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軒 |文
以張永利為董事長的新一屆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清醒認識宏觀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深刻分析企業面臨的短板和問題,將“脫困、扭虧、增盈”作為生產經營的主要目標,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提升企業管理,取得了不凡成績,西部礦業集團4年多以來首次實現盈利。
2012年以來,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由于面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有色金屬市場不景氣、歷史包袱沉重、創效水平低等原因,連續四年虧損,干部員工發展信心不足,企業一度陷入困境。
2015年4月,青海省委省政府對西部礦業集團提出“內樹信心外塑形象、二次創業再鑄輝煌”的要求。7月,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不到一年時間,西部礦業集團實現發展大逆轉,扭轉困局扭虧為盈,2016年前五個月實現8700萬元的盈利,從根本上扼制了下滑趨勢,企業呈現向上發展態勢。
不到一年的時間,西部礦業集團為何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為何從經濟寒冬中開啟希望之門,走向新的發展春天?
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過去十多年里,牢牢抓住了發展壯大的良好機遇,成功搭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快車,并且依靠優良資源優勢,擴張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跨越式發展,企業的總體規模和綜合實力得到全面提升。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青海省委省政府長期的關心支持,得益于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審時度勢做出的正確決策,更離不開全體西部礦業人的智慧和汗水。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有色金屬價格一路下滑,經濟下行進一步擠壓著公司的利潤空間,在過去快速發展過程中隱藏的一些根本性問題顯露出來,嚴重影響了企業效益的增長,阻礙了企業發展的步伐。

董事長張永利(左二)在基層調研
2015年下半年以來,以張永利為董事長的新一屆西部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全面調研分析公司發展中凸顯的各類問題,重新認識西礦,重新厘清“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西部礦業集團曾經是中國有色金屬界的一匹“黑馬”,曾榮獲“中國工業行業排頭兵企業”、“中國礦業十佳企業”等榮譽,而歷史無法代替今天,更不能代表未來。如何扭轉西部礦業集團發展局面、走出困境?如何持續保持在中國企業500強和青海省財政支柱企業中的位置?如何讓一萬名西礦人“有笑容地生活,有尊嚴地工作”?這是留給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嚴峻考題。
正確認識和科學研判經濟形勢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前提。西部礦業集團黨政領導班子清醒認識到宏觀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清醒認識到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希望和新要求、清醒認識到破除制約發展的癥結必須加快自我革新,以一種積極變化的心態來實現自我變革。集團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發揮企業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企業改革和生產經營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2015年8月24日,西部礦業集團召開干部大會,會議深刻分析和反思了公司發展中凸現出來的問題。會議認為,西部礦業集團發展體現了“兩多兩大”的特征,即:在提高企業效益和發展質量方面的短板很多,在生產經營和運營管控方面的漏洞很多,反過來看,在進一步挖潛降本改善效益水平方面的潛力較大,在調整結構、突破發展困境方面的空間較大。
把問題擺出來,把困難說清楚,把舉措講透徹。董事長張永利《堅持問題導向,加強作風建設,全面深化企業改革,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講話在干部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張永利指出:“面對外部嚴峻的經營形勢和內部諸多問題,唯有改革才能有出路,唯有變革才能得以生存,我們必須敢于正視問題,敢于面對現實,不管壓力有多大,也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只要我們理順了體制機制,營造一個‘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工作氛圍,夯實基礎,練好內功,想盡一切辦法扭轉虧損局面,把經營業績搞上去,企業形象必將得到社會認可。”
干部大會開啟了西部礦業集團新一輪改革之門,為公司大逆轉奠定了決定性基礎。新一屆領導班子直面問題和困難,科學研判形勢,積極把握機遇,在戰略上保持定力,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把握好改革發展的節奏和力度;在戰術上抓住關鍵點,加快自身改革,補齊各種短板,堵塞各種漏洞,通過進一步解決制約發展的障礙,創造新的發展力和效益增長點,創造更好的經營業績,取得更好的發展成就。

黨委書記白永強(左一)在基層調研
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本。西部礦業集團旗下大多數企業工藝落后、管理落后、產業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凸顯,在新形勢下生產經營面臨諸多困境。全集團已經到了必須依靠體制機制、結構調整、創新管理等改革措施才能解決發展動力和動能不足問題的非常時刻。面對制約效益增長和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公司決定理順體制機制,破除障礙阻力,加快內部改革步伐,改善企業經營業績,增添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唯有潛心鑄劍,才能笑傲寒冬;唯有破冰而出,才能奔向春天;唯有真抓實干,才能再鑄輝煌。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針對體制機制僵化、權責不明、職責不清、效率不高等一系列問題,該公司全面調整優化了內部組織機構,大幅度精簡職能重疊、職責不清的機構部門,并且根據增強經營管控的需要增設了部分新機構,實施管控一體化,大力推進工作責任制和績效考核制,使生產經營管控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同時,在全公司全面開展管理創新,實施精細化管理、全面簡政放權、薪酬體系改革、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理順科技創新體系等改革措施,充分激發了各層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體現出了“事有人管、責有人負”的理念,增強了對企業經營過程的全過程管控。
為了打造精干高效的機關隊伍,優化組織機構及管理流程,西部礦業集團將公司總部機關原有的21個職能部門優化調整為14個,撤銷了3家掛靠單位,精簡率達到42%,機關人員編制精簡162個,減幅達45.25%,同時,對各級組織機構同步進行了調整和優化,全公司353個各級組織機構優化調整為264個,精簡率達到25.21%。
該公司優化崗位職能,調整人員結構,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初步實現了各級組織的高效運轉。與此同時,集團公司各級干部和機關人員工作作風全面得到轉變,公司黨政領導班子率先轉變工作作風,將黨政聯席會議改為每周六召開,主動加班,廣大干部和機關人員將每個星期六上半天變成企業發展“奉獻日”,主動加班,上班時間較以前提前15分鐘,下班時間推后5分鐘。
該公司要求,干部員工要樹立憂患意識,立足企業立足崗位挖潛增效,從最扎實的工作做起,從最管用的措施做起,強化企業基礎管理,提升員工基本能力,采用“擰毛巾”式的方法,提升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在創新創效上下功夫,尋找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而這種“擰毛巾”式的方法在挖潛增效中就“擰”了四次,旗下公司先主動自查“擰”,集團總部下基層調研幫助“擰”,通過反復“擰”, 成本在不斷減少,效益在不斷增加。董事長張永利和黨委書記白永強等集團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多次深入基層,進車間、下礦井,通過深入查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每家企業提出降本增效、挖潛提質的措施。“只要努力‘擰’,水分總是會有的。”“擰毛巾”式的挖潛增效法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生產經營成本,使企業資源得到了良好的利用,有效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此法已成為西部礦業集團生產經營管理中的新常態。

電池級碳酸鋰生產

西部鎂業

賽什塘銅礦
從管控一體化上下功夫,強化生產管控、資金管控、流程管控。公司實施以生產調度為中心的全公司生產過程監測與控制系統,全面掌控公司生產經營進展情況,每周召開全公司生產經營調度會,合理調配生產進度;在資金管理方面實行內部資金和市場風險集中管控,高度融通資金,發揮集團的資源配置優勢,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再造ERP及管理流程,理順工作秩序,通過不斷地完善,使之更好地發揮信息共享、信息集成、信息分析,減少庫存,實現公司的各種資源的最大限度的協調利用。
以效益為中心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數據是最好的見證。2015年8月至2015年年底,錫鐵山分公司通過全面加強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選礦成本較預算降低4000多萬元,生產利潤增加1600多萬元;四川鑫源礦業提前20天完成全年“50+10”萬噸的生產任務,1500噸選廠綜合回收率217.51%。2015年8月至當年底,公司上下通過采取多種措施實現增盈2.2億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創新和變革已成為這個時代發展的主題。經過多年發展,西部礦業集團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格局,但產業之間不平衡、不協調的問題非常突出,依靠有色單一產業支撐企業全面發展的方式難以為繼,依靠粗放傳統模式實現綠色和持續發展的方式已極不適應。為此,公司按照中央五大新發展理念和青海省“三區”建設的戰略部署和具體要求,努力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機遇,結合企業自身實際,積極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通過“鞏固提升”、“壯大發展”和“突破創新”三大戰略舉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步伐,解決公司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
——鞏固提升:重點是做好有色產業板塊,鞏固其在公司的支柱產業地位,同時通過對產業傳統工藝和技術進行改造升級,全面提高生產效率和效能,提高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水平,提升創效能力。從目前來看,有色產業既是傳統產業,又是相對過剩產業,但作為基礎性原材料產業,需求是剛性的,更不會成為夕陽產業,在新發展理念下,尤其是青海省打造生態文明先行區的戰略部署下,公司對其資源開發全過程和全產業鏈進行改造升級,全面推進技術再造和流程再造,全面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建設綠色礦山和綠色制造,實現轉型升級。
——壯大發展:重點是做好鹽湖化工及產業延伸工作。西部礦業擁有優質的鹽湖資源,前期受技術和政策等限制,該產業發展十分緩慢。自2017年開始,國家將放開食用鹽專營政策,西礦集團將抓住難得發展機遇,依托其優勢資源,著手規劃將茶卡鹽湖打造成百萬噸級食用鹽基地,積極打造優質“湖鹽”特色品牌,把優質的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同時,在鹽湖化工產業鏈延伸方面,經過十多年的技術積淀和探索,在碳酸鋰、氫氧化鎂等產業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尤其是率先在省內生產出電池級高品質碳酸鋰,成為青海乃至全國的先例。下一步,利用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積極籌劃碳酸鋰擴能增產工作,進一步壯大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展地位;對于氫氧化鎂,穩步推進產品系列化和開拓市場工作,力爭占領新型耐火材料市場地位,形成自有品牌,為全面打造新的發展力創造條件。
——突破創新:著力在新型產業和朝陽產業方面探索,轉變發展方式,打造新的競爭力。一是按照青海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結合茶卡鹽湖獨特的自然風光,抓住旅游產業發展有利時機,對鹽湖景區全面進行提檔升級,該項目已于6月1日正式建成并投入運營,未來將圍繞打造5A級景區目標邁進;二是充分利用新型建筑技術和發展趨勢,及時引進新型綠色建筑工業化項目,為青海建筑行業發展變革積極助力,該項目經前期準備現已正式進入建設階段,預計年內形成8萬噸產能。三是圍繞“互聯網+”,積極加大互聯網在產業發展中的應用,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催生企業發展新業態。

茶卡鹽湖采鹽
唯有奮斗才能贏得未來,唯有實干才能夢想成真!西部礦業人清醒認識到,在經濟下行壓力的今天,只有具備比別人更強大的精神驅動力,磨煉比別人更頑強的意志,鑄就比別人更突出的凝聚力,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才能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拔得頭籌,快速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企業既定發展目標。
2016年,該公司將“脫困、扭虧、增盈”作為生產經營的主要目標。3月,董事長張永利發表了《唯有奮斗才能贏得未來》的重要講話,講話中指出,公司各級領導干部要在企業發展的競技場中實戰鍛煉,勇于擔當、善于擔當、體現擔當,要看到問題不退縮、遇到難題不躲閃、碰到矛盾不回避,敢于啃硬骨頭、敢于向困難和問題“叫板”,主動應對復雜挑戰、完成艱巨任務;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韌勁、干勁、拼勁,埋頭苦干、拼搏實干,在公司企業改革中展現好作風和新作為,特別是對那些已經明確的重點項目、重大任務,一個一個倒排工期,一個一個攻城拔寨,不見成效絕不收兵。
集團公司董事長張永利和黨委書記白永強將下基層作為一種常態,對重要工作、重大項目、重要管理做到親自安排、親自調研和督查,行成了上下合力、重點推進、步調統一的發展格局。
目前,精干高效已經成為西部礦業集團的常態。公司文件審批流轉實現手機操作,不論何時何地隨時利用手機辦公,效率快速提高。2016年集團公司工作會議暨職工代表大會在西寧召開,大會盛況首次實現手機直播,也是青海省企業的首次,集團公司旗下西藏、四川、內蒙古、北京等地的干部職工第一時間了解到會議內容。西部礦業微信公眾號也成為職工了解信息的第一渠道,訂閱人數達到10500人,這個數字已經超過的職工總數,2016年上半年閱讀量超過75萬人次。職工不再打聽小道消息,總部的重要信息24小時內傳達給每一名員工,一個傳遞好聲音、傳播正能量的手機平臺,更加凝聚職工人心,樹立企業正氣。
激勵能人、重獎功臣在西部礦業集團蔚然成風:獎勵青海鋰業公司50萬元、青海鹽業公司15萬元、旅游公司10萬元、西礦建設公司5萬元、青科創通公司3萬元……不但對單位重獎,對個人也實行重獎。付出就有回報,選樹標桿引領,快速經驗復制,鼓舞開拓創新……創先爭優的企業發展環境激發更多干部職工的干事創業信心。2016年以來,西部礦業集團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發展方式、提升企業管理,取得了不凡的成績,創下了近年來經營業績的“10個首次”:西部礦業集團4年多以來首次實現盈利,前5個月實現利潤總額8714萬元;旗下青海鋰業公司前5個月生產電池級碳酸鋰3200噸,利潤超2.3億元,首次在短期內實現歷史產量最多、盈利水平最高,成為西部礦業集團新的利潤增長點;旗下四川大梁礦業公司前5個月完成原礦處理量28.3萬噸,完成鉛精礦(金屬量)1072噸、鋅精礦(金屬量)35401噸,利潤總額2994萬元,實現大梁礦業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旗下青海西豫有色公司作為冶煉企業,通過提升管理實現首次盈利;升級改造后的茶卡鹽湖景區6月1日開園,青海首個旅游專列開通,從西寧直達茶卡鹽湖景區,首次全面拓展旅游產業;成立了青海省首家綠色鋼結構建筑集成企業,新型綠色建筑工業化制造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首次開啟綠色建筑產業;旗下西部鎂業的高科技產品在遠銷美國、韓國的基礎上,首次在日本、法國打開市場;西礦集團財務公司首次成功開展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成為青海省首筆跨境人民幣資金歸集業務;西部礦業集團派出科技負責人首次代表青海省科技工作者參加全國科學技術大會;西部礦業集團首次建設職工內部療休養基地,現已全面開放并接待療休養職工。
據公司經濟運行報表分析,西部礦業集團5月分創造了15項歷史最優指標;6月份創造了26項歷史最優指標。
“以人為本,民生為重”。西部礦業集團改革始終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解決基本民生問題作為重中之重,解決了一大批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出臺職工內退政策,照顧礦山一線部分職工提前內退,海拔3000米以上職工體檢費用增加300元,海口市建立公司職工療休養基地,為離退休人員購買專用車輛,在關閉“僵尸企業”過程中做到不讓一名職工下崗,全部分流安置到新的崗位上工作。

玉龍銅業采礦區全景
西部礦業集團改革歷盡艱辛,交出了合格的答卷,開啟發展新征程,走出了“有色金屬+鹽湖開發+地產開發+旅游開發+綠色建筑”的發展新模式。改革還將繼續,展望前路,鮮花與荊棘共生,但路必將越來越寬闊。“十三五”期間,西部礦業集團按照五個發展理念和青海省委省政府“131”總體目標,堅持綠色發展,加快深化改革,促進轉型升級,按照“內樹信心外塑形象,二次創業再鑄輝煌”企業發展目標,秉承公司 “四個堅持”的指導思想和“五個統籌兼顧”發展原則,到2020年末,發展目標資產總額將達到750億元,把西部礦業集團打造成為股東滿意、員工幸福、備受社會尊重的企業和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