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青,李佳豫
(東北大學 體育部,遼寧 沈陽 110819)
?
體育類院校體育英語教材現狀調查與研究
梁青,李佳豫
(東北大學 體育部,遼寧 沈陽 110819)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及實證分析法了解到當前的體育英語教材種類繁多,重復情況嚴重,很難適應教學需求,導致很多體育英語相關課程沒有適合的教材。研究證明改變當前教材編寫思路,建立實用的教材評價體系和學習英語語言國家體育相關教材等是完善當前體育英語教材的可行途徑。
關鍵詞:體育院校;英語;教材
0前言
隨著現代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全球化進程也逐步加快。中外溝通越來越密切,作為溝通工具的語言也受到廣泛關注。北京申奧成功后,全國多所體育類院校紛紛開設了體育英語專業,為中國的體育與世界接軌儲備語言方面的人才。
體育英語專業集體育和英語教育為一體,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伴隨著我國2008年奧運會與2010年亞運會等眾多大型賽事的舉辦,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體育英語人才的短缺不容忽視。目前中國也在積極申辦第二十四屆冬奧會,體育英語人才專業水平的提升也能更好地助力2022年冬奧會的申辦工作。
從2002年開始,各大體育類院校體育英語專業逐步開設及發展,越來越多的體育英語專業畢業生進入社會,從就業狀況來看,學生在本科階段接受的體育英語專業教育依然有待完善,其中較為凸顯的問題是體育英語教材未進行及時的整合和更新。
基于以上背景與因素,本文從體育英語教材出發,對國內體育類院校的體育英語專業相關教材信息進行調查整合,力圖找到更適合體育英語專業的體育相關教材應有的特質,爭取最大程度上接近當初開設體育英語專業的目標和期待。
1體育英語專業現狀
全國共有十四所國辦體育類本科院校,其中有十所開設了體育英語專業,可以進行該體育英語相關教材的調查。
普遍來說,英語專業四年的學習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階段(大一、大二)和提高拓展階段(大三、大四)。基礎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嚴格的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開設英語語音,基礎英語,初級聽力等課程;提高拓展階段在夯實學生英語語言基本功的同時,還開設英語語言學,英美文學,第二外語,高級英語等課程。而體育英語專業,會在四年的教學當中插入各項體育英語專業知識,即開設體育英語相關專業課如體育項目英語等,提高綜合運用體育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各大體育類院校,對于體育英語專業設立的初衷基本上都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寬廣的知識面和一定的體育專業知識,了解國際體育概況的體育英語人才。他們能夠勝任國際體育交流、體育賽事、體育旅游、體育科技、體育教育培訓、體育產業等行業的相關工作。
2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研究對象
本文以體育類院校體育英語專業體育英語相關教材為研究對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圖書館和互聯網上查閱相關研究現狀,通過對體育英語專業教材相關文獻進行梳理和歸納分析,提取學者們對于體育英語專業教材等方面的研究精華,將相關的研究結論作為本文研究的文獻理論基礎。
2.2.2專家訪談法。通過對體育類院校多位體育英語專業專家學者進行訪談,從而獲取關于體育英語課程設置現狀,目前所用教材的優勢與不足等理論問題和實踐狀況的看法和建議。
2.2.3實證分析法。在現有文獻進行整理和定性研究的基礎上,分析體育英語專業課程教材對本專業學生專業課學習情況的影響,并進一步提出相關研究假設。在獲取數據后,對研究假設進行檢驗,分析研究結果,并指出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3結果與分析
3.1體育英語專業特色不突出
除少數體育院校外,體育英語相關課程在專業課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即上述較多院校的體育英語專業更偏向英語專業知識的教學,如文學、語言學等。體育英語的相關課程較為有限且配備體育英語專門教材的院校極少,部分院校的體育相關課程不超過全部課程的10%,最多的也僅僅是28%,且很多課程并未配備相關教材。
當前較為凸顯的問題有:①體育與英語融合概念不明確(陳珊2007)。②應當避免在傳統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加一兩門類似科普讀物的體育課程(王玉蕊、張慶春,2009)。③體育英語課程缺乏大規模調查數據和結論,缺乏真正適應教學的大綱和教材(李晶,2013)。
如此看來,雖然多所院校保持探索改革的發展模式,但目前體育英語專業并未很好地凸顯“體育”這一主題,除極少數對某些體育項目高度熱愛的同學外,大部分該專業畢業生的體育知識并不充足。其次,英語文學語言學出身的教師更是將注意力集中到單純的英語教材的選用上,這也是導致體育英語相關教材空缺現象的重要原因。在這樣的發展狀態下,很難達到創辦體育英語專業的最初設想。
3.2大量出版相關書籍并非解決教材空缺的有效途徑
目前體育英語相關書籍眾多,以下列出較有代表性的教材(見表1)。

表1 體育英語相關教材與出版社
大量已出版的體育英語相關書籍,其中多是由專業資深教師團隊編寫,各大高校出版社出版的面向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但依然有很多體育類院校并未配備必要的體育英語相關教材,如體育項目英語,雖已有多本該課程的適用書籍,但均未被采納為教材。原因分為兩點,其一是教材本身無法達到課程要求,更接近于類似科普讀物的體育書籍,另外就是校方對教材的選用并未加以足夠的重視。
由于體育的特殊性,它具有較大的時效性和很高的關注度,通過網絡可以獲取最新的相關資訊,這是單純的教材學習無法實現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前者能夠完全取代專業而系統的教材,然而很多國內的體育類院校就因此忽略了專業教材的重要性,導致了即使有很多適用教材,但依然存在教材的空缺現象。因此,大量盲目地出版體育英語相關書籍,并不是解決教材空缺問題的主要途徑。
據調查,目前多個體育類院校體育英語專業的精讀課程使用的教材多為普通英語專業適用的英語教材,并沒有體育相關知識,基本無異于普通的英語專業的精讀課程,導致體育英語精讀教材無法被采用。
目前已出版的體育英語精讀課程部分適用書籍(見表2)

表2 已出版的體育英語精讀課程部分適用書籍一覽
由此可見,市場上流通的體育英語相關書籍多以體育項目劃分章節,這不僅會與體育項目英語課程大量重復,還可能會誤導學生認為體育英語僅僅是體育項目英語,忽略了其實用性,缺少了對各種體育相關語境的認識,大量已出版的相關書籍被棄用也成為必然。
除此之外,書籍的推廣工作也未及時而有效地進行,并且缺乏具體實用的教材評價體系。在教材選擇中,尤其是面對眾多選擇時,缺乏必要的參考標準也是導致很多體育英語相關書籍被棄用的原因。
3.3完善體育英語專業的建議
3.3.1重申體育英語專業的定位。中國體育院校英語專業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模式的教學目標設計為:具有扎實的第二語言基本功,有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綜合英語能力達到英語專業四級水平,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熟悉英語語言、文學理論和翻譯理論,了解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具有良好的表達和社會交往能力,掌握體育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特定的英語表達和技巧,具有較強的體育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專業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達到在體育領域和其他相關學科進行研究或從業所需的專業英語水平(謝斯,2013)。
為改進當前體育英語專業的尷尬境地,要重新審視體育英語專業的開設初衷,認清其與普通的英語專業的差別,突出特色。不應只以通過專業四級和八級考試為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是培養社會需要的體育英語專業人才。
3.3.2改進課程設置及教材。在進行調查的十所體育類院校中,基本上均開設了英美概況,英美文學、語言學的課程,選用的教材也基本等同于普通的英語專業,而且很多院校幾乎沒有專門的課程介紹國際體育史、體育管理等體育相關知識。
鑒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應將體育英語精讀的課程集中到基礎教學中,當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建議第二學年)增加體育史及體育管理(英文)的課程。
體育英語作為中國體育面向世界的橋梁,應最大程度地與世界接軌,采用部分英文原版的教材更有助于體育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能力的提升,也能更好地為祖國體育事業做貢獻。
其次,教材編寫要合理組織,使學生學到的是邏輯意義連貫的知識。還應該根據學生認識新事物的自然順序和認知新事物的自然順序和認知結構的組織順序來組織教材(董媛媛,2010)。因此建議體育英語精讀教材不要根據運動項目來劃分章節,按照語境分類,可以分為:①家人朋友談論體育場景;②運動賽場觀眾對話場景;③運動員與運動員、教練的對話場景; ④運動品商店場景; ⑤賽事轉播場景;⑥體育授課場景;⑦健身房場景等。
根據坎寧斯沃思的教材評價體系,教材應與學習者的需求吻合,與語言教學的課程目標吻合;教材應反映語言對學習者目前或將來的用途,選擇有助于學習者使用的語言教材;教材應對學習者起到促進作用,不應該教條式地套用某種教學法;教材應對學習過程提供支持,成為目的語和學習者之間的橋梁。此類的教材評價體系還有很多,但多為普適的評價體系。在此類教材評價體系的指導下,教師只能把握編寫及選擇教材時的方向基本正確,而目前幾乎沒有面向體育類院校英語專業教材的完整合理的教材評價體系。
由此可見,除了上文提到的改變部分教材的編寫模式以外,還應針對體育類院校體育英語專業教材制定實用有效的教材評價體系,為今后教材的編寫選用提供指引參考,能夠按照該專業的學生的需求,為其配備更適用的教材。

表3 推薦教材與部分內容介紹
較之于當前使用的教材,這類教材的內容更深入,并不是停留在表面的體育項目的介紹,也并非科普性的體育書籍。此類教材更適合高年級體育英語專業的同學使用,能夠幫助其加深對體育的認識,并學會更加地道的體育英語表述,為將來從事體育相關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見表3)。
4結論
改變當前教材編寫思路,建立實用的教材評價體系和學習英語語言國家體育相關教材等都是能夠完善當前體育英語教材的可行途徑。
當前使用中的體育英語相關課程的教材非常有限,多所院校的此類課程并未配備專門教材,部分體育英語教師只是通過網絡等途徑,學習了沒有專門的教材做支撐的體育英語知識就進行課堂傳授,這樣很難給學生提供專業的體育英語相關課程,在沒有教材的情況下,學生也很難形成整合的知識體系。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畢業生體育方面的專業水平。另外,通過網絡獲取最新的有關課程的教學材料這個方式,可以作為課堂補充,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其體育敏感度,但是不可缺少專業的教材,單純的借助網絡學生無法學到整合的體育英語知識。改變當前教材編寫思路,用體育英語精讀課程取代原有的精讀課程,開設體育史和體育管理課程都是更新體育英語專業的有效途徑。
雖然目前國內市場上流通著很多體育英語相關的書籍,但并不是每一本都適用于體育英語專業學生的教材,需要相關課程的教師認真甄選或根據需要重新編寫。必要時應建立實用的教材評價體系,找到最符合教師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渴求的內容,在編寫教材時,要充分借鑒。
體育英語專業作為中國體育類院校的特色專業,借鑒使用國外體育相關專業的英文原版教材也是提升我國體育英語專業教學水平的現實途徑。
參考文獻
[1]李雷,劉振忠.體育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2(1).
[2]孫啟成,牟朝霞,蔡陽,高山桂.體育英語專業在體育院校開設的初步操作[J].四川體育科學,2011(2).
[3]李曉玲,張文鈺.復合型體育英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
[4]楊鳳軍,李再輝,方永蘭,楊飛.ESP視角下的體育英語課程設置與教學研究——基于對成都體育學院體育英語教學的個案分析[J].山東社會科學,2011(S1).
[5]李晶.體育英語課程的定位和設計[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3(2).

·運動醫學·
Current Situation on English Textbooks of Sports Colleges
LIANG Qing,LI Jia-yu
(PE Department, Dongbei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19, China)
Abstract:Through documentation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and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finding that there are various textbooks for sports English majors but they are repeated seriously which cannot meet the request of related courses. Research proves that change the way of textbook compiling,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xtbooks and use the sports English textbooks which are used by foreigner whose mother tongue is English. All of these are feasible ways to consumm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English textbooks.
Key words:sports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文章編號:1004-3624(2015)04-0073-04
作者簡介:朱淦芳(1968-),女,浙江長興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運動醫學.
收稿日期:2015-03-11
基金項目:浙江省教育廳2011年度科研項目(Y201119428)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