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雪
(哈爾濱理工大學高教研究與教學質量評估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應用技術大學即轉型中的特色應用型本科高校,它們與地方經濟的發展及行業企業緊密結合,通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專業設置,培養主要為地方和行業發展服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應用技術大學合理的專業設置就是要依據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突出社會需求的導向作用。
就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而言,應用技術大學既是供給主體也是需求主體,作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地,應用技術大學承擔著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輸出的職責,從這一角度看它們是供給主體;應用技術大學的人才培養需要社會各方面特別是用人單位的信息反饋,從人才信息的角度看它們同時也是需求主體。應用技術大學無論是在人才本身的供給上,還是在人才信息的需求上,都受到社會需求的影響。專業作為連接高校和社會的紐帶,其設立和調整更加離不開社會需求的重要作用,應用技術大學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設置專業是其本質及特征的內在體現。
應用技術大學是介于研究型與高職型的中間,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本科高校,應用技術大學的本質是應用型教育,注重各方面的應用性。應用技術大學在應用型的實質下涵蓋了包括服務面向的地方性和行業性;人才培養定位的職業適應性;教學內容的實用和管用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以及教學質量評價的社會性等基本特征,這些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會需求對其專業設置的導向作用。一方面,應用技術大學要面向社會,通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專業設置,對區域經濟發展和重點產業及新興產業的人才需求、對產業升級或產業結構調整導致的人才要求及時作出響應。另一方面,應用技術大學教育教學質量的評價要以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滿意與否為標準,其評價的社會性也以反饋的形式證明了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設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總之,應用技術大學的專業設置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適應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需要。
人才市場供求機制的運行離不開市場經濟的環境背景,專業作為人才市場供給與需求的接點,自然要受制于社會的經濟結構,故而必須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市場機制的建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學校的專業設置也處于不斷變化的市場競爭中。高校特別是擔負著為地方經濟發展輸送人才任務的應用技術大學要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謀發展,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贏得屬于自己的空間,就必須主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面向地方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根據“社會需要什么專業就設置什么專業、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的原則,從人才市場的需求出發調整專業設置,建立起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設置機制,從而培養社會急需的人才,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社會和市場是應用技術大學生存的土壤,市場機制增強了其專業設置對社會需求的靈敏性、促進了其專業設置的能動性,應用技術大學理應在市場機制調節的引導下趨利避害,在專業設置上貼近社會,根據現有的資源和技術、綜合考慮社會外部環境的影響,通過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專業設置與外部環境建立起交換關系,實現學校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市場的供求關系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供求變動最根本、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動因。產業結構的優化會導致人才需求結構的變化,而產業結構的優化也離不開相應的人才結構支持,人才結構只有與產業結構相匹配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三大產業的發展對所需人才的數量、質量以及專業素質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要求,應用技術大學作為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基地,只有根據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需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來設置專業,才能保證其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社會需要。我國各地區發展不平衡,各地的主導產業也不盡相同,各地對勞動力的結構和素質要求也存在著差異,因此應用技術大學在專業設置時也要認真考慮區域產業結構和產業特色。產業結構的調整直接影響著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依托于地方、承擔著為對口行業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應用技術大學要想達到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有效對接,就要注重分析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的適應情況,立足地方產業集群建設,以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依據,不斷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使學校的專業設置與區域產業結構相適應,在此基礎上形成與產業結構相匹配的人才結構,從而提高人才培養的適用性,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人才供求關系最直接有效的實現方式即學生的就業,就業市場影響著一定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需求總量,同時也影響并決定著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專業對口率。應用技術大學是培養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其專業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直接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科學合理地設立和調整專業,是應用技術大學主動服務于經濟和社會,完成教學活動和實現培養目標的基礎性工作,以就業為最終目的、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辦學方針要求應用技術大學從行業、企業和職業要求出發設置專業。關注社會需求、了解就業市場的動態信息是應用技術大學的應有之義,應用技術大學專業設置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符合社會需求。學校若不重視對市場信息的吸收與把握,在專業設置上若不參照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研究社會需求、不認真地進行市場調研,就會很容易與市場需求不符甚至脫節,脫節現象一旦產生就會導致學生所學專業與社會崗位需求不對稱,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就不能順利就業。應用技術大學只有密切關注就業市場,加強專業設置與就業市場需求之間的有效分析,保證專業設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與人才市場需求相融合,才能使學生在相關的就業市場中占有明顯優勢,為學生的就業贏得主動權,進而改善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局面。
應用技術大學以社會需求為導向進行專業設置是基于學校的辦學定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在充分考慮產業發展和學生就業情況基礎上作出的合理選擇。但值得注意的是,“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主要是強調市場特別是人才市場對應用技術大學專業設置的重要性,而應用技術大學在面向市場、根據社會需求設立和調整專業時也要綜合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辦學條件等各方面因素,以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前提、以市場供求調節為主、以國家干預為輔,統籌兼顧,做到各方面的有機統一。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 號)[R].2014-05-02.
[2]孟慶國,曹曄.發展應用技術大學[N].中國教育報,2014-01-07(005).
[3]劉德深,馬鳳鳴.論應用技術大學的內涵與本科職業教育——以黑龍江東方學院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13-10-15.
[4]曾國平.市場經濟與產業發展[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5]李海波,鄧文斌.大學生就業與專業的關聯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