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東
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教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我們的語言文字,培養學生讀、寫、聽、說的語文能力。“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牽連著讀、聽、說的能力。學生寫的怎么樣,也就客觀地反映了他讀、聽、說的能力怎樣。由此可見,作文教學是一種語言文字的綜合訓練,也是一種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變傳統的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變被動型作文為主動型作文,使中學作文教學呈現了一個生動活潑的新局面。局面是可喜的,然而我們卻發現:學生作文出現了“四不像”,語言不規范,缺乏條理,甚至是雖有新意,卻牽強附會的現象。究其原因,原來教師在“以生為本”“生本教育”等理念的影響下,作文教學完全放權給學生,忽視了作文教學的指導。這種做法也是有瑕疵的,因為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創造思維的能力、語言的準確表達和創新能力是呈梯級狀態不斷上升的。這個過程要求學習主體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也需要有序的引導。所以說,重視教師的作文指導,對作文教學有重要的輔助作用。
一、教師的文體指導,是訓練學生認識生活、獨立寫作的基礎
打開中考試卷,作文部分都提出了“文體不限”的要求,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但“文體不限”不是不要文體,而是要選擇學生最熟悉的、最能發揮自己能力的文體進行寫作。因此教師的作文教學就要以課本、單元選文為依據,制定出有序的文體訓練序列。比如,初中生作文以掌握幾種常用的文體為寫作目標,我們就可以按照教材的安排,將訓練序列擬定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對每一種文體內的訓練安排,以每一單元的選文為例,安排具體的訓練內容。以記敘文為例,訓練序列安排為“記敘的要素——記敘的中心和材料——選材和剪裁——記敘的順序——線索和結構——方法和角度”。
其實,教材每一單元的閱讀教學要求,也蘊含著作文教學要求。閱讀教學所選課文,思想性強,藝術性高,題材、風格豐富多彩,語言文字又合乎規范,學生學習模仿的起點高。再鏈接每一單元的寫作指導中的理性部分,對學生的寫作會起到很大的點播作用。教師利用好這些范文,指導學生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學生獲得了生活的材料,有了自己的認識,就有利于獨立寫作能力的培養。
二、教師的寫前指導,是輔助學生輸出信息、傳遞和交流思想的導向
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說:“我在提筆寫之前,總要給自己提出三個問題,我想寫些什么,如何寫,以及為什么寫。”從這位文學巨匠的經驗之談中可以看出,寫作前要有內容,有條理,有思想,而這些工作就需要教師的指導。學生從生活中收集的信息是廣泛的,產生的感悟必然會多種多樣。我們曾組織了一次實踐活動:將全班學生分為三組,到廣場觀察幾個乞討者的狀況和過往行人的做法。回來后,記下自己所見的事情,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結果,有的學生看到的是伸手相幫的善良,有的看到的是漠不關心的譏笑,有的看到的是嗤之以鼻的鄙夷……同樣的人和事,結論卻不盡相同,這說明什么?說明學生的生活背景、興趣、態度等不同,他們輸出的信息也就不同。我們提倡個性化作文,但個性離不開共性。因此,寫前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與文體相關的自然或社會現象的觀察,選擇好觀察的對象、視角、方法,把握住寫作對象的特點和背景、整體和局部,積累并整理資料,根據題目要求選擇恰當的素材,指導學生做到“言之有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甚至有一種“吐之而后快”的感覺,是寫作順利進行的保障。還以“廣場觀察實踐”為例,我們組織了“伸不伸手大家談”的話題討論課。教師展示了幾組助人為樂的畫面和社會對此的評價,學生在這些內容的引導下踴躍發言。為此,教師必須善于創設作文情境,精心設計提示導語,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萌發創作沖動,從而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再指導學生審題、構思、立意的過程,幫助學生解決“如何寫”的問題。由此可見,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可忽視。
三、教師的修改指導,是提高學生寫作成果、提升思維訓練的示范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改文,業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今責其探索,彼必得用心而自得之矣。”看來,教師的修改指導對學生的自我感悟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修改指導:
一是指導學生的相互修改。作文能力,不僅是寫成文章的能力,還包括修改能力、評判能力、總結經驗提升品位的能力等等。學生互改、互批、互評,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全面提高這些方面的能力。如學生作文《昂起頭來真美》的寫作片段:
“下面參賽的選手是XXX,我們掌聲歡迎!”伴著主持人清脆的聲音,我快步走到演講臺上,“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演講的題目是,是,是……”哎呀,我演講的題目是什么來?我感到我的臉像火燒一樣,我的心就要跳出喉嚨,我不知道如何走下的演講臺,我心中只留下整場懷疑,不,應該是嘲諷的目光吧。回家的路上,我的心如刀絞。
學生的作文基本上交代了記敘的要素和自己的心情,符合寫作要求。但經過同學的評議后,這些內容發生了如下的變化:
“下面參賽的選手是XXX,我們掌聲歡迎!”伴著主持人清脆的聲音,我快步走到演講臺上,“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我演講的題目是,是,是……”哎呀,我演講的題目是什么來?我感到我的臉像火燒一樣,我的心就要跳出喉嚨,我不知道如何走下的演講臺,我心中只留下整場懷疑,不,應該是嘲諷的目光吧。回家的路上,斜陽血紅,小草彎腰,它們在為我的心情默哀嗎?我的心如刀絞,我難道真沒有站在眾人面前一展才華的才能?
這些內容的添加,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烘托了“我”的心情,使作文更有魅力。教師要安排學生分組互評,并巡回指導,處理臨時發生的問題,既落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又落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
二是做好批改交流工作。教師批改是對學生作文的總體檢驗,進行能夠更有針對性的指導,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思想認識的重要一環。在師生交流看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具體地了解學生的寫作實際和心理狀態,可以當面啟發、點播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批語更具啟發性,批在要害處、關鍵處的批語,不但能啟發學生深思,也能為學生再交流提供導向。
寫作能力是一個人要使用一輩子的能力,是其表達思想、服務社會、求生存和發展的能力。作文教學是形成學生的寫作能力,發展他們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的主要途徑。作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提高他們認識生活的能力、創造性思維的能力,培養學生言語的準確表達和創新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現實生活已經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情況,判斷、推理,更要讓學生眼觀、親歷,切身感受,進而培養良好的作文興趣、態度和習慣。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實事求是、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的好文風。在新課程順利推行的前提下,將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個性作文結合在一起,作文教學才能在接受和輸入信息、傳遞和交流思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全面提高素質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隆化縣第二中學)
(責任編輯:張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