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關鍵詞】 高中;體育教學;方法;心理障礙;消除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3—0068—01
對一個高中生來說,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健康的身體更為重要。為了讓高中生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活躍的思維,并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設置一套合理、有效,以及適應他們的體育鍛煉項目對他們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我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在學中教、教中學,也總結了一些體育教學的方法和經驗,與大家分享。
一、 淡化運動技能,讓學生自然融入體育運動
高中體育教學圍繞“健康第一”的原則,為學生們設置了一些適合他們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在多年的教學中,我發現如何讓學生參與一項體育運動更為重要。體育技能卻恰恰約束、打擊了一些學生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尤其是對于體育本身就不太感興趣,或者不太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作為高中體育教師,讓這些學生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讓他們和一些體育健兒或者是體育各項技能都比較善長的學生一起鍛煉,他們就會下意識地去接觸體育、走近體育。這個時候教師也不要強求這些學生的動作做得有多么規范、有多么標準,等他們在參與中慢慢地喜歡上體育,他們自己就會開始注重自己的動作是否規范、是否標準。如此,教師再進行一番恰到好處的指導,再給學生講動作的規范與標準對體育鍛煉項目的重要性,以及它所起到的效果,學生不但能馬上領會,而且也會更加愿意接受。
當然,我們不是說體育活動中技能不重要,但是相比參與,技能次之。讓學生走近體育,參與進來,他們才會慢慢喜歡上體育,享受體育運動。
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促進參與的積極性
學生都有偏科的現象,對體育來說也是一樣。有些學生熱愛體育,有些學生就不熱愛體育,甚至排斥體育,對一些有難度的體育項目更是心有畏懼。對高中生來說,這種現象更加普遍,甚至形成了兩極分化,熱愛體育的學生想法設法參與體育項目,不熱愛體育的學生一整天抱著書本,不是啃書就是做題。這樣的兩極分化,對高中生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作為高中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跨過對體育的心理障礙,并且讓體育綜合素質好的學生反復做一些示范動作,加強、刺激那些不熱愛體育的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當然,在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的同時,還要讓學生知道,體育鍛練不只強體,而且還能擴展人的思維并且促進綜合素質發展。還要讓學生知道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靈活的思維,學習才更會有動力;并要讓學生明白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才會有更多的發展與選擇的機會。
三、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找準自身的定位,增強自信心
人無完人,沒有一個人在個個方面都是強者。高中生因為個人能力、身體素質,以及對一些項目的愛好與領會能力的不同,他們在體育中也是各有所長。為了讓高中生有一個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教師可以和學生們進行討論。根據身體素質、個人特長以及體育方面的技能,可將學生分為四個不同的組:A組為身體素質較強,在體育方面有特長的學生;B組為身體素質較好,雖沒有特別突出的項目,但是能順利完成各項訓練的學生;C組為體育和體質都不是太理想,且對體育沒有特殊的愛好的學生;D組純粹為體質較弱的學生,他們不是不愛體育,不想參與體育,而是身體方面的原因導致不能盡情地參與體育項目的訓練。
分組完成后,讓學生明白這個分組只是因為體育鍛煉的需要,沒有任何歧視與等級的差異。讓學生放平心態,在老師的指導下,在適合自己的項目里進行有序的鍛煉。比如,女生單雙扛不行,那么跳遠、長跑等就適合她們。然后,老師根據分組的不同情況給她們設置適合的體能,以及技能與特長的體育訓練。這樣,不但讓學生都參與了,而且還因人而宜設置了體育課程,所以學生們都能完成自己的訓練項目,而不再灰心、喪氣,同時在活動中又重新認識了體育對自身各方面素質發展的重要性。
總之,體育鍛煉對學生來說是需要長期堅持的功課,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長期堅持規范、標準、合理的訓練不僅對身體素質是一個全面的加強,而且對思維能力也是一種拓展,對德、智、體全面發展也有很大幫助。作為高中體育教師,應堅持“健康第一”基本理念,促進學生熱愛體育,健康成長。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