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鋒
(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 湖北 武漢 43001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此病多是由于患兒感染了流感病毒、冠狀病毒或腺病毒引起的。此病患兒可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流涕和鼻塞等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合并肺炎和呼吸衰竭,從而危及其生命安全。多年來,臨床上一直使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物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但效果一般。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使用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取得很好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此療法的有效性,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3年9月~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在這100例患兒中,有男性患兒60例,女性患兒40例。他們的平均年齡為3.2±2.1歲。他們入院時白細胞的計數為9.0±4.0×109/L。我們將這100例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50例患兒。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1 我院使用利巴韋林噴霧劑對對照組患兒進行治療。利巴韋林噴霧劑的用法為:每天噴3次,每次噴2~3下,應連續(xù)用藥7天。
1.2.2 我院使用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對觀察組患兒進行治療。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的用法為: 年齡在2歲或2歲以下的患兒每天服3次,每次服5mL。年齡在2歲以上的患兒每天服3次,每次服10mL,應連續(xù)用藥7天。
治療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治療的效果以及發(fā)熱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的用時、咳嗽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的用時和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①痊愈:經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其白細胞水平恢復正常。②有效:經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的緩解,其白細胞水平有所下降。③無效:經過治療,患兒的臨床癥狀無變化或在加重,其白細胞水平未下降或在升高。總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1]。
我們使用SPSS20.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采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4%。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例/%)
觀察組患兒發(fā)熱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的用時和咳嗽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的用時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用時的比較 (天)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比較(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童的常見病。此病患兒的年齡多在7歲以下。中醫(yī)認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患兒的肺臟受風邪的侵襲,使肺部郁閉、肺氣不能發(fā)散引起的。此病患兒大多存在傷陰損液的情況。治療此病,應堅持清熱解毒、養(yǎng)陰增液的原則。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對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了治療。用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的主要成分為蓼大青葉、蒲公英、板藍根、生大黃、玄參和紫花地丁。其中,蓼大青葉具有解毒清熱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板藍根、紫花地丁具有涼血利咽、清熱解毒的功效。玄參具有瀉火解毒、養(yǎng)陰增液的功效。生大黃具有涼血解毒、清熱瀉火的功效。將上述藥物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養(yǎng)陰增液的功效[2]。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 使用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兒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使用利巴韋林噴霧劑進行治療的對照組患兒,其發(fā)熱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的用時和咳嗽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的用時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兒,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這說明,用復方蓼大青葉口服液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顯著,可快速、有效地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而且安全性高。此藥可作為臨床上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優(yōu)選藥物。
[1] 馬文旭.百蕊顆粒輔助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觀察[J].中國藥師,2015,12(4):606-608.
[2] 朱祎宏.小兒柴桂退熱顆粒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兒科藥學雜志,2015,2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