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8日,青海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西寧召開。
青海省委書記駱惠寧指出,“十三五”時期是青海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全省上下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基本方略,堅持扶貧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堅持精準幫扶與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開發緊密結合,堅持扶貧開發與生態保護并重,堅持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實施發展生產、外出務工、生態補償、資產收益、易地搬遷、教育培訓、社會保障、大病救助扶貧攻堅工程,舉全社會之力,確保提前一年實現整體脫貧,再抓一年鞏固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必備條件。
駱惠寧強調,要解決好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
一要進一步做好“兩線合一”精準識別工作。對識別出來的扶貧對象要進行網絡實名公示,對新一輪扶貧對象隨機抽查,抓緊建設扶貧攻堅大數據平臺,建立多部門聯網核查機制,對貧困人口(低保人口)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
二要進一步因地因人開展幫扶。實施發展生產、外出務工、生態補償、資產收益、易地搬遷、教育培訓、社會保障、大病救助工程,解決好“怎么扶”的問題。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要同貧困戶逐一商量幫扶舉措,簽訂幫扶協議,明確責任義務??h級黨委政府要承擔起主體責任,加強項目上報前的統籌謀劃,做好項目下達后的分解實施和精細管理,切實提高統籌水平。
三要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抓緊制定全省易地扶貧搬遷總體規劃,特別要把明年的搬遷項目實施好。要根據不同類型采取靈活方式,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帶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帶動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綠色集約發展。
四要進一步抓好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開發。推進集中連片困難地區扶貧開發,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在基礎設施項目、生態治理工程和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上給予傾斜,注重增強發展能力。要科學合理有序開發自然資源,加強生態保護和建設,使貧困群眾從中更多受益。
五要進一步健全脫貧攻堅的體制機制。以省委省政府《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提前實現整體脫貧的實施意見》為總綱,加快制定管理、產業、教育、醫療、金融、評價、保障等相關配套文件,形成相互銜接、務實管用、舉措精準、特色鮮明的制度體系。貧困戶退出、貧困縣摘帽,都要做到貧困戶認賬、當地老百姓認賬、第三方評估認賬。要建立嚴格的扶貧資金監管制度,對擠占挪用、層層截留、虛報冒領、揮霍浪費扶貧資金的,堅決依法嚴懲。
六要進一步增強扶貧對象的內生動力。要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首創精神,著力提升貧困群眾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使富“口袋”與富“腦袋”同頻共振。要強化群眾監督和群眾評議,調動群眾參與脫貧攻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七要進一步發揮好扶貧工作隊的作用。工作隊要心懷群眾,真正沉入基層,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踐行“三嚴三實”、實現自身價值。要與村“兩委”密切配合,“第一書記”要發揮統領作用,把扶貧開發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h鄉鎮黨委要負起抓基層黨建的主體責任,在脫貧攻堅時建成一個好支部。
八要進一步加強脫貧攻堅的組織領導。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查制度。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做明白人,真抓實干,乘勢而上,決不能固步自封,決不能“起大早、趕晚集”,貽誤了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