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元外國語學校是廣元市委、市政府引進上海新紀元教育集團投資創辦的一所集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于一體的現代化全寄宿制學校。學校以“創辦優質教育,滿足社會需求”為愿景,確立“差異教育,多元發展”的辦學思想,承認差異、尊重差異、運用差異,開設可供學生選擇的差異教育課程,開設必修課和選修課,開設文化課和特長課,開設同學科內的分層走班教學,實施差異化的評價,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充分發展、個性發展、多元發展。
差異教學實施路徑
“差異教育,讓每個生命都精彩”是廣外的辦學思想,校長陳大向認為這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承認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有差異,不搞“一刀切”,允許不整齊的發展,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獲得最大進步;二是承認每個學生的優勢潛能有差異,不搞“填平補齊”,允許不平均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形成鮮明的特色和個性。尊重差異,最大限度地促進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最佳發展,是差異教育的核心價值追求。經過理論探索與實踐,學校構建起了“診斷學生差異——制定學生發展規劃——提供可選擇的校本課程——實施差異教學——開展差異評價——促進多元發展”的實施路徑。
了解學生差異是前提。學校一方面借用一些軟件,比如學習習慣測試軟件、學習水平測試軟件、學習能力測試軟件、多元人格測試量表等;另一方面強調教育觀察。關鍵是觀念和內心的改變——家長和老師常常希望把所有的孩子都變成一樣的“好孩子”,讓所有的孩子都走在同一條通往所謂的成功大道上;但實際上,每個孩子并不一樣,學校沒有權利通過競爭淘汰任何一個學生。
提供適合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提供適合的課程,讓課程多樣化。課程是學校的產品,廣外有兩項保障制度。一是個別化教育制度。通過測試、面試、家訪、觀察等,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和傾向,確定孩子的發展目標,然后根據這個目標來提供課程,提供一些輔導和支持的方案,最后老師按照這個方案來教育學生,這就是因材施教的方案。學校開設的日語課程已幫助多名英語學習有困難的學子終圓大學之夢;“門診式”輔導課程確保了多名學子脫穎而出考入名牌高校。二是彈性課程制度。為了解決學生偏科的問題,學校在總分分層的基礎上實行學科分層教學,比如某個學生語文弱但數學強,就讓他在B層班學習語文、在A層班學習數學。
目前,廣外已建立起了“人文素養提升、科學素養培育、身心健康教育”三大系列,“學科拓展、綜合研究、課外活動”三個類別的選擇性學校課程體系,賦予學生選擇課程的權利,幫助學生在合適的時候發現自我、找到合適的機會喚醒潛能。
“導學議練悟”模式保障效率
陳大向說:學校的“導學議練悟”差異教學模式,是一種教學流程,可稱為“五步法”,“導”是預設目標、立足差異,“學”是自主學習、善待差異,“議”是交流討論、照顧差異,“練”是分層練習、適應差異,“悟”是反思感悟、開發差異;也是一種教學法則,可稱為“五字法”,不是截然分開的五個環節,而是貫穿整個課堂的,是教學的方法與藝術。他進一步解釋道:教學改革的根本方向是讓學生成為主體,但僅給學生獨立的時間和空間還不夠,比如那些放任自流的課。教師的主導非常重要,首先決定了方向。我們借助雙向細目表這個工具,根據學生基礎,設定基礎性目標、個性化目標和挑戰性目標。這種“導”,既給了方向,又給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這才是真正好的主導。
不同的學生在學習速度、認知方式、學習風格上有所不同,這是寶貴的教學資源。廣外是怎樣變差異為資源的呢?陳大向說:以學校講評課“議”的環節為例,一是“嘗試做題”——先由學生嘗試自己解答題目,這是尊重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從差異出發;二是“展示解法”——選擇學生板演,其余的同桌交流,這是尊重學習方式的差異,發現差異;三是“解說思路”——板演者解說解題的思路,這是尊重思維方式的差異,開發差異;四是“歸納步驟”——比較優劣,歸納出解答步驟,這是尊重學習策略的差異,適應差異;五是“提煉規范”——總結、提煉答題規范,這就是變學生差異為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尊重學生的情感需求,有意義的學習就開始了。
每個學生的珍貴,在于他就是他,而不是別人的復制品。廣元外國語學校重視學生的獨特性,視生命個體的不同是一種合理性存在,視學生個體內和個體間的差異為寶貴的教育生態資源,這才是差異化教學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