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
(山西省臨汾市第四人民醫院心內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優質護理是近年來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能提高患者治療的效果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改善其生活質量[1]。為探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我院對近期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使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對其中44例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優質護理,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43例;其年齡為43~89歲,平均年齡為(68.52±2.38)歲;其病程為2~19年,平均病程為(7.68±0.31)年。按照這些患者入院的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44例患者。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所有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為患者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及時為患者補液,維持其體內水分、電解質、酸堿度等的穩定。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進行各項操作,防止患者發生醫院內感染。2)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為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如,為長期臥床的患者按摩、使用透明敷貼等預防其發生褥瘡和便秘。3)嚴密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心率等生命體征。一旦患者出現異常,立即通知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相應的處理。4)護理人員應隨時準備好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搶救的常用器械、藥品、物品等,并做好隨時搶救患者的心理準備。5)遵醫囑讓患者進行持續低濃度的吸氧,氧流量為每分鐘1~2L。維持患者動脈氧分壓穩定,保持其呼吸道暢通,及時清理其口腔內的異物,避免其發生窒息。6)患者在靜脈滴注藥物時,應嚴格控制其輸液的速度,并在輸液的過程中嚴密觀察其是否發生了不良反應。對出現異常情況的患者及時停止給藥,并進行相應的處理。
為研究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進行優質護理。進行優質護理的方法是:1)由具有專業知識及豐富經驗的護理人員組成冠心病優質護理服務小組。上崗前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其了解優質護理的內容和意義,提高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及責任感。2)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優質護理:①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控制探視人員的數量及探視的時間,使患者得到充足的休息。②將病房內的溫度控制為240C~260C,濕度控制為50%~60%,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病房環境。③冠心病起病突然,很多患者會因不了解病情出現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關于冠心病的知識,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和進行治療的積極性,增強其治愈疾病的自信心。④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限制其鈉鹽、脂肪的攝入量,讓其盡量食用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食物。護理人員可與患者的家屬共同制定符合患者日常進食喜好的健康食譜,以提高其進食的欲望。⑤主動詢問患者的需要,盡量滿足其合理的需求。⑥告知患者遵醫囑進行治療可提高治療的效果,改善其預后。以此提高患者進行治療的依從性和積極性。⑦及時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讓其盡量保持身心愉悅,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勞逸結合。⑧通過聽音樂、閱讀書籍、看電視等方法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緩解其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感。⑨部分患者因疾病所致的生理不適程度較重,不信任醫護人員,對治愈疾病沒有信心。護理人員可讓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適當的語言鼓勵。護理人員還可以例舉以往治療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⑩在院內設立咨詢處或電話熱線,及時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積極采納其合理的建議。若患者需要離開病房進行檢查,應為行動不便的患者提前準備好輪椅等輔助活動工具。進行檢查前,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血糖、心率等評估其是否可以進行檢查。為可能在檢查過程中發生低血糖的患者準備糖塊,以免其發生意外。根據醫生的要求,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采集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標本,確保所得的標本無菌,可用于進行實驗室檢驗。設立專用的檢驗危急值登記本,詳細記錄出現檢驗危急值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將其檢驗結果告知醫生。待醫生簽字確認患者的檢驗結果后,配合醫生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3)定期組織護理服務小組人員集中學習護理知識,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護理理念,結合本科室的具體情況,將學到的知識和經驗用于實際工作中。4)不定期發放護理服務質量調查問卷,讓患者不記名填寫問卷,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與本組護理人員討論解決辦法,積極采納合理的建議。5)指派專人監督本組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及時糾正其不良的護理行為。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增強護理人員工作的責任感。
在患者出院的當天讓其獨立填寫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表的分值范圍為0~100分。不滿意:患者給出的分數<60分。一般滿意:患者給出的分數為60~80分。滿意:患者給出的分數>80分。治療前后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患者焦慮的程度,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患者抑郁的程度??倽M意率=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無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組患者降低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及SDS評分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與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SAS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n=44)18.87±2.08 10.49±2.66*★ 76.82±4.78 47.82±8.95*★對照組(n=44)18.92±2.04 14.63±2.81★ 75.93±4.69 59.43±11.26★
經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100.00%,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79.5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n(%)]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簡稱冠心病,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內科疾病。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冠心病的發病機理是患者發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其心肌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相應的心肌組織發生缺血、壞死。若該病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導致其殘疾甚至死亡[2]。近年來,由于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飲食習慣的改變等,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漸上升的趨勢。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及時診斷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并對其進行積極的治療,是保障冠心病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的關鍵。而在對冠心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護理,能提高其治療的效果[3]。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的研究組患者SAS評分、SDS評分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僅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這可能是因為,部分對照組患者不了解自身的病情,過度擔心療效,產生了緊張、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不積極接受甚至排斥治療和護理[4]。
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對冠心病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優質護理能顯著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提高其身心的舒適度,保障其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這與本次研究的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可有效消除其負面情緒,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
[1] 楊雪梅,馬佩芬,葛玉萍,等.優質護理示范病區一線護理管理人員領導類型的現況調查[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 32(12): 2837-2838.
[2] 劉慧.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探討[J].護理研究 .2011,25(7):638-639.
[3] 翁衛群,徐旭娟,劉經緯,等.醫院優質護理示范病區護理人力配置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4): 107-110.
[4] 黃愛京,邱秀林,左巍.人文護理在開展優質護理示范病區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 874-876.
[5] 張麗紅,邸紅軍,姚麗秀,等.創建冠心病優質護理示范病區的實踐與成效[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6): 4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