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心理學·
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集體效能的關系研究
關濤
(河南科技學院 體育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摘要:為探討教練員領導行為與集體效能之間的關系,利用集體效能問卷(CEQ)和體育運動領導行為量表(LLS)對來自17支球隊的192名運動員進行了調查問卷,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Tukey檢驗和相關分析等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結果表明:①教練員的領導行為能夠影響運動隊的集體效能,教練員的訓練與指導行為和社會支持行為與運動隊的集體效能呈正相關;②集體效能能夠影響團隊績效,成功球隊運動員的集體效能高于較成功的運動員,較成功球隊運動員的集體效能高于不成功球隊的運動員;③在教練員領導行為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顯現出教練員存在高的訓練和指導行為和較低的民主行為;④成功和不成功的運動隊之間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運動隊集體效能形成的過程中教練員領導行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運動訓練實踐中教練員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領導行為。
關鍵詞:集體效能;教練員領導行為;關系;團隊績效
文章編號:1004-3624(2015)05-0085-04
中圖分類號:G804.8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this study surveys 192 athletes from 17 teams using Collective Efficacy Questionnaire (CEQ) and 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s (LLS). One-way ANOVA, Tukey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re employed for data processing.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①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s can affect the collective efficiency of sports teams. Coaches’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behaviors and social support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ams’ collective efficacy. ②Collective efficacy can affect team performance. The collective efficacy of successful sports team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ess successful teams and the collective efficiency of the less successful team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unsuccessful teams. ③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oaches ' leadership behaviors. Coaches have higher training and instructing behaviors but lower democracy. ④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the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teams. Coach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eam’s collective efficacy. Therefore, proper leadership behaviors should be adopted by coaches in practical training.
收稿日期:2015-04-08
作者簡介:胡乃君(1980-),女,浙江慈溪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社會體育.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GUAN Tao
(PE Department,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China)
Key words:collective efficacy; coaches ' leadership behaviors; relationship; team performance
在社會心理學研究領域,探討一個團隊或群體的活動和變化的本質是一個重要的命題。運動團隊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個體的集合,他們在一定時間內相互配合、相互依賴、相互尊重,在行動上規范一致,為一個體育目標或多個體育目標共同努力。然而,團隊績效并不是簡單的個體努力的總和,而是在比較復雜的團隊成員與成員之間以及成員與情景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下產生的[1]。目前,運動中有關團隊的研究集中在團隊的多個方面,包括團隊的形成、大小、結構、領導力、一致性、動機、任務、凝聚力和效能等方面,其中集體效能的研究是最近有關團隊研究的重要內容。集體效能的概念是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在其自我效能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用于解釋群體和團體的行為。他指出,集體效能是團隊成員對于團隊成功地完成特定任務或取得特定水平成就的共同信念。集體效能不是團隊自我效能簡單的疊加,而是往往大于團隊個體自我效能的總和。另外,集體效能影響著整個團隊的努力程度、堅持性和目標的選擇等方面,尤其對團隊協作要求較高才能完成任務運動團隊,集體效能就顯現出更為重要的作用(Bandura,1990、1997)[2]。
集體效能是一個運動隊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它能影響一個隊伍的共同努力,在艱苦或失敗條件下的堅持不懈,同時也是在成功隊伍中經常體現出來的一個特征。長期以來,一些心理學家驗證了集體效能對運動績效具有積極的作用。Hodges和Carrons (1992)的研究指出,集體效能較高的隊伍能夠增加他們的努力程度以提高團隊績效;集體效能較低的隊伍則表現出努力程度降低的現象。Lirgg et al.(1994)和Swain(1996)對集體效能和團隊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集體效能與團隊績效呈正相關[3]。Spink′s (1990)對高水平排球隊進行了類似的研究:在運動情景中,集體效能高的隊伍的表現顯著好于低的隊伍。有許多因素能夠影響隊伍的集體效能,例如團隊凝聚力,團隊的大小,先前的成績和教練員的指導行為。其中,教練員的指導行為是能夠影響整個團隊對集體效能認知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4]。
教練員的領導行為是教練員與運動員之間的心理關系,是人與人、人與訓練和競賽、人與目標實現關系中的表現形式[5]。教練員在訓練、競賽過程中利用各種行為對運動員施加有效的影響,借以實現某種預期目標,這種在運動實踐中表現出的各種行為稱為教練員領導行為。研究教練員領導行為對教練員才有有效的領導方式去組織、調動、激勵運動員參加訓練和比賽,提高運動成績以及提高運動隊的團隊協作精神,實現運動團隊目標都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有關訓練效應領域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確定教練員執教特點,哪一種領導風格與行為模式最有效。優秀的教練員是能夠使他們的運動員能夠產生成功的績效,或引起積極的心理反應。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的運動表現和心理反應受到教練員的領導方式和領導風格影響。教練員領導行為對運動團隊的眾多因素,例如團隊凝聚力,團隊績效,內部動機和運動員的滿意度等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團體運動項目中集體效能和教練員領導行為在影響運動績效方面顯現出一些共性特征,因此,教練員采用何種領導行為執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到運動隊的運動績效。在本研究中,利用《運動領導行為量表》和《集體效能問卷》對2013年參加河南省“華光杯”高校排球比賽的運動隊進行調查研究,探討集體項目運動隊教練員領導行為和集體效能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驗證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和集體效能對團隊的運動績效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在河南省大學生“華光”體育活動第十二屆排球錦標賽上,17支球隊的192運動員為調查對象。比賽結束后,按照名次劃分為3個層次,前5名球隊被成為成功的球隊,接下來的6支球隊被稱為較成功球隊,最后6支被稱為不成功球隊。
1.2問卷調查法
利用《運動領導行為量表》(LSS,Chelladurai and Saleh,1980)測量教練員的領導行為,量表中教練員領導行為可分為五維度:訓練與指導行為(TI)、民主行為(DB)、專制行為(AB)、社會支持(SS)和積極反饋行為(PF)。《運動領導行為量表》(LSS) 包括喜歡的教練領導行為和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問卷,在本研究中只要求運動員完成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問卷。利用《集體效能問卷》(CEQ,Feltz and Lirgg,1998)測量運動員團隊的集體效能。問卷包括5個維度:能力、團結、持久、準備和努力。在進入正式調查之前對LSS和CEQ的信度、效度進行檢驗,結果顯示效度、信度可靠可以進行調查。于2013年10月在比賽期間發放問卷并回收。
2研究結果
2.1教練員領導行為各維度統計結果
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檢驗顯示,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各維度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顯現出教練員的訓練與指導行為(DB)最高和民主行為(SS)最低(圖1)。

圖1 教練員領導行為比較圖
2.2教練員領導行為和集體效能
Pearson相關分析表明,教練員的訓練與指導行為、社會支持行為與集體效能呈正相關關系。而專制性行為,民主性行為和積極反饋行為等教練員行為與集體效能之間無顯著性相關。但總體來看,集體效能和教練員領導行為之間存在有顯著性差異。

表1 領導行為指標與集體效能Pearson相關分析
注:*p= 0.05;下表同
2.3教練員領導行為和團隊績效
對成功的隊伍,較成功的隊伍和不成功的隊伍的教練員領導行為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圖2),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三個層次球隊之間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具有顯著性差異。

圖2 三個層次運動隊教練員領導行為比較圖
多重比較Tukey檢驗結果顯示(如表2),成功球隊的教練員比較成功和不成功的球隊相比存在著較高的訓練和指導行為。同時,成功球隊的教練員與不成功球隊相比表現出較高的社會支持行為。

表2 三個層次運動隊教練員領導行為差異比較
2.4集體效能和團隊績效
統計結果顯示,集體效能與團隊績效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成功球隊的運動員比較成功的有著較高的集體效能,同時較成功的比不成功球隊的運動員也有著較高的集體效能。
3討論與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運動隊中教練員領導的行為和運動隊集體效能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教練員的訓練與指導行為、社會支持行為與集體效能呈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在排球這個集體性運動項目中教練員的訓練與指導行為、社會支持行為影響著運動員對集體效能的認知,從某種程度上講,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影響著集體效能的形成。有研究證明,運動員對集體效能認知的增強和教練員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民主行為、訓練和指導行為、社會支持行為、積極反饋行為和較低水平的專制行為呈正相關關系(Ronayne, 2004[6])。由此看出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在運動員集體效能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這一研究結果,可以為我們的訓練實踐帶來一些啟示,教練員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仔細考慮能夠有效提高球隊集體效能的具體實施策略,這些策略對運動員集體效能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夠促進運動隊特質的形成。具有較高訓練和指導行為的教練員能夠為運動員提供有力的技術、戰術指導,能夠為運動員的訓練提供詳細、具體的訓練計劃、方案,讓運動員掌握運動技能,提高技戰術水平和形成競技能力。社會支持行為強的教練員能夠協調各種關系,營造良好的團隊氛圍,使運動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增強運動隊的團隊凝聚力[7]。
本研究的另一個目的是驗證集體效能能否影響到團隊績效,結果表明,成功球隊運動員的集體效能高于較成功的運動員,較成功球隊運動員的集體效能高于不成功的,這和相關學者(Spink,1990;楊勇,2008)的研究相一致。他們認為集體效能和團隊績效呈正相關,在雙方的競爭中集體效能水平高的運動隊顯著優于集體效能水平低的運動隊[4]。根據這一個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集體效能就像團隊績效的預報器一樣,也就是在比賽前,球隊取得的成績可以通過集體效能水平的高低進行預測。由于的經驗積累,更多有高度熟練技能的運動員擁有較高的效能信念,這有可能集中表現在集體效能和團隊績效的互相促進上。此外,集體效能水平高的隊伍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展現出高自信的行為表現,進一步影響了團隊績效和成功。
教練員領導行為的每個維度中哪一種領導行為對運動隊能夠良好的效益一直是教練員和運動員比較關心的話題。研究結果顯示,在教練員領導行為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顯現出教練員存在高的訓練和指導行為和較低的民主行為。這說明在訓練實踐中,教練員會優先考慮使用訓練和指導的方法,采用訓練和指導行為,而很少去采用民主的行為。這和相關學者(高敬萍,2007)的研究不一致,她認為民主行為會使運動員更樂意堅持訓練計劃,增加他們對自己行為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提高了運動員訓練、比賽的內部動機水平,最終達到提高運動隊團隊績效的目的[8]。切拉杜拉在他的研究模型中(Chelladurai,1990)提出,從某種程度上說,教練員的行為要與當時的運動情景和他自身的特點相適應,并且要和運動員需要和需求相一致。在本研究中,由于調查對象為高校排球運動員,他們的非專業性決定了教練員的行為選擇。多數排球隊并非常年進行系統的訓練,而是在賽前幾個月組隊訓練,教練員對最終成績的渴望就決定了他們多采用訓練與指導行為,而很少采用民主行為。
成功隊伍和不成功隊伍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存在顯著性差異。有研究表明(Dexter,2002;Range,2002)在教練員領導行為和隊伍的成敗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本研究中,我們發現成功球隊的教練員行為與較成功、不成功的相比,訓練和指導行為較高,都具有顯著性差異。同時,成功球隊教練員的領導行為與不成功球隊的相比,具有較高的社會支持行為。這和以前的研究相一致,同時論證了有效的教練員領導行為在促進運動員良好的運動表現和促進運動隊最終成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運動情境中,教練員展現出的領導行為影響著運動員的運動表現。由此,可以得出,教練員對運動員在技、戰術方面進行必要的訓練和指導,以及和運動員建立良好、融洽的關系有助于運動員取得成功的運動表現。
4結論
4.1教練領導行為影響著運動隊的集體效能形成,教練員的訓練與指導行為和社會支持行為與集體效能呈正相關。
4.2集體效能能夠影響團隊績效,成功球隊運動員的集體效能高于較成功的運動員,較成功球隊運動員的集體效能高于不成功的。
4.3在教練員領導行為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并且顯現出教練員存在高的訓練和指導行為和較低的民主行為。
4.4成功隊伍和不成功隊伍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存在顯著性差異。
教練員領導行為對運動隊集體效能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體效能能夠影響運動績效,建議在運動訓練實踐中教練員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領導行為指導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
參考文獻
[1] 張力為,任未多.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00.
[2]姜飛月,郭本禹.從個體效能到集體效能——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論的新發展[J].心理科學,2002,25(1):114-115.
[3]Horn,T.S.,Co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Sport Domain. In T.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Champing,IL: Human Kinetics,2002:309-355.
[4] Spink, K.S. Group Cohesion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in Volleyball Teams. [J]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1990,12:301-311.
[5] 趙溢洋,劉一民,等.教練員領導行為研究進展評述[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2):31-33.
[6] Ronayne, L.S., 2004. Effects of Coaching Behaviors on Team Dynamics: How Coaching Behaviors, Influence Team Cohesion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over the Course of a Season. M.S in Sport Studies, Physical Education, Health and Sport Studies. Miami University.
[7]楊勇.集體效能對凝聚力與比賽成績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4(6):56-59.
[8] 高敬萍.高水平專業運動隊教練員領導行為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3):429-431.
[9]李紅軍.我國青年男子籃球隊教練員的領導行為及其素質與球隊凝聚力關系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