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成成 董桂娜
(山東省威海市婦幼保健院行風辦公室 山東 威海 264200)
心肌梗死是一種由冠狀動脈發生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性疾病。發生便秘是臨床上引起心肌梗死和導致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復發的直接原因。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有近100萬心肌梗死患者會出現病情復發的情況,他們中有50%的人其病情復發的原因為發生了便秘[1]。由此可見,有效地降低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發生率對防止其病情的復發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對40例住院治療的心肌梗死患者進行了預防便秘的護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住院治療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我們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0例患者。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為22例和18例。他們的年齡在32~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8±3.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為26例和14例。他們的年齡在3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9±3.4歲。兩組患者在年齡和性別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我院對對照組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和生活護理等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的基礎上,進行預防便秘的護理。進行預防便秘護理的方法是:
1.2.1 進行健康教育 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后,護理人員在其病情穩定的情況下,要及時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向其介紹便秘對心肌梗死患者的危害和預防便秘的方法,并重點向其說明在發生大便干燥和排便困難等情況時不要羞于開口,要及時將此情況向護理人員說明。此外,護理人員還要囑咐患者在住院期間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免不良情緒影響腸道的蠕動而引發便秘。
1.2.2 進行飲食指導 大量的臨床實踐證實,飲食不當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后,護理人員要認真地對其進行飲食指導。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的內容主要包括:①患者應在每天早晨空腹狀態下飲用300~500ml的溫開水或溫鹽水,以便軟化糞便、潤滑腸道,預防便秘的發生。②患者要保證每天的飲水量不少于1500ml,以免因腸道缺少水分而引起便秘。③患者要經常進食芹菜、胡蘿卜、白菜和玉米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保證每天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在50g以上。④患者要避免進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腸道的蠕動功能。⑤患者要保證每天進食250~500克的新鮮水果[4]。⑥患者要盡量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
1.2.3 進行腹部按摩 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每天都要對其進行腹部按摩,以促進其腸道的蠕動,降低其便秘的發生率。進行腹部按摩的方法是:患者將小便排空,取平臥位,將兩腿屈曲,放松腹部。護理人員站在患者的右側,將雙手重疊放置在其右下腹部,然后按照右、下、左、上的順序循環按摩患者的腹部,按摩的力度和幅度均應由小到大,直至患者出現便意或明顯的腸鳴音為止。此方法可每天進行1次,每次進行10~15分鐘,最好在早餐結束半小時后或午餐結束半小時后進行。
1.2.4 進行排便護理 在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要幫助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并在患者排便前半小時指導其進行收縮肛門或按壓肛門等訓練,以提高其肛門擴約肌的力量。在患者排便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囑咐其不可用力排便,在感到排便困難時要立即停止排便并通知護理人員。此外,對于存在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難的患者,護理人員可給其使用緩瀉藥或開塞露進行治療。
護理結束后,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在本次中,我院將患者的排便次數低于1次/2天視為其發生了便秘。
我們使用SPSS17.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采用χ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為10%。對照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為65%。觀察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便秘發生率的比較(例/%)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預防便秘的護理的觀察組患者便秘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只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相似[2]。本次研究的結果說明,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預防便秘的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便秘的發生率,防止其病情復發。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1]王淑玲,王鵬華,王淑蓉.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癥狀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0):338-339.
[2]蘇利平.綜合護理干預在心肌梗死便秘患者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2,16(11):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