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陶


卡爾·伊坎的靈敏嗅覺和兇狠出擊讓道格拉斯與萊昂納多的演技都相形見絀。
雖然自詡為羅賓漢,但卡爾·伊坎卻在資本江湖有著“惡意收購者”的諢名。不計其數的公司因為他的“攻擊”而身陷囹圄,反而股東利益卻總得到巨大提升。
卡爾·伊坎是名副其實的“華爾街之狼”,由于其個性太具爭議和戲劇性,他也成為兩部華爾街題材電影的原型。只不過,他的靈敏嗅覺和兇狠出擊讓道格拉斯與萊昂納多的演技都相形見絀。
平凡發跡
從最終的人生軌跡推敲,毫無疑問,卡爾也是猶太后裔。但與眾多投資人從小就展現經商天賦、進而在學校大放異彩、從而年少成名的戲路不同,卡爾雖然也畢業于常春藤名校普林斯頓,但是其專業卻是心理。
不過出生于紐約皇后區的卡爾,還是在這紙醉金迷的城市中有所耳濡目染。大學畢業后在一段失敗的學醫經歷和兵役生涯后,卡爾來到了華爾街,成為了一名股票經紀人。
25歲的卡爾初次邁入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他將眼前看到的情景稱為“魔法”,并深陷此道無法自拔。自此,一代華爾街神話就此書寫。
對于有志向在華爾街開辟事業的年輕人而言,這里就像是一個賭場,入場時的首役總是能旗開得勝。然而若真想最終功成名就,慘痛的失敗和努力地進取才是逐夢的墊腳石。
卡爾的第一筆財富來得很快,4000美元的收入令他嘗到了甜頭。然而1962年的股災澆滅了卡爾正在燃燒升騰的“氣焰”。
被打回原形的卡爾很快意識到了自己在專業知識方面的不足,為此他開啟了半工半學的模式。在此期間,他瘋狂補習會計、證券交易等專業知識。
辛勤的付出在卡爾未來的生意中迅速收到了成效,扎實的公司價值分析能力令卡爾將目光鎖定在了傳統行業。而當時不少高科技概念股才是“風口”。
卡爾認為,傳統公司本身通常擁有充裕的現金,而且,行業通常比較穩定。
最終,卡爾在五年內以年均21.6%的收益率跑贏了道瓊斯大盤。聲名鵲起的他不斷贏得更多的客戶,1980年,卡爾將公司遷到了美國的金融中心——紐約曼哈頓。
二級市場中的成功令卡爾不再滿足于現狀。隨后他用8000萬美元收購了瀕臨破產的Federal-Mogul汽車零件公司,并重金聘請麥肯錫顧問公司為企業提供咨詢,最終將這家企業轉型成一個管理規范和極具市場競爭力的現代公司,然后高價將其出售。
經此一役,卡爾獲得了超過20倍的巨額利潤。在經歷了原始資金積累后,卡爾一發不可收拾,幾年間將眾多優質的企業紛紛購入。截至1984年底,其旗下的公司已經多達8家,橫跨房地產、賭場、制造等多個領域,一個龐大的產業帝國初具雛形。
收購狂人
卡爾的事業度過了“青蔥歲月”、“野蠻收購”的種子開始在他的交易中不斷生根發芽,讓他一舉成名的無疑是菲力浦石油公司并購戰。
以當時卡爾的財力,收購菲力浦石油公司多少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但是卡爾通過分析發現,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以當時的市場環境,每桶石油的價格為30美元,而菲力浦石油公司擁有超過10億桶的庫存,因此菲力浦石油公司的資產不應低于300億美元,而當時公司的市值僅為126億美元,被嚴重低估。
另外,石油行業成長性很好、具有強大的延伸和輻射能力,只要運作得當,短期內就可以產生可觀的利潤;而且,經濟的發展使石油需求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加。
在謹慎的分析后,卡爾堅信這是一次天賜良機。卡爾當即決定馬上與對方商談收購細節。然而此時,另一大財團高調殺出,二者開始競相提價,菲力浦石油公司的股價也開始扶搖直上。
隨著收購價格的不斷攀升,卡爾開始為資金來源擔憂。然而此時,他事業中的貴人出現了。垃圾債之王邁克·米爾肯為卡爾帶來了希望,他運用杠桿撬動了大量的資金,隨后卡爾就從米爾肯的手中,接過了投資銀行德崇證券出具的一封保函。兩天之后,卡爾得到了一筆15億美元的信貸額度,收購計劃再次啟動。
不甘心的另一方依舊執著迎戰,仍然不斷抬高收購價格。就在這時,卡爾做出了驚人之舉——停止收購的同時將手頭的股票盡數拋出。一進一出,數億元美元進賬。
而面對錯愕的對手,卡爾只表示:“菲力浦石油公司只剩下了空殼,要來何用?我要的是股價上漲?!?/p>
爭議“羅賓漢”
與菲力浦一戰同年,卡爾還進行了對環球航空集團的收購。
這一仗,他更加“兇”芒畢露——他依靠自身的資金儲備,先行購入了環球航空的部分股票,在取得相當比例的股權之后成功打入董事會,隨后開始對管理層施加影響,而迫于壓力,環球航空的董事會終于成為了卡爾的“傀儡”。
在實現了對公司的完全控制后,卡爾有條不紊地將環球航空公司的資產一一變賣,獲利豐碩。
環球航空收購案后,卡爾收獲了“企業掠奪者”的罵名。
面對指控,卡爾卻認為《財富》雜志將其評為“股東權益的保護者”才是客觀的評判。
客觀情況亦是如此,卡爾十分善于通過機構投資者的力量,將原本沒有話語權且分散的小量持股人團結起來,監督管理層的行為,促使企業管理層專注于為股東創造價值。
不得不承認的事實也確實令指責卡爾的人難以辯駁——卡爾所“掠奪”的公司,無一例外都是無視股東利益的“問題”企業。
也正是因為如此,卡爾才能夠將其運作,通過重組等形式提升公司價值。在接受《財富》雜志采訪時,伊坎將自己比喻成一個現代版的“羅賓漢”,并言明自己的目標就是“緝捕”那些無能的企業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