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冉

日本山梨縣葡萄種植園。圖/GETTY 圖片編輯/董潔旭
日本栽培葡萄的歷史發源于山梨縣,至今有一半的酒莊位于富士山腳下的山梨縣。塚本夫婦的甲州園就在葡萄酒鄉——山梨縣甲州市的勝沼町。
車駛入勝沼町,隨處可見一片片葡萄架,放眼望去看不到邊。塚本夫人笑容可掬地早早等在甲州園門口。她今年已經70多歲了,依舊步伐輕盈,妝容精致。
甲州園創始人降矢德義,祖上是仁明天皇的家臣。1885年,他在山梨縣建立了制酒廠。至今,甲州園的葡萄酒依舊是日本皇室的御用酒。
甲州園博物館掛滿了在世界各國獲得的獎杯。在格外顯眼的位置,懸掛著1984年塚本在北京參加人民大會堂舉辦的中日友好醫院開院慶祝大會時的照片,陳列著一瓶1984年生產的日中友誼葡萄酒“蓬萊閣”。
日中友誼葡萄酒的佳話,要追溯到1982年10月。
時任中國第一機械部副部長張懷忠率領中國工業技術考察團訪日,偶然在百貨公司試飲了甲州園的葡萄酒,非常贊賞,專門到山梨縣拜訪。
當時,中國僅山東省的葡萄產量就是日本全國葡萄產量的3倍,但是由于釀酒技術發展緩慢,一直制造不出優質的葡萄酒。張懷忠立刻向塚本夫婦提出了請甲州園到中國制作葡萄酒的請求。塚本玲子回憶,她丈夫塚本俊彥和張懷忠一見如故,當天就談成了甲州園進中國的意向。
其實,日中友誼葡萄酒的誕生,正應合了那個日中經濟合作大發展的時代。
戰后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始于 1979年。1979年 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法》獲全國人大通過,中國的開放進程加快。1980年 2月,第一家中日合資企業“福州外貿中心合資旅館”獲批準成立,標志著二戰結束35年后日本企業重返中國投資。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地鐵一號線、上海浦東機場、武漢長江二橋、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這些耳熟能詳的中國知名項目的建設中,都包含著大量的日元貸款和日本企業的投資與技術。
1982年12月,50歲的塚本俊彥首次前往中國。到了北京他才知道,原來自己要前往“扎根”的不是那個以青島啤酒聞名天下的青島,而是名不見經傳的煙臺。日本株式會社甲州園(現株式會社Lumiere)和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簽署合資協議,成立了日中友誼葡萄酒有限公司。
公司在張裕葡萄酒工廠里租借了辦公地,借了幾個酒窖,就這么開張了。整個合資公司里也就15個人左右。后來,塚本夫婦陸續從意大利和法國購買了釀酒儀器,建設了可以調節溫度的酒窖,新工廠才開始有模有樣。
葡萄酒釀造,八成取決于葡萄的質量,只有兩成取決于釀酒技術。在釀造葡萄酒的過程中,塚本俊彥發現,影響中國葡萄酒釀酒技術發展的不是葡萄原材料的問題,而是消毒和控溫有很大問題。工人們在很多細節上不注意,是影響葡萄酒質量的關鍵因素。要想制造出上等的葡萄酒,必須首先讓工人們明白什么是美味。只有先進行味蕾的開化教育,工人們才會以敬畏之心去釀造美味的葡萄酒。
塚本夫婦決定給員工改善伙食。每個月塚本夫婦自掏腰包兩萬日元,給十幾個人做小灶,每天中午供應牛肉、肉包子、湯等。這在物質匱乏的1983年,是相當豐盛的。很多工人自己舍不得吃,大部分帶回家去給家人。
建廠僅僅兩年,日中友誼葡萄酒公司制造的“蓬萊閣”獲得了Monde Selection(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不僅如此,“珠穆朗瑪”“蓬萊閣”“煙臺山”和“大黃河”4個系列連續5年獲得了金獎。
1984年,中日友好醫院開院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日中友誼葡萄酒第一次作為國宴酒登上了大雅之堂。在宴會上,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接見了塚本俊彥,并就中日合作成功和日中友誼葡萄酒的高品質向他表示感謝。
1988年,日中友誼葡萄酒正式成為了中國國宴用酒。
1989年4月,日中友誼葡萄酒也出現在了日本首相官邸的晚宴上。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訪日,在首相官邸舉辦的歡迎晚宴上接見了塚本夫婦。
讓塚本俊彥到現在還念念不忘的是他同俞正聲的一段友誼。
日中友誼葡萄酒1984年獲得Monde Selection金獎后,世界開始關注中國葡萄酒業。1987年,山東省煙臺市被國際葡萄與葡萄酒局(OIV)授予“國際葡萄·葡萄酒城”稱號,成為中國乃至亞洲唯一獲得這一美譽的城市。時任煙臺市市長俞正聲從時任OIV局長羅伯特·丁洛特手中接過了“1987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紀念章。
到現在,塚本夫婦還保留著俞正聲當年寫給他們的信。1988年10月,時任煙臺市市長俞正聲寫道:“您是日本著名的清酒釀造專家,自1985年以來您擔任中日友誼葡萄酒有限公司釀造部部長職務,成功地把清酒釀造的嚴格工藝應用于葡萄酒生產。由于您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管理一絲不茍,對技術精益求精,因而使中日友誼葡萄酒有限公司生產的珠穆朗瑪峰牌和蓬萊閣牌白葡萄酒連續獲得國際金牌,為煙臺市合資企業之首創,為發展中日友誼做出重要貢獻,我代表煙臺市人民政府對先生的卓著功績給予表彰。祝先生健康長壽。”
塚本夫婦前前后后在煙臺待了7年。1989年,因為投資環境的變化,塚本夫婦從煙臺輾轉大連,匆匆回國。1992年,合資公司的資本金通過訴訟全數返還,這在當時的中國很難想象。據塚本夫人稱,能夠全身而退,要感謝很多中國朋友。
1989年離開后,塚本夫婦再也沒有回過煙臺。如今,83歲的塚本先生靠輪椅代步,依舊非常懷念這段歲月,盼望重回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