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正+宋健+鄭魯健
2014年9月9日,在第30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范大學(簡稱北師大)考察,與北師大師生座談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如何做一名好老師提出明確的要求。他強調:好老師有共同的特質,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1]。輔導員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更應該按照“四有”標準來要求自己,做學生滿意的“四有”好輔導員。
一、“有理想信念”是輔導員的政治要求
習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黨和人民需要培養的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2]輔導員,也稱政治輔導員,其主要使命是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將親身見證“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更是共筑偉大中國夢的親身參與者。他們接受教育和綜合素質的好壞,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觀點,關系到黨和國家的未來發展。當前,各種社會思潮、價值觀念、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社會思潮中既有“左”的思潮,也有“右”的思潮。普世價值、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民粹主義等都是影響比較大的思潮。這些社會思潮大多以學術為形態,以知識為載體,在高校匯聚和碰撞。不論是哪種思潮,本質上都是要從根本上否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否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主張搞資本主義。深入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的遠大理想,是輔導員群體的重要任務和崇高使命。
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指導者,教育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首先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自己;教育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首先自己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為此,輔導員要自覺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自己,注重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特別是要深入學習習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3];要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既不走僵化封閉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事關大是大非的意識形態和安全穩定的政治原則問題上,必須增強主動性、敏感性,立場堅定,絕不動搖;同時,要教育引導學生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二、“有道德情操”是輔導員的道德要求
習總書記指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盵4],要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5]。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德育的傳統,把道德建設視為治國為政之本,眾多先賢明哲對德育之重要有過很多精辟的論述。我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說過:“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盵6]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說過“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7]。我國也非常重視師德建設,對教師的品德有嚴格的要求。梁啟超說:“師范也者,學子之根核也。師道不立,而欲學術之能善,是猶種稂莠而求稻苗,未有能獲也。”[8]其實,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教師的道德品行。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是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盵9]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輔導員是大學生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大學生的影響巨大,甚至影響其一生。因此,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禮儀,知廉恥,修身養性,知行合一,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10],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引導和幫助學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別是引導和幫助青少年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11],用我們的言行引領大學生成長。
三、“有扎實學識”是輔導員的工作要求
習總書記指出:“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現在看,這個要求已經不夠了,應該是要有一潭水?!盵12]“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盵13]作為輔導員,我們做學生工作,要有服務學生的本領,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有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高校輔導員工作包括思想教育、黨團建設、學業輔導、心理咨詢、職業規劃、班級管理、危機應對和安全穩定等學生事務的方方面面,涉及多學科領域,除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以外,還會涉及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等。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趨明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在校的大學生,大多是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80后”、“90后”,擁有屬于他們的時代特點??傮w來說,他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認同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充滿信心;他們自我意識增強,個性獨立張揚,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比較強。但由于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的沖擊,“一些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14]。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都要求我們要加強對學生工作部門及輔導員工作的研究,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改進創新相結合,“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辦法,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增強實效性”[15]?;ヂ摼W等新興媒體迅猛發展,在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形成過程中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對更加有效地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網絡化和虛擬化的環境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嚴重的挑戰,它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方式,深刻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觀念。微信、微博等成為大學生的交流平臺,也成為一些人散布謠言、攻擊他人、侵犯隱私、宣泄情緒的快捷方式,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煽動、引誘大學生參加非法活動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之一。輔導員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在壓力山大的環境下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以及為厭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提供學業輔導等。
要做一名優秀的輔導員,要勤于學習,善于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專業知識,學習網絡技術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在工作實踐中,我們要把這些專業知識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技能和措施,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成為打通理論與實踐的行家里手。只有又博又專,理論聯系實際,才能切實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個人發展方面的指導,提供學業方面的幫助,解釋人生中的種種困惑,真正成為學生信得過的人生導師。
四、“有仁愛之心”是輔導員的品質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一門‘仁而愛人的事業,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盵16]“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和貼心人?!盵17]沒有愛就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有一顆愛心,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教育要有大愛之魂,輔導員要有大愛之心,才能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輔導員的“仁愛之心”首先體現在關愛學生。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說過:“是什么力量把一個人見人煩的孩子,變成人見人愛的孩子?是愛。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盵18]我們要把學生視為自己的親人,視作自己的兄弟姐妹,從入學到畢業,從生活到學習,從身體到心理,要全方位、全過程地關心學生,切實樹立服務意識,緊緊聯系學生實際,深入學生之中,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由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關心愛護學生,服務于學生的成長成才。
輔導員的“仁愛之心”體現在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要堅持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相結合,尊重學生在學習、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意識。只有尊重學生,真心關愛學生,學生才會信任教師,才能建立有效的教育溝通渠道;只有理解學生,耐心傾聽學生,學生才會坦誠相告,才能更有效地推動問題的解決;只有寬容學生,熱心幫助學生,學生才會知錯就改,才能減少類似問題的發生。
輔導員的“仁愛之心”體現在強烈的責任心。輔導員應該自己清楚,選擇輔導員這個崗位就是選擇了一種責任,就要承擔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重任。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十分辛苦、需要奉獻的工作。輔導員總是碰到“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總是面對“白+黑”、“5+2”的加班,肩負著很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面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輔導員要有高度的擔當意識,養成良好的作風,腳踏實地,埋頭苦干,要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學生身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成為“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
參考文獻:
[1][2][3][4][5][11][12][13][16][17]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N].人民日報,2014-9-10.
[6]司馬光,等.資治通鑒(第一冊)[M].中華書局,2011:13-14.
[7]蔡元培.在愛國女學校之演說[A].蔡元培全集(第3卷)[M].中華書局:1984:8.
[8]梁啟超.變法通議·論師范[A].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一冊)[M].中華書局:1989:35.
[9]加里寧.論共產主義教育和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77.
[10]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北京:人民日報,2014-5-5.
[14][1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組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A].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08)[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77.
[18]趙萱,張小武.霍懋征傳[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259.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工作處)
(責任編輯:孫建輝 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