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整合讓青春在課程中綻放

2016-01-21 18:16:47盧婷
中國教師 2014年14期
關鍵詞:生物學生物科學

盧婷

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涉及地理、生物、化學、人文等多個領域,過分強調分科會導致知識的分割和對立。在教學實踐中,生物教師應努力尋找生物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叉點,探討知識的錯位、割裂和簡單重復,并在教學中有機地整合,以實現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和課程的高效實施。

一、理化先行,數學保駕,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1. 規范操作實驗儀器

初中科學課程先從生物學開始,兩年的生物科學課程,促進了學生好奇心的培養,以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探究的思維、方法、習慣與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如何落實探究實驗的規范性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至關重要。但是實驗儀器的認識及使用、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物質的稱量、儀器的連接與洗滌、酒精燈和天平的使用在八年級才走進學生的視野。這樣滯后的課程安排必然導致生物科學探究的隨意性與不規范,是與科學精神相違背的。處理不當,生物教師就會扼殺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從六年級上學期開始,筆者逐漸滲透融合了關于實驗儀器的知識及操作規范,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良好實驗習慣,凸顯生物學科學的本質,為生物科學探究鋪平道路。

2.精確數據的測量與處理

數據的準確測量和恰當的處理,對實驗的分析和結論的正確得出至關重要。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利用好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體現科學探究的真實與嚴謹。比如在合作小組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中,同學們利用濕度計精確測量、認真計算平均值,并進行適當的數據處理(也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

(1)幾組平均數據記錄表格(見表1)

(2)數據處理與轉化使實驗結果更形象直觀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先在坐標中確定裸地的三個點:(46.6 1)、(30.5 1)、(36.5 1),然后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就是裸地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再確定草地的三個點(61.7 2)、(50.6 2)、(56.9 2),灌木叢的三個點(79.8 3)、(62.2 3)、(74.4 3),分別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就形成了裸地、草地和灌木叢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如圖1)。

(3)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裸地沒有植物,空氣濕度小(早晨、中午、晚上都是最小);灌木叢植物比草地多,植物的蒸騰作用較大,而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因此得出結論:植物能增加空氣的濕度。

3.注重理化前置概念的補充

首先,應以物理學概念的補充為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搭建橋梁。比如,種子的萌發過程首先要靠吸水,而物理課教授的水是溶劑的概念有助于學生理解吸水的原因(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并且被運輸到植物體各處)。再比如,根據聲音性質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教授聽覺的形成過程時,就會輕松很多。

其次,化學概念的前置促進生物學概念的建立,如酶的催化作用使消化的原理淺顯易懂。但是這些理化知識和概念在八年級才出現,唯有生物教師適當地補充,擔當起銜接的責任,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掃除障礙,才能揭示生命現象,發現生命的本質和規律。

二、生物學與人文、歷史、地理牽手,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共同提高

生物教學中,教師引用一句詩、一個歷史故事,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巧借成語、諺語,則能增添幾分幽默,使學生放松,讓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在藝術的享受中吸收生物知識,實現了美與真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還能把人文精神融入到科學教育之中,激發學生更加奮發有為。

1.巧用詩歌、成語、諺語,生物課堂充滿詩情畫意

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學知識——植物的生活與生物的關系。再比如運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通過“樹→蟬→螳螂→黃雀”這一食物的有機聯系,能夠引出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傳遞過程。

2.深度閱讀,走進《昆蟲記》,讓文學與科學共舞

乘著名著的翅膀,學生可以走進文學與科學結合的最佳典范——《昆蟲記》,批注、研讀,寫讀后感,講昆蟲故事,開辯論會,創作“新昆蟲記”。不知不覺間,學生的知識豐富了,寫作水平提高了;文學與科學同時進步了,學生的素養全面提升了。

3.在歷史的長廊里再現科學的發展之旅

例如,在學習“人類的起源”時,利用英國教授赫胥黎駁斥牛津大主教而支持達爾文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領悟科學發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真理必將戰勝荒謬。同時神創論與進化論的斗爭,透射出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自身來源的探索,深深地滲透到了各民族的文化中,是人類成長中不可忽略的認識階段。

4.生物、地理的相互補充,回歸知識的全貌

了解各地的自然環境與氣候特點對認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大有幫助。如西北地區的瓜果特別甜、青藏高原的青稞特別飽滿,如果結合生物學知識——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與制造進行分析,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三、生物課程與思想品德課“聯姻”,情商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人生中最富有激情和活力、最具有創造力的階段莫過于中學時代。中學生精力旺盛、自信陽光,正如早上鮮活蓬勃的太陽。可現實中,有的孩子感情脆弱,情緒化嚴重,經不起困難、失敗的打擊,不愿承擔責任,待人遇事冷漠。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20%看智商,80%靠情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搭建“情商”這把梯子,讓他們順梯而上,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生活。

1.生命價值教育、感恩教育——用美好的情愫滋潤心靈

“人的生殖”這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用形象的比喻進行生命教育:精子、卵子——生命的火種;受精——生命的約會;胚胎的發育——生命的塑造,讓生命意識滲透在每個人的心中。讓學生倒背書包上下樓梯和采訪母親懷孕的感受,體會父母生育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愛自己的生命。然后結合母親節、父親節,開展“我向父母敬孝心”活動,讓學生體會親情的幸福,學會愛父母、感恩父母。教師還應及時地整合政治課的生命價值觀教育,用大愛來升華孝敬父母的情感。

2.自信、樂觀——為成長鋪滿陽光

“健康地度過青春期”這節課中,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讓學生一些煩惱,教師可融合政治課中“我長大了——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一節,讓學生勇敢地面對成長中的喜悅與煩惱,自信、樂觀、快樂地成長。

3.磨煉意志、調控情緒——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還有刺人的荊棘。”失意是難免的,人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調控情緒才能掌握命運。筆者將生物學“了解自己的健康——保持愉快的情緒”與政治“讓生活充滿陽光——調節自己的情緒”有機融合,讓學生學會宣泄,學會幽默,學會交流,學會控制,學會堅強,做情緒的主人,讓快樂永駐心間。情商教育,讓陽光、幸福的種子在學生心中駐足,為學生的發展插上隱形的翅膀,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筆者走在課程整合的路上,時而迷茫,時而欣喜,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的青春如花綻放,才能實現課程價值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花園學校)

(責任編輯:張迿)

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涉及地理、生物、化學、人文等多個領域,過分強調分科會導致知識的分割和對立。在教學實踐中,生物教師應努力尋找生物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叉點,探討知識的錯位、割裂和簡單重復,并在教學中有機地整合,以實現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和課程的高效實施。

一、理化先行,數學保駕,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1. 規范操作實驗儀器

初中科學課程先從生物學開始,兩年的生物科學課程,促進了學生好奇心的培養,以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探究的思維、方法、習慣與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如何落實探究實驗的規范性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至關重要。但是實驗儀器的認識及使用、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物質的稱量、儀器的連接與洗滌、酒精燈和天平的使用在八年級才走進學生的視野。這樣滯后的課程安排必然導致生物科學探究的隨意性與不規范,是與科學精神相違背的。處理不當,生物教師就會扼殺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從六年級上學期開始,筆者逐漸滲透融合了關于實驗儀器的知識及操作規范,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良好實驗習慣,凸顯生物學科學的本質,為生物科學探究鋪平道路。

2.精確數據的測量與處理

數據的準確測量和恰當的處理,對實驗的分析和結論的正確得出至關重要。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利用好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體現科學探究的真實與嚴謹。比如在合作小組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中,同學們利用濕度計精確測量、認真計算平均值,并進行適當的數據處理(也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

(1)幾組平均數據記錄表格(見表1)

(2)數據處理與轉化使實驗結果更形象直觀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先在坐標中確定裸地的三個點:(46.6 1)、(30.5 1)、(36.5 1),然后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就是裸地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再確定草地的三個點(61.7 2)、(50.6 2)、(56.9 2),灌木叢的三個點(79.8 3)、(62.2 3)、(74.4 3),分別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就形成了裸地、草地和灌木叢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如圖1)。

(3)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裸地沒有植物,空氣濕度小(早晨、中午、晚上都是最小);灌木叢植物比草地多,植物的蒸騰作用較大,而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因此得出結論:植物能增加空氣的濕度。

3.注重理化前置概念的補充

首先,應以物理學概念的補充為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搭建橋梁。比如,種子的萌發過程首先要靠吸水,而物理課教授的水是溶劑的概念有助于學生理解吸水的原因(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并且被運輸到植物體各處)。再比如,根據聲音性質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教授聽覺的形成過程時,就會輕松很多。

其次,化學概念的前置促進生物學概念的建立,如酶的催化作用使消化的原理淺顯易懂。但是這些理化知識和概念在八年級才出現,唯有生物教師適當地補充,擔當起銜接的責任,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掃除障礙,才能揭示生命現象,發現生命的本質和規律。

二、生物學與人文、歷史、地理牽手,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共同提高

生物教學中,教師引用一句詩、一個歷史故事,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巧借成語、諺語,則能增添幾分幽默,使學生放松,讓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在藝術的享受中吸收生物知識,實現了美與真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還能把人文精神融入到科學教育之中,激發學生更加奮發有為。

1.巧用詩歌、成語、諺語,生物課堂充滿詩情畫意

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學知識——植物的生活與生物的關系。再比如運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通過“樹→蟬→螳螂→黃雀”這一食物的有機聯系,能夠引出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傳遞過程。

2.深度閱讀,走進《昆蟲記》,讓文學與科學共舞

乘著名著的翅膀,學生可以走進文學與科學結合的最佳典范——《昆蟲記》,批注、研讀,寫讀后感,講昆蟲故事,開辯論會,創作“新昆蟲記”。不知不覺間,學生的知識豐富了,寫作水平提高了;文學與科學同時進步了,學生的素養全面提升了。

3.在歷史的長廊里再現科學的發展之旅

例如,在學習“人類的起源”時,利用英國教授赫胥黎駁斥牛津大主教而支持達爾文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領悟科學發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真理必將戰勝荒謬。同時神創論與進化論的斗爭,透射出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自身來源的探索,深深地滲透到了各民族的文化中,是人類成長中不可忽略的認識階段。

4.生物、地理的相互補充,回歸知識的全貌

了解各地的自然環境與氣候特點對認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大有幫助。如西北地區的瓜果特別甜、青藏高原的青稞特別飽滿,如果結合生物學知識——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與制造進行分析,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三、生物課程與思想品德課“聯姻”,情商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人生中最富有激情和活力、最具有創造力的階段莫過于中學時代。中學生精力旺盛、自信陽光,正如早上鮮活蓬勃的太陽。可現實中,有的孩子感情脆弱,情緒化嚴重,經不起困難、失敗的打擊,不愿承擔責任,待人遇事冷漠。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20%看智商,80%靠情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搭建“情商”這把梯子,讓他們順梯而上,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生活。

1.生命價值教育、感恩教育——用美好的情愫滋潤心靈

“人的生殖”這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用形象的比喻進行生命教育:精子、卵子——生命的火種;受精——生命的約會;胚胎的發育——生命的塑造,讓生命意識滲透在每個人的心中。讓學生倒背書包上下樓梯和采訪母親懷孕的感受,體會父母生育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愛自己的生命。然后結合母親節、父親節,開展“我向父母敬孝心”活動,讓學生體會親情的幸福,學會愛父母、感恩父母。教師還應及時地整合政治課的生命價值觀教育,用大愛來升華孝敬父母的情感。

2.自信、樂觀——為成長鋪滿陽光

“健康地度過青春期”這節課中,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讓學生一些煩惱,教師可融合政治課中“我長大了——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一節,讓學生勇敢地面對成長中的喜悅與煩惱,自信、樂觀、快樂地成長。

3.磨煉意志、調控情緒——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還有刺人的荊棘。”失意是難免的,人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調控情緒才能掌握命運。筆者將生物學“了解自己的健康——保持愉快的情緒”與政治“讓生活充滿陽光——調節自己的情緒”有機融合,讓學生學會宣泄,學會幽默,學會交流,學會控制,學會堅強,做情緒的主人,讓快樂永駐心間。情商教育,讓陽光、幸福的種子在學生心中駐足,為學生的發展插上隱形的翅膀,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筆者走在課程整合的路上,時而迷茫,時而欣喜,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的青春如花綻放,才能實現課程價值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花園學校)

(責任編輯:張迿)

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涉及地理、生物、化學、人文等多個領域,過分強調分科會導致知識的分割和對立。在教學實踐中,生物教師應努力尋找生物學科和其他學科知識的交叉點,探討知識的錯位、割裂和簡單重復,并在教學中有機地整合,以實現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和課程的高效實施。

一、理化先行,數學保駕,加強學生的科學素養

1. 規范操作實驗儀器

初中科學課程先從生物學開始,兩年的生物科學課程,促進了學生好奇心的培養,以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探究的思維、方法、習慣與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如何落實探究實驗的規范性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至關重要。但是實驗儀器的認識及使用、藥品的取用、物質的加熱、物質的稱量、儀器的連接與洗滌、酒精燈和天平的使用在八年級才走進學生的視野。這樣滯后的課程安排必然導致生物科學探究的隨意性與不規范,是與科學精神相違背的。處理不當,生物教師就會扼殺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從六年級上學期開始,筆者逐漸滲透融合了關于實驗儀器的知識及操作規范,培養學生規范操作的良好實驗習慣,凸顯生物學科學的本質,為生物科學探究鋪平道路。

2.精確數據的測量與處理

數據的準確測量和恰當的處理,對實驗的分析和結論的正確得出至關重要。

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利用好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思維,體現科學探究的真實與嚴謹。比如在合作小組探究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實驗中,同學們利用濕度計精確測量、認真計算平均值,并進行適當的數據處理(也可以借助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分析數據并得出結論。

(1)幾組平均數據記錄表格(見表1)

(2)數據處理與轉化使實驗結果更形象直觀

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先在坐標中確定裸地的三個點:(46.6 1)、(30.5 1)、(36.5 1),然后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就是裸地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再確定草地的三個點(61.7 2)、(50.6 2)、(56.9 2),灌木叢的三個點(79.8 3)、(62.2 3)、(74.4 3),分別用平滑的曲線順次連接就形成了裸地、草地和灌木叢的空氣濕度變化曲線(如圖1)。

(3)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裸地沒有植物,空氣濕度小(早晨、中午、晚上都是最小);灌木叢植物比草地多,植物的蒸騰作用較大,而蒸騰作用可以增加空氣的濕度,因此得出結論:植物能增加空氣的濕度。

3.注重理化前置概念的補充

首先,應以物理學概念的補充為生物學概念的理解搭建橋梁。比如,種子的萌發過程首先要靠吸水,而物理課教授的水是溶劑的概念有助于學生理解吸水的原因(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并且被運輸到植物體各處)。再比如,根據聲音性質的物理知識,教師在教授聽覺的形成過程時,就會輕松很多。

其次,化學概念的前置促進生物學概念的建立,如酶的催化作用使消化的原理淺顯易懂。但是這些理化知識和概念在八年級才出現,唯有生物教師適當地補充,擔當起銜接的責任,為學生的生物學習掃除障礙,才能揭示生命現象,發現生命的本質和規律。

二、生物學與人文、歷史、地理牽手,科學素養與人文素養共同提高

生物教學中,教師引用一句詩、一個歷史故事,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巧借成語、諺語,則能增添幾分幽默,使學生放松,讓課堂充滿活力。學生在藝術的享受中吸收生物知識,實現了美與真的統一。科學與人文的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學知識,還能把人文精神融入到科學教育之中,激發學生更加奮發有為。

1.巧用詩歌、成語、諺語,生物課堂充滿詩情畫意

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了解生物學知識——植物的生活與生物的關系。再比如運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通過“樹→蟬→螳螂→黃雀”這一食物的有機聯系,能夠引出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的傳遞過程。

2.深度閱讀,走進《昆蟲記》,讓文學與科學共舞

乘著名著的翅膀,學生可以走進文學與科學結合的最佳典范——《昆蟲記》,批注、研讀,寫讀后感,講昆蟲故事,開辯論會,創作“新昆蟲記”。不知不覺間,學生的知識豐富了,寫作水平提高了;文學與科學同時進步了,學生的素養全面提升了。

3.在歷史的長廊里再現科學的發展之旅

例如,在學習“人類的起源”時,利用英國教授赫胥黎駁斥牛津大主教而支持達爾文的歷史故事,讓學生領悟科學發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真理必將戰勝荒謬。同時神創論與進化論的斗爭,透射出人類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自身來源的探索,深深地滲透到了各民族的文化中,是人類成長中不可忽略的認識階段。

4.生物、地理的相互補充,回歸知識的全貌

了解各地的自然環境與氣候特點對認識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大有幫助。如西北地區的瓜果特別甜、青藏高原的青稞特別飽滿,如果結合生物學知識——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與制造進行分析,就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三、生物課程與思想品德課“聯姻”,情商教育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人生中最富有激情和活力、最具有創造力的階段莫過于中學時代。中學生精力旺盛、自信陽光,正如早上鮮活蓬勃的太陽。可現實中,有的孩子感情脆弱,情緒化嚴重,經不起困難、失敗的打擊,不愿承擔責任,待人遇事冷漠。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20%看智商,80%靠情商。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搭建“情商”這把梯子,讓他們順梯而上,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生活。

1.生命價值教育、感恩教育——用美好的情愫滋潤心靈

“人的生殖”這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用形象的比喻進行生命教育:精子、卵子——生命的火種;受精——生命的約會;胚胎的發育——生命的塑造,讓生命意識滲透在每個人的心中。讓學生倒背書包上下樓梯和采訪母親懷孕的感受,體會父母生育的艱辛,從而更加珍愛自己的生命。然后結合母親節、父親節,開展“我向父母敬孝心”活動,讓學生體會親情的幸福,學會愛父母、感恩父母。教師還應及時地整合政治課的生命價值觀教育,用大愛來升華孝敬父母的情感。

2.自信、樂觀——為成長鋪滿陽光

“健康地度過青春期”這節課中,青春期的生理、心理變化讓學生一些煩惱,教師可融合政治課中“我長大了——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一節,讓學生勇敢地面對成長中的喜悅與煩惱,自信、樂觀、快樂地成長。

3.磨煉意志、調控情緒——把握好人生的航向

“生活中并非全是玫瑰花,還有刺人的荊棘。”失意是難免的,人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調控情緒才能掌握命運。筆者將生物學“了解自己的健康——保持愉快的情緒”與政治“讓生活充滿陽光——調節自己的情緒”有機融合,讓學生學會宣泄,學會幽默,學會交流,學會控制,學會堅強,做情緒的主人,讓快樂永駐心間。情商教育,讓陽光、幸福的種子在學生心中駐足,為學生的發展插上隱形的翅膀,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筆者走在課程整合的路上,時而迷茫,時而欣喜,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只有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的青春如花綻放,才能實現課程價值的最大化。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蕪市花園學校)

(責任編輯:張迿)

猜你喜歡
生物學生物科學
生物多樣性
天天愛科學(2022年9期)2022-09-15 01:12:54
生物多樣性
天天愛科學(2022年4期)2022-05-23 12:41:48
上上生物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6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第12話 完美生物
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 14:36:20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科學
PEDF抗腫瘤的生物學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在线看| 中文字幕伦视频| 3344在线观看无码| 日韩毛片免费观看| 特黄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天射|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97视频免费看|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高h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专区AV|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91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香蕉| 亚洲综合色吧|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 色135综合网| 人与鲁专区| 欧美影院久久| 不卡无码网|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国产黑丝一区| 一级毛片网| 久久国产毛片| 国产激情影院|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最新国产网站|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思思99思思久久最新精品| 久久毛片基地|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国产va在线观看| 丝袜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麻豆精品|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www.日韩三级|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日韩二区三区|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一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69av免费视频| 在线播放91| 欧美国产三级|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国产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无码免费视频|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99在线观看|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av在线无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