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正華
在臺州市黃巖區抗癌康復協會里,有一位抗癌勇士,他與癌魔抗爭了27年,如今他不僅健康地生活著,還多次參與省、市、區的各種健身活動和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他就是新前街道前洋村的朱法根。
1995年朱法根在黃巖第一人民醫院檢查身體時,被發現患了腸癌,他知道癌癥的后果,就積極多方治療,在臺州醫院朱川醫生的介紹下,到杭州空軍醫院普外科切除了三分之二大腸,病理顯示,他的腸癌屬中后期,盡管這樣,朱法根以驚人的毅力,堅持13次化療,術后體重從126斤減至86斤,臉色蠟黃,兩眼深陷。朱法根死里逃生,人家說他是從棺材里爬出來的人。他沒有被病魔嚇倒,但由于大量化療的副作用,飯量減少,多年四肢冰冷。為了恢復元氣,他努力恢復身體,從每天行走2公里開始到每天走8公里,無論刮風下雨,還是夏日炎炎,堅持12年不動搖。但禍不單行,7年前妻子車禍去世,家里失去了照顧他生活起居的老伴,令他痛苦萬分。從此,他一邊繼續鍛煉,一邊種田、種桔和蔬菜,逐步做到生活自給自足,多余的糧食還分送給子女。
2005年,他參加了黃巖區抗癌康復協會,認識了近200位患有各種癌癥的朋友。黃巖區抗癌康復協會設在臺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親自任會長,得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利。每次協會組織活動,他從不缺席,并從眾多癌友的身上學習抗癌知識,在這個大家庭里,大家相互勉勵、相互幫助、相互交流。這對朱法根來說,無異獲得了第二次生命。正因為協會的橋梁作用,他有幸參加了區老年大學武術班,老師李冬菊言傳身教,使他學會了5套健身氣功,繼而又學會了太極劍、云波太極扇等。這使他變得樂觀開朗,身強力壯。今年已78歲的朱法根看上去像70歲不到,完全可以與健康人相比擬。由于有了強壯的體魄,他參加了2013年全國百城健身氣功展示儀式,2014年參加了浙江省第二屆騎游健身文化聯誼大會,多次參加區抗癌康復協會一年一度的匯報演出。目前,他的健康狀況與正常人一樣,體力甚至超過同齡老人,俯臥撐一口氣能做120次。
朱法根出生于1937年8月,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村黨支部書記9屆27年,注重村民的道德素養教育,他對少數頑皮的年青人一直堅持扶、幫、帶,是一位優秀的農村基層干部。前洋頭村原是一個經濟落后,道路閉塞,群眾生活一直比較困難的村莊,但在朱法根擔任村支書的27年里,沒有發生過一起刑事事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是很難做到的。朱法根身體康復后,念念不忘反哺社會。他雖然不再擔任村支書,但為村民服務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歇。近幾年,他通過子女贊助,單獨出資建造了一條400米長的田埂小路。又與村內2位村民協作,義務造橋二座,極大地改善了前洋頭村的交通狀況,前洋頭村的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極大的改觀。
董仲舒是我國西漢的儒學大家,也是西漢時期最有影響的思想家,他的“德行天下”學說至今流傳甚廣,成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11月在曲阜參觀時寫下了“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十個大字,要求全國人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繼而踐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朱法根雖然對儒家理論和歷史觀知之不深,但他懂得總書記10個字的深刻含義,懂得前洋頭村應大力倡導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他為了重建村內的董仲舒平靜廟到處奔走,每天不辭辛苦,積功累德,行善為人;凡村民生病,他上門慰問;哪家缺錢,他主動與信用社聯系,幫助解決困難;老年人丟失了老年證或免費乘車卡,他往城里代為補辦。村民稱他為不是支書的支書。他的身上處處閃耀著一位共產黨員的光芒。朱法根生命之歌將伴隨著他的堅強、善心、黨性和道德奏起壯麗的感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