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楊
(哈爾濱理工大學高教研究與教學質量評估中心,黑龍江哈爾濱150080)
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用技術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更體現為經濟建設服務,更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其畢業生上崗后各方面的表現得到雇主認可,這是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肯定,是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雇主作為人才的直接使用者,掌握評價的主動權,其評價是學校對人才培養調整的標尺。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中指出: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加快建立分類評價、指導等,政策措施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傾斜。應用技術大學相對于傳統的學術型大學,在人才培養上,更強調人才的專精實用和實踐能力;在科學研究上,注重將發現的客觀規律應用于生產實踐,應用性是應用技術大學的本質屬性和核心理念。[1]因此,這種人才培養的特色是此類大學發展起來的核心優勢所在。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革教育質量評價和人才評價制度,各高校開展由政府、學校、家長及社會各方面參與的教育質量評價活動;強化人才選拔使用中對實踐能力的考查,克服社會用人單位單純追求學歷的傾向。《綱要》中指出了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革現有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指出當今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問題。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2013)中指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委托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綜上可知,人才培養質量的好壞,反映在能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雇主實際需求上,雇主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利益共同體,結合自身發展需要與學校共同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政府指導下以企業為主體多種形式的產學研戰略聯盟;建立科學化、社會化的人才評價發現機制。以往主張政府、學校、家長、學生、社會等的多元主體評價,雇主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最終使用者,其對人才的評價被忽視,未發揮出評價的主導作用。雇主的評價只反饋給了自身和員工,為接下來選聘人才提供了方向,但未能反饋給學校,使學校對人才培養方案作出調整,未能發揮雇主的直接評價與及時反饋作用。
人不是產品,把人用質量與規格來劃分看上去有些不合適,且缺乏科學性和人性,但可把高校培養出的人比做產品。目前,學校培養出什么樣的人,雇主就只能選聘什么樣的人,而不是雇主需要什么樣的人,學校就為其培養什么樣的人。雇主根據學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制定自身聘人標準,這樣的模式違背了市場上遵循的供需平衡,會出現供大于求或供不應求的盲目培養、惡性循環現象,學校似乎在閉門造車,未認清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關系,這樣培養的人才與雇主實際需求存在很大差異,不能滿足社會發展中雇主的實際期望。
目前很多用人單位與應用技術大學開展實習合作,在這種關系下,可將用人單位視為雇主。合作中,多數雇主只做到接收實習生到崗實習,但對實習生的真實表現很少會如實評價,體現在實習中評價少,實習證明材料形式化等問題。因為實習中不存在真正的雇傭關系,即使雇主作出合理反饋,但實習生終將離開單位或步入其他單位,雇主未獲得任何利益。此外,很多雇主應邀去校園開展講座、參與指導等,并非自愿出席,雇主評判的話語權沒有發揮出主導作用,雇主作為直接的人才培養的受益者,其評價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遠遠不足。
雇主對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是衡量其人才培養方案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工作。雇主評價既要符合創新型人才成長的規律,又要緊密結合經濟發展中雇主實際需求。學校根據雇主需求直接培養其所需人才,強化雇主評價主導作用的發揮,使人才培養更具方向性、實用性和效果性,滿足雇主需求。這樣雇主愿意出高薪聘用高技能人才,畢業生也找到了合適工作,從而創造價值。在雇主評價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中,要明確這種評價不僅是一種教育行為,更是一種經濟行為,[2]雇主聘用到了所需人才,降低了培養新人的成本,畢業生能很快上崗工作,縮短了適應期,減少了招工難和就業難的現象,雇主認識到這點才能確立其評價地位。
《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中研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的有關法規和激勵政策,深化產教融合,鼓勵行業和企業舉辦或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發揮企業重要引導作用。可見,雇主要結合地方產業發展、行業趨勢和實際用人需求,確定專業人才培養規格,準確把握自身對各專業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的新要求,[3]并結合職業標準,參與制定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為高校的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過程等把好關。雇主直接參與教學、生產實踐評價,以便培養出勞動力市場所需的、具有競爭力的高技能、高質量人才,既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又加強了職業導向作用。
雇主的評價要具有終身性,既要注重學生實習表現評價,也要對其工作后階段表現跟蹤評價。雇主將畢業生到崗工作中表現的問題與欠缺如實地反饋給學校,將自身用人標準告知學校,使學校根據反饋信息對現有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等進行調整及改進。[4]這種雇主評價是自發性的,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需要,也使人才培養規格的制定更具目的性和針對性。通過評價,使學校關注雇主用人需求,重視雇主反饋信息,并與雇主建立長久的互利共贏的跟蹤評價機制,使雇主評價自發地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
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優劣,應由雇主行使最終的評判權,雇主參與評價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使學生學有所用,以較高的職業素養、以較高的薪水,更快地適應工作,雇主青睞聘用應用技術大學的畢業生,因為他們已具備崗位所需技能和實踐能力,這體現了人才培養的成效,形成一種應用技術大學人才高質量供給的品牌效應,雇主對人才的滿意度大大提高,繼而主動評價、積極反饋,和學校間形成一種積極地互利共贏的關系,雇主的評價發揮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促進了人才供給與需求的和諧統一。
[1]徐立清.我國應用型大學的組織特征與體系設計[J].江蘇高教,2013,(5).
[2]杜慶波.以企業大學為中間節點,校企共建教育實體[J].江蘇高教,2013,(5).
[3]劉翠蘭,征艷珂.國內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現狀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9.
[4]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一點通[M].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