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燕芬
旅游業已成為舟山新區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培養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是當務之急。而目前在導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為:教學方法單一,教師與中職生缺乏互動;教師對課程內容處理上缺乏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和綜合應用過程能力的培養。這類教學模式往往導致多數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欠缺,自主學習能力薄弱,在工作崗位中也是滿足于機械重復,不注重日常學習和積累,不善于總結工作中經驗,可持續發展空間不大。對此,我們找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導學案的設計”這一研究方向,目的是在導學案指導下,把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課堂模式引入,建構高效課堂,這對提高導游專業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導學案設計三原則
導學案是高效課堂的抓手。為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在編寫學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主體性原則。即確立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做中學。導學案應立足于學生學習的方案與設計,而不是教師單純講授知識的拼盤與堆積。二是探究性原則。即引導學生在自行探究過程中,在積極的思維中,進入思考和創造的王國。堅持盡可能少給結論、多給過程,盡可能設計可供學生在探究中學習的內容,有可供師生豐富完善的“留白”處,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三是整合性原則。編寫學案時需注意教學內容的整合,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系統把握﹑理解和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把握知識、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案設計內容
在導游專業課程中以導學案為引領,融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效溝通學與教,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媒介。下面以導游專業課程中的《導游實務》導學案設計為例:
課前預習導學的“預習案”——《學習任務書》 在課前根據導學案指引的《學習任務書》,借助教師提供的微課程、網站網址及其他資料,學生獨立思考,完成《項目學習任務書》上相關知識,初步掌握學習內容,并就學習內容提出疑問,按要求寫在《學習任務書》上的指定位置。
課堂學習研討的“探究案” 通過運用“頭腦風暴——完成任務——集體研討”,可以使學生對本次學習任務、學習要點有明確認識和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小組互助互學,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自主學習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內訓練鞏固的“訓練案” 這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即時鞏固,是實訓教學的重點。學生當堂鞏固所學內容,拓展知識,形成應用能力,同時也檢驗在“預習案”與“探究案”所學知識點的準確性和全面性。“訓練案”必須保證每個學生能親自完成,還要有組內成員和老師的監督與輔導過程;在實訓操作訓練中,學生最能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課后拓展學案 它是對之前所學知識的加深鞏固,使學生從而真正自主掌握知識與操作要領,也可作為課后延伸作業。
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第一步:分發預案,依案自學 學生在課前根據導學案指引的《學習任務書》,通過教師提供相關資料,獨立思考并完成相關作業,同時就學習內容提出疑問。這些疑難和發現,將是課堂學習時合作探究的最主要內容。教師通過收閱學案,進一步了解學情,進行針對性更強的備課。
第二步:教師引導,討論交流 在課堂學習中的合作學習階段,學習小組成員各自提交問題,進行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再解決部分疑難,并完成《小組工作日志》;然后,各組將共同的問題提交班級研討,進行更大范圍的展示交流。
第三步:展示交流,突破提高 在各小組經過研討基礎上,各組請學生代表展示和教師的引導提煉來完善學生知識能力的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對展示交流情況進行點評和總結,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同時,教師針對學生共性疑點問題,理清思路,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展示給學生,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認知程度,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第四步:鞏固訓練,達標檢測 達標檢測是檢測對預習案與探究案所學知識點的準確性和全面性。教師設計好“訓練案”,包括態度、知識技能、創新要素,在整個實施過程中必須認真完成,由組內成員和老師的共同監督檢測。
第五步:課后拓展,延伸提升 教師應立足于學生職業素養,挖掘每個學生的最大潛能,基于學生不同的個性特征,設置不同層次的課后拓展作業,讓學生依能選擇,一定時間后再交流分享。
導學案教學模式評價
導學案課堂教學評價以能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的,所以評價考核也是體現多元化。一是對導學案使用評價。教師對學生導學案完成情況分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評價。二是小組綜合性評價。評價時間可以體現堂堂評、周周評。每個小組組長先匯報工作開展情況,碰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在此基礎上評選出最佳小組長、學習之星、展示之星、合作之星等。三是行業評價。在導學案評價機制中引入行業標準,以模擬導游情境入手,以實際工作情境對導游帶團要求進行考核,教學評價與行業評價進行有效對接,以行業所需求的人才標準來培養學生。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2]李海龍.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盛峰.逆向式教學設計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4]張躍國.透視翻轉課堂[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5]王紅.導學案的設計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