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淋鑫
摘 ?要:貨幣政策的新常態是危機之后全球最重要的金融話題之一。中國貨幣政策正在從數量型到價格型轉變,所以看到現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新的貨幣機制沒有完成。貨幣政策面臨新的開放的環境,比如匯率越來越自由化,利率越來越低,整體開放環境為下一步貨幣政策的框定又設定完全不同新的條件,這對中小企業是否帶來更大的利好消息,本文將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貨幣政策;中小企業;影響
一、我國最新貨幣政策走向
中國自從加入WTO以來,我們國家經濟成長非常迅速,高速成長,體量變得非常大,用市場價值來算,已經是穩穩的世界第二,如果用其他方法算,比如按PPP來算,在某種時候可能也可以跟世界第一相提并論,體量非常大。同時我們對外經濟部門,即貿易和金融在全球數一數二。
現在我國要從一種量化貨幣政策走向現代的正確的貨幣政策,通過一些政策調控的工具來進行經濟發展的支持,當然這里也有相關一些曲線來影響著貨幣政策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我國不會完全取消量化的貨幣政策,整個世界其他國家現在也在以一種不同方法去實施中國過去所采用量化的貨幣政策的方法。新常態下做貨幣政策,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力量。新常態下要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即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兩種資源”,即國際資源、國內資源,全面提高資源全球配置的效率。目前國家在做三個事情。
第一件事情,想方設法切實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中國經濟的國民儲蓄率非常之高,有人說50%,至少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國民儲蓄率的3倍,或者2倍以上。但我們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如果按債券市場或銀行貸款來算,至少比美國企業高出50%,我們銀行貸款利率接近6%,我們債券發利息,一般債券總得6%、7%,都是非常之高的。這些毫無疑問對于轉型、對于經濟的升級是不利的,所以第一個挑戰就是要想方設法降低實體經濟融資的成本。第二件事情,融資結構正在發生巨變。多年要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終于現在開始出現了非常好的進展的苗頭,這里指的并不是股市。股市實際上是一個成熟企業展現自己的一個場所,不光是融資,還是一個重要的反映企業信息、提升公司治理的重要機制。現在債券市場發展非常快,我們的公司債、企業債現在余額,加上地方政府的各種債應該接近世界上第二大的規模。所以債權融資的規模風起云涌,估計能夠在四五年如果這個趨勢繼續發展的話,甚至能超過銀行貸款。在這個背景下應該看到貨幣政策必須適當的放寬。第三個事情,全球范圍內總的說來現在處在一個流動性收縮的過程中,不管這個流動性是多是少,進程是收縮的,美國美聯儲9月份加息還是明年加息先擱到一邊,早晚得加息,市場上已經逐步得到了這個信號,整體全球的流動性是在收縮的,這就產生了一個挑戰,當國際上流動性收縮,我們貨幣供給跟不上的話,對我們整個經濟形勢而言一定是一個負面的沖擊,所以央行為了應對,適當性增加一點自己的流動性,但這里非常微妙,如果做得不合適的話,國際市場上會得到一個信號,覺得中國實際利率下降,投資回報率下降,資本外逃,資金如果外逃的話,剛剛張濤司長說的對外開放的進程勢必會受到影響,不可能在資金外逃過程中開放。
二、最新貨幣政策對中小企業的影響
(1)信貸資產從房地產領域向中小企業偏向,提供更多貸款。國家現在重點關注一些信貸的類別,尤其是監管專門投資房地產領域當中的一些投資者,要讓他們過多投資到房地產當中,尤其是銀行也不能夠只是把錢投到房地產當中。要去限制房地產的買方,可能需要重點關注一些與房地產借貸無關的領域,來支持這些領域信貸的發展。這樣做可以支持把貸款貸給中小企業,而不是更多貸款到房地產當中。央行在新常態下,區分了不同借貸的類別,給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貸款,減少對房地產的貸款。(2)政府去杠桿化調整,提高對實體中小企業的支持。在過去五年當中,中國的發展主要是信貸的投放非常多,有很多不同方式去投放信貸支持GDP的發展,杠桿率從百分之百上升到了180%,甚至200%多等等,不管怎么樣,杠桿率出現了大幅度的上升。目前杠桿率實際上和造成危機的發達經濟體杠桿率差不多了,那樣一個杠桿率是重點關注房地產領域的,在過去十年當中中國的經濟也看到施工和房地產、建筑領域當中的就業不斷上升。現在中國進行艱難的轉型,在一個經濟領域當中進行去杠桿化,而去擴大其他經濟領域來產生內部的需求。如果只是通過調整利率是不夠的,必須要促使經濟能夠支持某一個行業的發展,而在其他行業要有所限制,在信貸投放方面必須要有這樣的限制。(3)降低中小企業貸款利率,節省融資成本。央行最近一連串的降息舉動,為中小企業融資大大節省了經營成本,有利于中小企業利潤率增加。
結語: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國家不斷鼓勵創業,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放松金融環境、出臺政策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重新配置資源等一系列舉動都為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好消息。
參考文獻:
[1] 胡威,孫程程.中國救市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資產價格的視角[J].中國城市經濟,2012年03期
[2] 文琳.中國貨幣政策應對流動性過剩的有效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