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產權交易機構“軟實力”的建設
◎ 李錚(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長沙410000)

“軟實力”是相對應于“硬實力”而言的。具體到產權交易機構,“硬實力”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比如辦公場所、設備設施、技術、產品結構等。而“軟實力”則是指無形的能力、資源或價值。按照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的觀點,組織、結構、人員、價值觀等通稱為企業軟實力。
“硬實力”與“軟實力”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相輔相成。“硬實力”為提升“軟實力”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基礎,而“軟實力”又反過來對“硬實力”產生影響,促進“硬實力”的進一步提升。本文重點談談與產權交易機構“軟實力”相關的問題。
對于產權交易機構而言,雖然“軟實力”是無形的,似乎并不能直接給單位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可是“軟實力”的作用卻是不可估量的。“軟實力”對于一個單位或組織的作用就如同人之血液與靈魂,不可或缺。“硬實力”與“軟實力”的關系,更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軟實力”是產權交易機構應對市場瞬息萬變的致勝法寶,是確保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產權交易機構進行差異化競爭的“殺手锏”!
在實際經營過程中,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重硬輕軟”的傾向。究其原因是沒有充分認識到“軟實力”的重要性,總覺得“軟實力”有點虛幻,實際作用或許并不大。此外,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態,覺得花了不少力氣,下了不少功夫,也未起到多么明顯的效果。因此抓“軟實力”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吆喝吶喊的多,實實在在去落實的少。
事實上,“軟實力”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效。“軟實力”是一個單位或機構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對一個單位、機構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前任董事長
羅伯特·士普· 伍德魯夫曾說過:只要可口可樂”這個品牌在,即使有一天,公司在大火中化為灰燼,那么第二天早上,企業界新聞媒體的頭條消息就是各大銀行爭著向可口可樂”公司貸款。羅伯特·士普· 伍德魯夫所說的這個“可口可樂”品牌,實質上就是可口可樂公司的“軟實力”。
產權交易機構可從“文化實力”、“人才實力”、“經營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這四個方面加強“軟實力”建設。
2.1文化實力
一流的企業文化是產權交易機構的靈魂,是推動產權交易機構健康發展的不竭動力。企業文化包括文化觀念、 價值觀念、 企業精神、 道德規范、 行為準則、歷史傳統、 企業制度、 文化環境、社會責任等,而核心是企業精神和價值觀。具體到每一家產權交易機構,其企業精神和價值觀是各不相同的。比如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湖南聯交所”)提出了“自立、感恩、和諧”的核心價值觀,樹立了“公開、公平、公正,合規、專業、服務”的服務理念,這即為湖南聯交所核心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這種核心價值觀和服務理念對每一位員工具有導向、約束、凝聚、激勵及輻射作用,可以有效激發全體員工的使命感、歸屬感、責任感、成就感,激發其工作熱情和能動性,培養團隊精神、奉獻精神,統一企業成員的意志和愿望,最終促進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企業通過提煉企業核心精神和價值觀,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建立企業文化體系等,最終形成自己的固有文化,并不斷完善、升華,使企業文化成為促進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
2.2人才實力
人才是企業的寶貴財富,是企業“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競爭力最終體現在每一位員工的競爭力上。產權交易機構所從事的是典型的服務業,服務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人。沒有人才做保障,產權交易機構的發展將無從談起。
因此,產權交易機構應當把人才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通過各種途徑(系統培訓、崗位輪換等)培養人才,讓每一位員工成為各自崗位的服務尖兵。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視提升員工的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2.3經營管理能力
在企業實際經營管理過程中,關鍵是要找到一條適合本身的管理思路和經營模式,并實施有效的經營管理。以恒大集團為例,1997年成立之初,該公司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性房產企業,經過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恒大已經躋身中國房地產綜合實力排名前三甲,這得益于執行了正確的經營管理思路。恒大在發展的第一個階段(1997- 2004年),確立“小面積、低價格”以規模取勝的經營思路;在發展的第二個階段(2004- 2007 年)確立了“規模+品牌”的經營思路;在發展的第三階段(2007年后)開始著力實施標準化運營,包括管理模式、項目選擇、規劃設計、
材料使用、招投標、工程管理以及營銷七重標準化,最大限度降低全國拓展帶來的經營風險,確保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精品的打造,最終成為中國標準化運營的精品地產領跑者。
有鑒于恒大集團的成功經驗,產權交易機構要獲得長足發展,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經營管理。而經營管理主要包含戰略管理、業務管理、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服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諸多方面,其中戰略管理尤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產權交易機構的長遠發展。戰略管理的核心是企業的職能定位和發展方向的選擇,以確保企業沿著正確的發展方向,做適合市場需求和市場規律的事,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4創新能力
美國學者比爾·薩波里托曾經說過,“或者創新,或者消亡。尤其是在技術推動型產業中,再也沒有比成功消失得更快的東西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創新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市場需求不斷變化的今天,很難想象,如果一個企業墨守成規、固步自封、因循守舊會帶來一個怎樣危險的后果。
據前瞻網刊發的《柯達破產的悲情啟示》一文介紹,柯達公司曾經創造了全球傳統膠卷市場的神話。在輝煌時期,柯達曾占據全球2/3的膠卷市場,其特約經營店遍街都是。然而,隨著數碼成像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數碼產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全球,傳統膠片市場迅速萎縮。而率先發明出數碼影像技術的柯達公司,因擔心這一新業務會對傳統業務造成不利影響而將數碼影像技術“雪藏”并堅持固守傳統膠片市場。隨后,數碼相機迅速在全球風行,而傳統膠片市場則日益衰弱。柯達公司鼠目寸光、固步自封的這種行徑,最終釀造了破產這杯苦酒。
創新如此重要,那么產權交易機構應該如何順勢而為,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2.4.1業務創新。在做好現有基礎性業務(股權、實物資產、金融資產等)的同時,產權交易機構可加大新業務品種的研究、開發力度。據了解,目前一些產權交易機構瞄準體育資源市場(比如為籃球、乒乓球、斯諾克等大型賽事征集冠名贊助商、合作伙伴、供應商),搭建了體育產業資源交易平臺;一些產權交易機構與軌道交通公司合作,開展了地鐵廣告位招租合作,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此外,隨著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的推進,產權交易機構也可適時跟進,為農村土地流轉做好相關交易服務工作;再如有的產權交易機構依托所在地的特色產品,推出了蟲草、黑枸杞等交易。
開展業務創新,開拓新的業務品類,有利于避免產權交易機構過于依賴政策性業務和單一業務,有利于擴大市場規模和市場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能有效增強產權交易機構的市場風險抵御能力,促進產權交易機構的穩健發展。
2.4.2服務創新。產權交易機構作為服務型機構,是通過提供高水準、高質量的產權交易服務來創造價值的。如何在提升服務能力上“更上一層樓”,不斷提升服務附加值和客戶滿意度?這就需要進行服務創新。比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可能簡化客戶的交易流程,讓客戶體驗到便捷的產權交易服務;順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趨勢,嘗試開展交易資金的網上結算;加強信息網絡技術的研究,實現資產受讓的無紙化受理等。
2.4.3招商模式創新。產權交易機構是接受委托進行產權交易相關服務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擴大產權交易標的的招商,直接關系到產權交易機構功能的有效發揮。除了傳統的報紙、網站宣傳外,還可通過產權交易機構官方微博、微信、QQ服務端等對交易項目進行推介。
為加大招商力度,產權交易機構還可定期分類編制項目推介動態資訊,向投資人信息庫中的投資人進行點對點的推介。條件允許的產權交易機構,還可成立專門的招商部門,一方面是專門研究招商策略,另一方面是對重點項目集中精力開展專門的招商工作,力圖最大限度地凸顯產權交易機構“發現買主,發現價值”的核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