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思
[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措施在預防婦科手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收治的89例婦產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n=43)按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而觀察組患者(n=46)則按循證護理的方法進行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差異。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的緊張不安、焦躁失眠、易急易怒等負面情緒均較對照組顯著改善,術后尿潴留發生率為2.17%,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為93.48%,均顯著優于對照組的13.95%、79.07%,兩組間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措施應用于婦科手術后尿潴留的預防中,可有效緩解患者情緒,降低術后尿潴留發生率,提高臨床滿意度,其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常規護理;尿潴留;婦科;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0616(2015)22-93-03
尿潴留是婦科手術后的常見現象,其主要是指患者術后膀胱充滿尿液而不能排出。相關研究數據表示,因婦科手術后常規留置尿管的時間較長,在拔除尿管后往往由于各種不同原因導致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嚴重者甚至形成尿潴留,若此時進行重插尿管,將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而且更容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的發生,可見如何有效預防婦科手術后尿潴留現象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護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常規護理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需求日益增長的需要,而循證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理念,結合了臨床專家研究、患者實際需求和現有研究資源,采取循證護理方法,尋找應用效果證據,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符合現代護理的發展方向。因此,本研究將對循證護理措施在預防婦科手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89例婦產科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并進行回顧性分析,所選病例來源于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間的住院手術患者,既往均無尿潴留病史,排除嚴重心、肝、腎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療的患者。并且,所有患者均于試驗前在醫師的告知下自愿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3例。觀察組患者年齡19~58歲,平均(41.4±6.9)歲,體重43~71kg,平均(57.18±6.32)kg,其中手術類型為子宮切除手術24例,卵巢腫瘤手術15例,宮外孕手術7例,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上者38例,高中以下者8例;而對照組患者年齡18~59歲,平均(41.2±7.1)歲,體重42~70kg,平均(56.94±5.98)kg,其中手術類型為子宮切除手術23例,卵巢腫瘤手術14例,宮外孕手術6例,文化程度為高中及以上者36例,高中以下者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體重、手術情況以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護理方法 對照組的43例患者僅按醫囑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診斷、護理決策及護理干預;而觀察組的43例患者則按循證護理的方法,組建循證護理小組,尋找應用效果證據,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其措施主要包括:(1)心理循證護理。以婦科手術后尿潴留患者普遍存在緊張不安、焦慮煩躁等負面情緒為循證問題依據,通過文獻的查詢發現,婦科手術后患者常具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大,容易產生各種的負面情緒,如因尿管帶來的不適而感到焦慮抑郁,從而對尿潴留產生恐懼。因此,循證護理小組以此為依據來制定相應的護理對策,如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對待患者應熱情主動,以端莊的儀表、和藹的態度與患者及其家屬接觸,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對應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鼓勵患者提需求、說感受,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思維,同時可列舉成功病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2)尿潴留的循證護理。以婦科手術對患者損傷較重,盆腔內操作累及膀胱,術后切口疼痛引起膀胱和后尿道括約肌反射性痙攣為循證問題。通過文獻的查詢發現,針對尿潴留的特殊護理,可以有效調節膀胱平滑肌與尿道括約肌的功能,以有效預防尿潴留。因此,循證護理小組應于術后做好各種解釋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與配合,合理使用鎮痛泵,密切觀察排尿是否正常,保持外陰清潔,預防上行感染,拔管前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消除其緊張和顧慮,拔除尿管后如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暢,可用水流聲誘導、下腹部按摩、熱敷等方法處理,并且還可以采用針灸穴位等療法進行輔助治療。
1.2.2觀察指標及滿意度評價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變化,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的發生率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差異。其中,滿意度評價以問卷調查形式開展,由我院專業醫師設置10個相關問題,主要涉及護理的循證過程、護理的效率、效果以及護理者的服務態度等相關問題,每題10分,共100分。評分介于90~100為滿意,介于75~89為良好,介于60~74為一般,60以下為差。總滿意=滿意+良好。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負面情緒發生率及尿潴留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尿潴留主要是指膀胱內充滿尿液而不能正常排出的疾病,按其病史、特點可分急性尿潴留和慢性尿潴留兩類,急性尿潴留起病急驟,膀胱內突然充滿尿液不能排出,患者十分痛苦,常需急診處理,而慢性尿潴留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下腹部可觸及充滿尿液的膀胱,但患者不能排空膀胱,由于疾病的長期存在和適應痛苦反而不重。尿潴留是婦科手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給予適當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預防尿潴留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隨之增大,如何更科學有效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讓患者盡快康復,減少矛盾,是目前臨床護理的研究重點和熱點。循證護理是護理人員在計劃護理活動過程中,審慎地、明確地、明智地將科研結論與臨床經驗、患者愿望相結合,獲取證據,作為臨床護理決策依據的過程,是提高護理工作科學性、合理性的有效途徑,并且循證護理方法的使用效果已經逐漸形成共識,并得到普遍應用。基于循證護理的優越性,針對婦科手術后尿潴留如何開展良好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需要尋找并確立證據,尋找術后尿潴留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將其特定化、結構化,并根據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系統評價,以尋找來源于科研的證據,并對科研證據的有效性和實用性進行審慎評審。再進入施證階段,即遵循證據的要求進行護理。將所獲得的證據與臨床專門的知識和經驗、病人的要求相結合,得到臨床證據,作出預防術后尿潴留的護理計劃,并進行實施,通過動態評審的方法檢測效果,檢測項目實事情況。這一護理實施對于提高我院的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護理后仍存在緊張不安6例、焦躁失眠5例、易急易怒2例,而觀察組患者僅發現1例出現緊張不安,可見觀察組的負面情緒較對照組顯著改善。并且觀察組術后僅1例患者出現輕度尿潴留,發生率僅為2.17%,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29例,良好14例,一般3例,差0例,總滿意率高達93.48%,而對照組術后尿潴留發生率為13.95%,對護理工作表示滿意11例,良好23例,一般6例,差3例,總滿意率則為79.07%,可見觀察組的護理效果要顯著優于對照組。研究也表明了對手術患者進行循證護理干預,可使患者進一步了解手術知識,以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開展治療,并且使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效地預防了術后尿潴留的發生。可見該護理方法作為一種新的護理理念,用循證護理指導臨床實踐,使科研結果與臨床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及患者需求相結合,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知識水平和護理質量,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患者及家屬的需求,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發揮最大價值,其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收稿日期:2015-08-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