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黎明,何尉,楊霞軍,葉玲,謝霞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湖北荊州 434000
蛋黃油聯合貝復濟治療燒傷后殘余創面
龔黎明,何尉,楊霞軍,葉玲,謝霞
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湖北荊州434000
[摘要]目的探討深度燒傷患者治療后期殘余創面的處理方法及療效。方法將整群選取的2012年2月—2014年10月該院燒傷科收治的62例殘余創面患者按不同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在浸浴療法的基礎上,試驗組32例運用蛋黃油紗及貝復濟聯合治療,對照組30例運用慶大霉素紗布治療,觀察兩組患者創面愈合效果。結果試驗組顯效率為84.3%,對照組顯效率為60%,試驗組創面愈合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1
[關鍵詞]殘余創面;浸浴;蛋黃油紗;貝復濟
深度燒傷尤其是大面積深度燒傷后創面經過前期治療,創面大部分愈合,但由于多種原因,如較深的深Ⅱ度創面勉強自愈后破潰,或大面積燒傷由于皮源有限,采用郵票狀及網狀植皮后感染損傷,或皮片間隙過大,后期常常遺留大小不等殘余創面,殘余創面如處理不得當,往往創面經久不愈,甚至會逐漸擴大,以致需要再次手術植皮修復,如能處理得當,可以經過保守治療修復,少部分病例即使不能完全愈合需要手術植皮修復,也可以減少植皮面積,這對于皮源有限的大面積燒傷患者是非常有意義的。該院燒傷科在2012年2月—2014年10月共治療深度度燒傷患者后期殘余創面62例,采用創面聯合應用蛋黃油紗及貝復濟噴劑,及單純運用慶大霉素紗布對照治療,觀察患者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治該院燒傷患者共62例,其中男43例,女19例,年齡5~ 61歲,平均年齡(31±2.5)歲,燒傷面積12%~92%,三度10%~55%,創面分布于全身各處,致傷原因其中熱液燙傷32例,火焰燒傷28例,化學燒傷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后期殘余創面形成時間(22~72)d,單個病例殘余創面2~20余個不等,平均每例患者5個,其中有12例患者單個殘余創面大于3 cm×3 cm,對患者創面均行創面分泌物培養,其中38例創面為感染創面,致病菌以革蘭氏陽性球菌多見,依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陰溝腸桿菌,糞腸球菌,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患者分為兩組,其中試驗組32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年齡為5~61歲,其中5~17歲9例,18~40歲10例,41~65歲11例,平均年齡(31±2.1)歲,燒傷面積1,2%~90%,其中11%~50%15例,51 %~80%9例,80%以上6例,平均燒傷面積為(58.5± 7.8)%,燒傷深度為Ⅱ~Ⅲ度,燒傷原因,熱液燙傷16例,火焰燒傷13例,化學燒傷1例,合并糖尿病1例,殘余創面面積1.5 cm× 1.0 cm~4.5 cm×5.0 cm,試驗組男22例,女10例,年齡為6~61歲,其中6~17歲10例,18~40歲9例,41~65歲13例,平均年齡(32±1.8)歲,燒傷面積13%~92%,其中11%~50%15例,51 %~ 80%10例,平均燒傷面積為(59.3±8.2)%,燒傷深度為Ⅱ~Ⅲ度,燒傷原因,熱液燙傷16例,火焰燒傷15例,化學燒傷1例,合并糖尿病1例,殘余創面面積1.8 cm×1.0 cm~4.5 cm×5.5 cm兩者在年齡、性別、病情、致傷原因、創面大小、深度等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措施與方法
1.2.1共同措施兩組患者均改善患者全身營養狀況,改善患者營養狀況主要為糾正患者貧血和低蛋白血癥,防治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如為糖尿病患者,其治療必需控制患者血糖為前提,處于燒傷后期的患者,此時創面大部分已封閉,胃腸功能已大部分恢復,一般不需靜脈營養,以胃腸道營養為主,以少食多餐的方式,進食營養豐富的物質。同時創面行分泌物培養確定創面有無細菌感染及感染菌種。燒傷創面感染常見菌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在病程后期創面感染逐漸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占優勢,一般情況下,如果創面周邊正常組織有紅腫、疼痛等蜂窩組織炎征象,考慮創面細菌數量大,毒力強,可能存在侵襲性感染,靜脈應用抗生素抗感染,僅有創面培養細菌生長而無侵襲性感染征象不必靜脈應用抗生素,通過加強創面處理控制感染。創面處理根據創面大小及部位先給予全身浸浴或局部浸浴,水溫以患者感覺舒適為度,以38~39℃為宜,室溫保持28℃,浸浴液不加任何藥物,浸浴時清潔正常皮膚、創面及已愈合創面,尤其是創周組織,用擦洗的辦法,力度以不損傷新生上皮為宜,將表面痂殼盡量去除,殘余創面基底大多已是肉芽組織,將肉芽組織刮出至纖維板層,以利創周上皮爬行,創面浸浴后再用洗必泰溶液清潔創面。
1.2.2試驗組紗布拭干后創面噴灑貝復濟噴劑,貝復濟(國藥準字s10980077),每次262.5 IU/cm2,1次/d,然后外用蛋黃油紗覆蓋,蛋黃油為新鮮配制,方法是先將土雞蛋煮熟,去除蛋清,將蛋黃放進鍋里用文火煎炒,直到轉化為深褐色的油狀液體,即為蛋黃油,將蛋黃油消毒,放入無菌紗布,制成蛋黃油紗布備用,常溫下保存,蛋黃油紗覆蓋創面時超過創緣0.5 cm,如無明顯感染,隔日換藥一次。如果殘余創面位于肢體創面且分布散在,也可以簡單包扎,便于護理。對照組:創面清潔后外用慶大霉素紗布濕敷。
1.3療效評定方法
創面愈合情況。優:創面愈合時間≤7 d為優;良:創面愈合時間在8~14 d為良;中:15~21 d內創面全愈合為中;差:21 d以內不能愈合為差,顯效率=優+良/總例數×100%,有效率=(優+良+中)/總例數×100%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顯效率為84.3%,對照組顯效率為6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9,0.01

表1 試驗組愈合速度由于對照組
目前處理殘余創面的有效措施為浸浴療法[1-2],浸浴的優點是可以有效地清除創面分泌物以及壞死痂皮,可以大大減少創面細菌數量及毒素,使之不容易向正常組織侵襲而造成感染擴散,同時,溫水可改善及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改善患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但是單用浸浴療法雖可以清潔保護創面,減輕感染,但缺乏有效促進創面生長的作用,在燒傷的臨床治療中,快速地促進創面愈合及有效地控制創面感染是治療的關鍵,而創面愈合是多種細胞、細胞外基質、及細胞因子等共同參與、并高度協調、調控的復雜生物學過程[3],針對創面愈合的多種因素及環節,找到加速創面愈合的有效方法,減少療程,有著重要意義,實驗試驗聯合運用蛋黃油紗及貝復濟后,在1~2周愈合的病例數顯著高于對照組,證明蛋黃油紗聯合貝復濟確實有加速創面生長的作用,而在3周內愈合的病例數分別為31例、27例,分別有1例、3例未愈合,有效率分別為96.8%、9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考慮是因為殘余創面基底大多已無殘存上皮島,只能靠創周上皮組織爬行修復,一般認為,創面如果大于3 cmx3 cm不經植皮多難自愈[4],因此殘余創面能否愈合,創面面積大小是很重要的,蛋黃油紗及貝復濟雖然能促進生長,但創周上皮的爬行生長能力終究有限,創面面積如果過大需植皮修復。
蛋黃油為雉科動物家雞鮮卵的提取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滋陰養血潤燥、斂瘡生肌長肉之功效,用于治療燒燙傷古已有之,即使在現在也是人們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良方,現代生物化學實驗測出蛋黃油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核黃素、卵磷脂、油酸、亞油酸、脂肪、鋅、鐵等多種成分,這些成分在損傷修復中發揮重要作用,蛋黃油還具有改善燒傷創面局部微循環,減輕炎癥反應、增加修復組織中毛細血管數量及促進上皮再生作用,對促進燒傷創面愈合具有積極作用[5],有報道證明,在體外實驗中,蛋黃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銅綠假單胞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6],蛋黃油由于含有多種對創面有用的物質,具有抗炎、抑菌、鎮痛和促進燒傷創面愈合的效果,從而成為創面修復的良好外用藥。
貝復濟是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是一種多功能生長因子,在炎癥期對創傷細胞有明顯趨向活性,能誘導炎癥細胞、成纖維細胞等向創傷部位活動,可促進血管內皮細胞的有絲分裂,刺激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的增生,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減少膠原含量和增加創面上皮化,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還能刺激修復細胞內的蛋白質及細胞大分子的合成,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能主動修復創面,有效促進創面愈合[7-8],貝復劑聯合應用蛋黃油紗加速了創面的愈合。如果殘余創面面積過大,超過了創周上皮的爬行生長能力,需要后期手術植皮,此時能愈合的創面均以愈合,減少了手術植皮面積,對大面積燒傷患者特別是皮源有限的患者是有利的。
蛋黃油是中國古老的治療燒(燙)傷的良方,具有抗炎、鎮痛、抑菌及促進創面生長的作用,而貝復濟是生長因子類基因工程藥物,其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已得到肯定,試驗證明兩者在燒傷創面浸浴基礎上的聯合應用,減少了創面的愈合時間,是燒傷殘余創面治療的較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呂慶兵,于冶,肖貴喜,等.浸浴結合銀離子敷料治療大面積燒傷患者殘余創面的療效[J].中華燒傷雜志,2013,29(2):203-204.
[2]雷濤,李彬.浸浴療法治療深度燒傷殘余創面60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0):4493-4494.
[3]嚴龍宗,陳斌.慢性創面愈合的細胞治療[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 17(46):8096-8100.
[4]楊宗城.燒傷治療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2-75.
[5]孫樹.蛋黃油促進大鼠Ⅲ度燒傷愈合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4,23(10):1124-1126
[6]謝欣梅,龐曉斌.醇提蛋黃油治療燙傷的藥效學探討[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1(2):98-101.
[7]胡畢億.bFGF結合遠紅外線對促進燒傷創面愈合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10):1565-1566.
[8]黃志群,古誠,劉華,等.莫匹羅星聯合貝復濟治療燒傷殘余創面合并MRSA感染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2,34(11):1520-1527.
The Application of Egg Oil and Bfgf-Torita in the Treatment of Burn Patients with Residual Wounds
GONG Li-ming, HE Wei, YANG Xia-jun, YE Ling, XIE Xia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 Department, Jinzhou Third People’s Hospital, Jinzhou, Hubei Province, 434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the methods in dealing with burn patients’residual wounds during the late period of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s. Methods Divide the 62 patients with residual wounds admitted into our Department of Burn between February of 2012 and October of 2014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immersion therapy, the 32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egg oil gauze and Bfgf-Torita for treatment, while the r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 gentamicin gauze for treatment. Then the wound healing effects in both groups have been observ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howed 84.3% of significant efficienc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60% of significant efficiency.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ignificant efficiency of wound healing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0.01
[Key words]Residual wounds; Immersion; Egg oil gauze; Bfgf-Torita
收稿日期:(2015-06-27)
[作者簡介]龔黎明(1973.12-),男,湖北公安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燒傷整形。
[文章編號]1674-0742(2015)09(c)-0101-03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R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