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新政下基層商業銀行的應變之道
◎ 張新存(中國工商銀行天津市分行,天津300074)
遵照國務院簡政放權的統一部署,按照法無禁止即可為的原則,國家外匯管理部門近來出臺了一系列新的外匯管理政策規定,在某些領域可以說是徹底性的顛覆。這些政策的出臺,為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服務貿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為對外招商引資和企業“走出去”簡化了操作,總之,改革措施的出臺促進了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有利于增強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中的競爭力,釋放出了極大的改革紅利。然而,由于將外匯政策的執行權直接下放給了商業銀行和企業,改革力度大,新政出臺密集,使得各外匯指定銀行尤其是基層營業機構一時無法完全適應,在執行新政的過程中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外匯新政策的學習不全面、不及時。這次外匯新政涉及企業國際業務經營行為的方方面面,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從外匯資本金管理到外債管理,從結售匯業務到金融衍生產品,從跨境擔保到匯率形成機制,幾乎涵蓋了銀行所有的外匯業務品種。這就使部分基層營業機構在學習這些外匯新政時,可能出現遺漏現象,沒有及時跟進新的政策規定,不了解新的政策內容。

二是沒有領會新政策的精神實質,過多拘泥于字面規定。由于外匯簡政放權的結果是將更多的外匯政策執行審查權由外匯管理部門轉向商業銀行,使得基層銀行營業機構的單據審查責任也即交易背景真實性審查責任陡然加重,若沒有全面履行相應規定,則有可能面臨外匯管理條例規定的嚴厲處罰。因此,部分基層機構在審查企業的正常外匯業務時,有時掌握的尺度過于嚴苛,寧可從嚴,決不通融,使得企業真實的交易不能盡快達成,違背了外匯改革措施出臺的初衷。
三是部分基層銀行機構對外匯政策管理一放到底,放任自流,沒有盡到自身的審查義務。與上面提到的過于嚴苛情況相反,另有一些基層銀行機構,面對沉重的考
核指標壓力和經營任務,錯誤理解國家簡政放權的本意,面對企業提出的業務需求,只關注能夠為銀行帶來的經營效益,對于銀行所應承擔的業務背景真實性審查義務置之不理,拋于腦后,甚至明知企業的相關交易行為不符合國家既有的外匯管理政策,但仍與企業串通一氣,為企業出謀劃策,回避外匯政策監管,破壞了國家外匯管理政策的嚴肅性。
四是操作不定型,不同營業機構之間的政策執行標準不統一。由于外匯新政推出的時間急,涉及的業務多,政策變動幅度大,導致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機關來不及出臺統一的操作流程,而是倉促簡單地將政策文件予以轉發,這就容易造成不同的營業機構對同一業務出現不同的理解,進行單據審查時各自按照自己認定的標準操作,難免出現理解偏差,形成操作風險。
五是在新政的框架下按照原有政策進行操作。有些銀行營業機構雖然學習了相關外匯新政的政策內容,知悉對相關制度進行的改革,但由于舊有制度的長期慣性影響,部分銀行操作人員在明知新政出臺的背景下,仍然按照舊有思維要求客戶提供相應單據,一些不需要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業務特別是服務貿易和資本項目業務,仍要求客戶去申領批件,一些簡化了的商業單據規定也仍要求客戶提供全套單據,既影響了客戶的業務效率,又浪費了客戶的人力物力財力。
上述問題的出現有些是政策過渡期內難免的,有些則是內部管理漏洞使然。但不管原因如何,為維護國家外匯政策的嚴肅性,提高政策執行力,改進服務客戶的整體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商業銀行自上而下有必要采取切實行動,全力解決上述問題,盡快實現外匯新政前的政策執行水平。
一是加強內部培訓,提高員工政策執行力度。以轉發文件落實文件要求的作法并不可取,商業銀行各級管理機關應加強對基層營業機構外匯管理政策的專題培訓,創造條件使其增加學習外管政策的機會,既可以在行內統一舉辦培訓班,邀請政策制定部門的專家和管理人員上門授課,細致入微地講解政策的來龍去脈,也可以走入社會參加各類培訓機構舉辦的專題培訓班,在學習政策內容的同時,也拓寬員工視野。無論哪種方式,都不要忽略培訓工作,讓參訓員工充當未參加培訓員工的小教員,使更多的行內員工掌握政策精神。
二是商業銀行各級管理機關要加強制度建設,及時更新行內統一的操作流程。統一法人管理是國內商業銀行的經營基礎,在外匯政策的執行上也應注重實現執行標準的統一性。這就要求各商業銀行總行及區域性管理機構,及時按照新的外匯政策要求出臺相適應的內部管理規定和操作流程,下發各營業機構統一執行。當然,在制度形成的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各營業機構的業務狀況,充分聽取基層機構的意見,使出臺的制度規定更接地氣。
三是加強現場和非現場檢查監督,強化內控審計評價,提高政策執行力的統一性。當前,各商業銀行的業務處理系統越來越先進和智能化,通過對每日業務數據的非現場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基層機構業務操作中存在的違規問題,通過及時下發預警信息,對發現的操作不規范行為及時進行提醒,便于基層機構人員在日后的業務處理過程中改正。當然,非現場分析不能替代審計監督的全部,還需要通過安排周密的現場檢查來發現非現場分析中不易發現的問題。對于問題的整改,更要提高重視程度,傾注足夠的精力,確保基層機構整改到位,并同時通報給其他基層機構,提示全行所有機構都注意規避這些問題的發生。
四是加強與外匯監管部門的溝通,獲取準確的政策信息。外匯監管部門是外匯政策的制定部門,是所有外匯政策的最權威解釋部門,對于辦理業務過程中把握不準的政策規定,要及時請示監管部門,厘清困惑,使政策規定的執行進一步明朗化。對于政策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容易引起歧義的條款,也可以及時向監管部門提出政策建議,便于促使這些政策條款修訂得更為清晰。商業銀行要創造條件使更多的基層營業機構人員參加監管部門召集的研討會、匯報會、宣講會,使其獲得更為全面的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