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峰
(陜西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0062)
?
不同項群對體育專業大學生身體自尊的影響
劉峰
(陜西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陜西 西安 70062)
摘要:體育項目主導特征的差異性直接表現在參與者身體的變化上,進而影響參與者的身體自尊,因此,探討不同項群塑造身體效果的差異性,對于改善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以PSPP身體自尊量表為研究工具,對體育教育專業的479名大學生進行測量。結果顯示:實驗前、后技能主導類項群男、女性被試的身體自尊水平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并且在技能主導類項群中表現難美性亞項群男、女性被試及同場對抗性亞項群男性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水平均明顯上升,實驗前、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但實驗后同性別被試在兩類項群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身體自尊;項群;大學生;體育專業
身體自尊(或稱為身體自我知覺、身體自我概念)是與社會評價密切相關的個體對自我身體的不同方面的滿意或不滿意感。它作為整體自尊的一個具體領域,包括兩個等級:主領域一般的身體自我價值感和次領域更為具體的有關身體各方面滿意感[1,2,3]。身體自尊是整體自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研究參與體育鍛煉的前因和心理效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滿意感也很重要[4,5]。從身體自尊的內部結構來看,它是由身體能力和身體外貌來表現的,因此有理由認為,通過改善身體能力和身體形態氣質能夠提高身體自尊。事實上,在鍛煉心理學領域,運動和鍛煉心理學家近年來對自尊的研究頗為關注,對身體自尊的研究,主要就是采用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進行干預[6]。但從當前的研究來看,國內外的許多研究均采用單個項目或部分項目進行干預,研究結果傾向于身體活動(鍛煉方式、負荷量、負荷強度等)是否能夠提高身體自尊上,而項群本身對其有無影響,還未有研究涉及。本文從心理學、運動訓練學和教育學的原理出發,結合生理學、社會學和項群訓練理論探討不同項群對體育專業大學生身體自尊的影響,進而為高校體育專業的課程改革和教學優化設置提供理論參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隨機整群選取陜西師范大學、西安文理學院、西安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0級大學生為對象,共計750人,其中男生517人,女生233人。
1.2研究方法
1.2.1量表的選取與測試方法。本研究所采用身體自尊測量量表是徐霞修訂的《身體自尊量表》PSPP。身體自尊量表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數從0.75~0.82,說明各個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較為理想,反映了PSPP量表本身作為一種測量工具具有較高的可信性[7,8]。問卷調查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實驗對象選修專項前發放PSPP測量量表750份,實際收回量表750份,回收率為100%。實際收回有效量表702份(男478人,女224人),有效率為93.6%。對選課前實際收回的702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性別間的身體自尊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同性別不同項目的被試身體自尊間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所以在選取被試時,按照性別各自選取身體自尊分數處于總體一個標準差內(x∈Ex±S)的被試共計479名(其中男326人,女153人)。第二階段,實驗對象選修專項8周后,對符合實驗要求的479名被試(見研究對象的選取)再用PSPP量表進行施測,共發放量表479份,收回479份,回收率、有效率均為100%。兩個階段的量表發放與回收方式均采用課中現場調查,以保證量表的回收質量。
1.2.2實驗法。選專項前用PSPP對被試統一要求下施測,量表填寫完畢后即回收。并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學檢驗,選擇干預對象。第二部分,選專項后,采用不同專項對被試實施干預,每周兩次課,每次課為3個學時(每學時45min),持續8周后,再對他們用PSPP進行施測。運動專項包括跳躍、投擲、短跑、中長跑、健美操、藝術體操、競技體操、排球、乒乓球、足球、籃球、散打和武術等13個(類),均為被調查學校開設的基本項目。項目分屬不同項群內容[9]。
在實驗對象的選取上,采用隨機整群選取的方法,使學生對運動專項具有同等志趣的基礎上,選取實驗對象。因為大學二年級學生正處于人生重要的轉型期,對形成積極的身體自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實驗中對被試全部實施基本一致的教學方法及教學過程,以傳授新知識、新技能和學生鍛煉為主。為了盡可能降低無關變量的影響及誤差程度,實驗前和每位授課教師進行協商討論,實驗過程中隨時進行交流,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保證同一項目男女生采用基本一致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期盡量減少教師、環境等因素引起的差異。
1.2.3數理統計法。對問卷調查的所得數據用Excel2003、SPSS13.0等軟件進行運算、處理和統計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項群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狀況比較
由表1可知,8周專項選修課后同性別被試在兩類項群之間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由圖1可以看出,不同性別技能主導類項群組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水平均比同性別體能主導類項群組較高,說明技能主導類項群對不同性別體育專業大學生的身體自尊的影響要大于體能主導類項群,其中女性被試表現得尤為明顯。由于身體自尊是由身體自我價值感、身體狀況、運動能力、身體性吸引力和身體素質5個維度綜合表現的結果,因此,從項群特點來看,可能是由于技能主導類項群對被試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或對其影響更全面所致。

表1 不同項群被試間實驗后身體自尊方差分析
注1:*P<0.05,**P<0.01,***P<0.001;下表同
綜合實驗前和圖1還可以看出,不同項群性別間的身體自尊在實驗前、后均存在明顯差異(這一現象,后文將進行詳細討論)。
女性各亞項群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狀況比較。從表2可以看出,女性被試在專項訓練課實驗后,表現難美性項群和快速力量性項群之間,以及表現難美性項群和格斗性項群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各項群被試間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影響的程度有所差異,從各項群比較時所對應的F值大小發現,表現難美性項群對女性大學生身體自尊的影響大于其他項群,格斗性項群影響最小,其次為快速力量性項群。這可能與體育專業女性被試自身特點,以及項群特點不同有關。表現難美性項群更多的是注重形體美的塑造,能夠顯著改善體育專業女性被試由于體育高考運動訓練而形成的身體性吸引力的不滿意感。而快速力量性和格斗性項群則更加注重力量與對抗,則會進一步加強這種對自身身體性吸引力的不滿意感。男性被試在專項訓練課實驗后,經檢驗各項群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圖1 不同項群被試間實驗后身體自尊比較

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表現難美性隔網對抗性格斗性快速力量性速度性-1.5417耐力性-0.66670.8750表現難美性-2.2312*-0.6895-1.5645隔網對抗性-1.38100.1607-0.71430.8502格斗性0.25001.79170.91672.4812*1.6310同場對抗性-0.79170.7500-0.12501.43950.5893-1.0417
2.2不同項群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比較
體能主導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方差分析結果顯示:體能主導類項群對不同性別被試的身體自尊都有一定影響,但實驗前、后不存在顯著性差異。這可能與體能主導類項群更加注重體能的訓練,短期內很難有所改變有關。
表3技能主導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技能主導類項群對不同性別大學生被試的身體自尊均有很大影響,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得分均有明顯的上升,男、女被試的身體自尊水平實驗前、后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01)。與體能主導類項群比較而言,技能主導類項群對身體協調性、身體形態、靈敏、柔韌等影響較大。可見,技能主導類項群對身體自尊的影響較全面,對提高學生身體自尊水平具有明顯效果。
2.2.1技能主導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PSPP的5個維度比較。由表4可知,男大學生被試實驗前、后在PSPP的5個維度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性吸引力和身體素質上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其中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性吸引力4個維度得到明顯改善,而在身體素質上則下降十分明顯。這可能與技能主導類項群的特點有關,由于技能主導類項群對被試的身體協調性、身體形態、靈敏、柔韌、技術動作等要求較高,被試在學習初期,更多的是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在這幾個方面,對體能的訓練不夠,最終形成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性吸引力4個維度改善,而身體素質下降的實驗結果。

表3 技能主導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方差分析

表4 技能主導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PSPP的
由表5可以看出,女性被試在實驗前、后PSPP的5個維度上也都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性吸引力和身體素質4個維度上差異非常顯著(P<0.01),在身體狀況上差異顯著(P<0.05)。被試實驗后在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性吸引力和身體狀況4個維度上得到明顯改善,而在身體素質維度上同樣下降十分明顯。這與男性被試相一致。

表5 技能主導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PSPP的
2.2.2各亞項群男性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比較。從表6可以看出,體能主導類項群中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項群對男性被試均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說明體能主導類項群及其各亞項群對改善體育專業男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意義不大。這可能與體育專業學生在中學期間或大學專項選修課前已經進行了大量的該類項群中項目的練習有關。由此可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同類項目的重復練習對練習者的身體自尊提高的幅度相對較小。在技能主導類項群中,表現難美性項群男性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水平明顯上升,實驗前、后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同場對抗性項群男性被試實驗后身體自尊水平也有明顯上升,實驗前、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隔網對抗性和格斗性項群上變化不明顯,實驗前、后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這說明并不是所有的技能主導類項群中的運動項目都能明顯改善體育專業男性大學生的身體自尊。

表6 各亞項群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方差分析(男性)
由表7可知,表現難美性項群男性被試在實驗前、后PSPP的5個維度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性吸引力和身體素質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或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P<0.01,P<0.01,P<0.05,P<0.01)。其中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身體性吸引力4個維度得到明顯改善,而在身體素質上則下降十分明顯。說明表現難美性項群在提升練習者身體自我價值感、身體性吸引力,提高運動能力,改善身體狀況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

表7 表現難美性項群被試實驗前、后PSPP的
從表8對同場對抗性項群男性被試在實驗前、后PSPP的5個維度進行比較后發現,在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和身體性吸引力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而在身體狀況和身體素質維度上則不存在顯著性(P>0.05)。這表明同場對抗性項群主要對男性大學生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性吸引力3個維度有較明顯的改善作用,對身體狀況和身體素質維度影響不大。

表8 同場對抗性項群被試實驗前、后PSPP的
2.2.3各亞項群女性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比較。從表9可以看出,體能主導類項群中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項群對女性被試均沒有顯著性影響(P>0.05),這與體能主導類項群對女性被試身體自尊的影響結果相一致。說明體能主導類項群對發展體育專業女大學生的身體自尊意義不大。在技能主導類項群中,僅有表現難美性項群女性被試實驗前、后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其他技能主導類項群上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技能主導類項群對女性的影響并不一致,其顯著性差異是由于表現難美性項群對其身體自尊的影響較大造成的。

表9 各項群被試實驗前、后身體自尊方差分析(女性)
由表10可知,表現難美性項群女性被試實驗前、后,在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和身體性吸引力4個維度上均存在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在身體素質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表現難美性項群對體育專業女性大學生身體自我價值感、運動能力、身體狀況和身體性吸引力4個維度均有非常明顯的改善作用,但身體素質維度下降明顯。這可能與表現難美性項群對被試的身體協調性、身體形態、柔韌等要求較高,被試在學習初期,更多的是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在這幾個方面,對體能的訓練不夠有關。

表10 表現難美性項群被試實驗前、后PSPP的
3結論
3.1體育專業大學生身體自尊的性別差異表現在各個方面,無論在實驗前、實驗后還是實驗前后,在項群之間還是在同項群內,女大學生的身體自尊都顯著低于男大學生。這是由于身體自尊是與社會評價密切相關的,受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等學科和生活環境的影響較大,因此,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2由于體育專業男女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因而與不同性別的角色期待和社會期望相一致,同場對抗性、表現難美性等具有較強的力感和對抗性、較高的趣味性和技戰術變化多的特點的項群能夠顯著改善男性被試的身體自尊水平,而具有塑身、柔美、舒展和較高的愉悅性特點的表現難美性項群能夠顯著改善女性被試的身體自尊水平。
3.3無論是從不同項群還是同一項群角度,改善最多的是身體狀況、運動能力和身體自我價值感3個維度。而身體素質維度男、女被試在實驗后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的原因可能與實踐課學時數減少導致身體素質下降或與學生從事專項訓練的自我效能較低有關。
參考文獻
[1]金濤.體育專業不同運動專項大學生身體自尊的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3):87-89.
[2]薛林峰,徐金堯.不同體育鍛煉對身體自尊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7):916-920.
[3]王昕.大學生身體自尊水平與體育鍛煉的相關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7(2):83-85.
[4]劉春來,殷曉旺.課外體育鍛煉對大學體育后進生身體自尊及生活滿意感的影響[J].體育學刊,2010(5).
[5]殷曉旺,張力為.大學生身體自我、學業自我與生活滿意感的關系[J].體育科學,2005(2).
[6]李曉東,張力為.自尊及其與體育運動關系的研究進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5):620-622.
[7]徐霞,姚家新.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體育科學,2001,21(2):78-80.
[8]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33.
[9]田麥久.項群訓練理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10]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58.
[11]張磊,孫雪梅.身體鍛煉對大學生身體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響[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
[12]陳巖,張婕,王琦,等.我國青少年身體自尊的研究現狀分析[J].西安體育學報,2004,21(5):113-115.
[13]戴麗,張華玲.大學生社會期望反應與自尊的關系研究[J].中國校醫,2007,21(5):505-507.
[14]楊秀權,劉夢楊.專業運動員角色的社會期待與激勵[J].體育世界,2007(9):92-94.
[15]郭慶科,王海,韓丹.社會期望性反應對大學生人格測驗的影響[J].教育科學,2006(3):92-94.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Different Item-group to Body
Self-respect for Sports Specialized College Student
LIU Fe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Abstract:Otherness of sports leading character directly expressed at participant’s bodily changes, and then influenced to participant’s body self-respect. Therefore, as for body self-respect of PE college students probing into otherness of different item-group forge bodily effect, that is practical or immediate significance. By body self-respect Scale PSPP as research tool and survey of 479 PE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who take part skill leadership item-group,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their bodily self-respect exist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P<0.05). Improve body self-respect level subject in an experiment including students who take part in difficult-beautiful item-group male, the female and field antagonism item of group male(P<0.05). But,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experiment the homogeneity subjects in two kind of item-groups.
Key words:bodily self-respect; item-group; college student; PE
基金項目:浙江省科技廳國民體質與健身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資助項目(2011F10052)
中圖分類號:G804.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624(2015)03-0092-05
作者簡介:劉峰(1973-),男,陜西延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
收稿日期: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