其它調查剖面為參照比較樣本。并按照調查剖面記載土層厚度、土層質地和結構。然后用100 cm3的環刀分層取樣,即0~20 cm為一層,20~40 cm為一層,迅速將環刀內濕土裝入鋁盒中,帶回室內,用烘干法測定土壤肥力見表3。

表3 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土壤化學性質比較
4結果分析
杉木樟樹2樹種混交的林分內平均溫度比杉木、樟樹純林內平均溫度低0.3~0.7 ℃,而相對濕度則比杉木、樟樹純林的林內濕度分別提高0.5~0.9 ℃。這說明,杉木針葉樹種與樟樹闊葉樹樹種混交的林木枝葉茂盛,林地內凋落物枯枝落葉物多,有利林地溫濕度的提升,能改善林地生態環境,提高溫度和相對濕度。尤其杉木幼樹喜陰,幼林生長時期,在樟樹喜光伴生下能提高林分的溫濕度,給土壤帶來濕潤,可促進杉木幼林生長,使杉木提前郁閉。
2004年2月份,馬尾松采伐跡地營造的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試驗,面積10.00 hm2,經過十幾年的經營管理,于2015年5月對試驗林的林木生長效果進行調查。選取立地條件,林木的生長,坡度、坡向、海拔基本一致,差別不大進行觀察,不同的林木生長確有一定的差別。調查可知:對杉木樟混交林、純林林木生長的分析,杉木樟樹混交林的林分生長量,比純林杉木樟樹純林的林分生長量良好。從表1可以看到,11年生的杉木樟樹混交林平均每公頃株數,比杉木、樟樹純林平均每公頃株數少147 %、46%,而平均樹高分別大3.56%、7.25%,胸徑分別粗14.47%、15.26%,樹冠分別大21.28%、77.78%,郁閉度分別大3.26%、2.15%,單株材積分別大31.58%、38.89%,每公頃蓄積量分別多22.14%、41.89%。這表明針葉樹種與闊葉樹種混交,淺根性樹種與深根性樹種混交、喜陰樹種與喜光樹種搭配,兩種樹木混交,林木相互促進生長,生長效果較好。
經過11年的經營管理,杉木樟樹混交林的林木生長較好,樹木枝葉茂盛,林地內的地表層調落物多,在林地的地表層枯枝落葉物能阻擋暴雨徑流,可保護林地表層,尤其在林地地表層枯枝落葉物腐爛后,可增加林地的土壤肥力,改善林地的化學性質,促進林木生長。根據2015年5月份的調查,對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的不同試驗地林地內土壤結構進行抽樣調查分析,對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林地的土壤肥力進行測定,以0~20為例,杉木樟樹混交林土壤pH值、分別比杉木、樟樹純林大5.67%3.70%,土壤有機質也分別大6.66%、2.27%。土壤肥力養分全量含氮N、P、K,速效含量N、P、K進行比較,發現杉木樟樹混交林林地的土壤肥力養分全氮含量N、P、K,速效含量N、P、K,比杉木樟樹純林林地的土壤肥力土壤養分全氮含量N、P、K分別大3.92%、1.92%,4.62%、3.0%,0.49%、0.33%,速效含量N、P、K分別大4.04%、1.98%,1.37%、0.98%,6.54%、3.64%。通過化學分析表明:杉木樟樹常綠樹種混交搭配造林,混交林可改良林地的土壤,能提高林地的土壤肥力作用(表4)。
采伐跡地營造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試驗,林地采用全面清雜整地,挖穴施肥,能促進穴中的土壤發酵,可改善林地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蓄水能力,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營造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林地土壤疏松,林木生長良好。2015年5月份的調查,對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的不同試驗地林地內土壤結構進行抽樣調查分析,對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質進行測定,以0~20為準,杉木樟樹混交林土壤的容重,比杉木、樟樹純林土壤的容重分別輕1.82%、0.92%,而通氣度分別大1.54%、1.14%,最大持水量分別大3.44%、2.00%,毛管孔隙度分別大3.19%、1.97%,田間持水量分別大0.68%、0.66%,毛管孔隙度分別大1.35%、1.06%,非毛管孔隙度別大3.11%、1.25%,總孔隙度分別大1.58%、1.13%。通過物理性質測定:杉木樟樹混交林林地土壤涵水量高,能促進林木生長(表5)。

表4 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不同土壤化學性質比較

表5 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不同土壤物理性質比較
5結語
營造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試驗,林木經過11 年的經營管理,撫育除草、施肥,對林木的生長效果進行觀察調查,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林木生長良好。杉木樟樹混交林林木生長量,比杉木樟樹純林林木生長量平均樹高分別大3.56%、7.25%,胸徑分別粗14.47%、15.26%,樹冠分別大21.28%、77.78%,郁閉度分別大3.26%、2.15%,單株材積分別大31.58%、38.89%,每公頃蓄積量分別多22.14%、41.89%。杉木樟樹混交造林試驗,杉木幼樹偏陰,而樟樹喜光,兩種常綠樹種互相搭配,可相互促進林分生長,能提高林木生長增加蓄積量,形成多層次林分,起到生態效益作用。
杉木樟樹混交林的林木生長枝葉茂盛,森林林冠層能截獲雨水,林地調落物多,在地表層能阻擋暴雨洪水徑流,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尤其枯枝落葉物腐爛后,可促進土壤的發酵,增加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對杉木樟樹混交林、純林的林地土壤肥力、物理性質進行測驗,杉木樟樹混交林地的土壤肥力養分含量N、P、K,比杉木、樟樹純林的土壤肥力養分含量N、P、K高,土壤含水量大,能改善土壤,改變林地的物理化性質,改變林地的生態環境,可促進林木生長。試驗證明:杉木樟樹混交造林生長效果較好,杉木樟樹混交造林模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青天.閩南山地杉木馬尾松木荷混交林培育效果研究[J].福建林學院學報,2012,32(4):321~325.
[2] 俞新妥,葉功富.混交造林與人工林的持續速生豐產[J].福建林學院學報,1992,12(3):322~326.
[3] 林思祖,黃世國,洪偉,等.杉闊混交林主要種群多維生態位特征[J].生態學報,2002,22(6):962~968.
[4] 張鼎華.葉章發,范必有,等.撫育間伐對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響[J].應用生態學報,2001,12(5):672~676.
[5] 曹漢祥.杉木、馬尾松、木荷純林及其混交林的土壤養分狀況[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8,22(2):45~4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Growth Effect of Mixed Forestation of Chinese
Fir and Camphor Tree
Lin Hongyi
(DajiTownForestryStationofXianyouCounty,FujianProvince,Xianyou351265,China)
Key words:Chinese fir;camphor tree;mixed forestation;growth effect;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