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單品類
原麥山丘和仔皇煲都是近幾年迅速崛起的餐飲新勢力。做單一品類的No.1,是原麥山丘當家人葉家志的理想,所以在當初選擇創業品類時,他看中了在國內市場尚屬空白的歐式軟面包。通過“大店模式+米其林標準”的經營理念,原麥山丘迅速站在了國內糕點行業的頂端。至今,原麥山丘在北京已經開出5家店,每家店平均月營收超過100萬元,是同類品牌的3—4倍。
仔皇煲成立于2012年,是以煲仔飯為主打的輕奢快餐品牌。目前已開出13家門店。做煲仔飯專門店是仔皇煲創始人薛國巍的創業初衷。所以在產品上,仔皇煲采用“聚焦”策略,菜單上的單品數不超過20個,主要產品只有煲仔飯和紫砂燉盅兩大類。下一步還計劃將煲仔飯從現有的10款縮減到7款,以此形成更加清晰的記憶點。
有著16年歷史的海碗居,也是靠單品類勝出的代表。靠著對一碗好炸醬的執著追求,海碗居兩代餐飲創業人讓炸醬面這個家常吃食撐起了一個品牌。今年,年輕的二代掌門人關悅又對海碗居品牌進行全面升級,試水商業餐飲,開啟海碗居商場店的新時代。
個性化經營的生命力
菜品是餐廳經營的根本,很多餐廳都是以老板的口味確定菜式,而云海肴的成功則應歸源于其根據市場定“味”的策略。通過使用餐飲管理軟件,云海肴的經營者可以快速直接地掌握每道菜的點擊率,即時淘汰不受歡迎的菜品。同時聘請云南大廚對一些味道奇怪的菜品進行調整,以此打造出既有獨特風味又非常適口的云南味道。
將老店京味樓通過全新定位和文化包裝,打造為時尚新寵“四世同堂”,是“80后”新銳餐飲人韓桐,在火爆京城的局氣餐廳之后的又一力作。四世同堂定位京味兒主題家宴餐廳,在裝修上更突顯京味京韻,同時賦予老菜品更多故事和更豐富的形式感,以此為食客帶來更多味覺與視覺上的沖擊力和驚喜。
The Smokeyard庭云西餐和錦尚閣烤魚坊能夠在各自的品類中脫穎而出,也是得益于個性化經營。庭云西餐的創辦者是一對臺灣出生、美國長大的兄弟,那種不經雕琢自然流露的美式休閑范兒和地道美式美食,讓庭云西餐成為三里屯和五道口一帶的人氣餐廳。錦尚閣美女掌門人唐棠,這位“80后”美女廚師對餐飲感性、柔美的理解,也讓錦尚閣擁有“最不像烤魚坊的烤魚坊”的氣質,俘獲一眾小清新食客的味蕾。
O2O平臺的新勢力
在共享經濟的大潮下,搭建一個連接私家廚房與食客的平臺,也成為很多創業者的新選擇。媽媽味道和我有飯就是共享經濟模式下的私廚分享O2O平臺。創始人都屬跨界,分別有著IT和投資領域的背景。媽媽味道是看準對“家鄉味”的情感需求,解決都市上班族吃飯問題。而我有飯則是定位城市私房美食的整合渠道和發布平臺。目前兩個平臺都已獲得天使輪投資。
就在本期專題策劃期間,今年1月份才成立的O2O外賣平臺——1號外賣宣布獲得鄉村基創始人李紅等5800萬元的A輪投資。能夠獲得資本市場和上市餐飲企業創業者的雙重認可,1號外賣贏在模式上。“實體門店+500米物流配送”的模式,利用微信和物流系統剛打通,再通過用戶端技術和實時物流配送技術,1號外賣打造出最佳用戶體驗。
編輯后記
對于中國的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自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概念后,今年2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正式發布,為國內創業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環境和空間,“創客”也從之前的一個小眾全體登上風口浪尖。
但隨著大批具有創新理念和活躍思維的年輕創業者的涌入,餐飲行業也大踏步進入到大競爭時代,市場割據戰愈演愈烈。對于新銳餐飲創業者,挑戰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應對行業壓力,在餐飲行業日益嚴峻的生存狀態下,如何盡快熟悉市場,站穩腳跟,實現“從無到有”的突破;另一方面是找到自身定位,與老一代餐飲人相比,創業新人在資金、資源、影響力上都不占優勢,這就需要在垂直細分領域中挖掘機會,盡快從小做大,成為細分市場的主導者。當然,新一代餐飲人也有著他們的智慧和優勢,他們更懂得借勢、借機、借力,他們會借助新媒體工具營造爆發式的效果,會引入互聯網思維解決一些行業根深蒂固的難題,也會懂得利用資本的力量去實現脫胎換骨的轉變。但是不論形式如何變化,餐飲最終還是會回歸到產品和味道的本質上,所以新一代創業者當下要做的是用心打磨好產品,找到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商業模式,讓時間去講述自己的故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