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尚
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時候,巴西“太太團”的張揚打扮讓巴西人成為了奢侈品消費市場的新貴。直到今天媒體們還在津津樂道的談論著卡卡的太太卡洛琳那鴿子蛋大的鉆戒和全身上下的頂級名牌服飾。巴西“太太團”在當地一擲千金的派頭為南非貢獻了不少的GDP。如今,巴西繼中國和印度之后成為了奢侈品廠商更樂意開拓的經濟體。
在紐約蘇荷區的Prada專賣店,專門聘請了至少三名會說葡萄牙語的店員,為的就是接待巴西顧客——就像LV巴黎專賣店做的那樣,為了服務日本和中國的豪客,聘請會說日語和漢語的店員,看到東方面孔先用日語、接著用漢語問好。同樣是在紐約,位于公園大道上的一家高級酒莊聘請了來自圣保羅的店員,為她們的巴西同胞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在這個酒莊,每天都有巴西顧客光臨,價值1000美元的酒他們買起來毫不手軟,1箱12瓶的2009Chateau Margaux GrandCru Classe Premiere要價1.5萬美元,照樣有巴西人買走。
2006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就達到約1萬億美元,超過了韓國,首次躋身全球十大經濟體之列,位列第十。同時巴西也成為拉丁美洲最大的經濟體。與此相應,巴西是全球百萬美元富翁人數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僅次于印度和中國。所以,在討論“誰是下一個中國”時,除了印度,最常被提及的國家,就是巴西了。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巴西還處于軍政府專制時期,奢侈品的消費主力是當時的權勢人物。最后青睞的奢侈品種類要算是進口豪車。1984年巴西實現民主化,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富裕人群大大增加,這些新富階層對奢侈品表現出比老錢階層更熱切的渴望。
根據美林公司和凱捷咨詢公司發布的年度全球財富報告,巴西的百萬美元富翁人數保持了持續增長的勢頭:2006年,巴西百萬富翁的人數達到12.04萬;2007、2008、2009年的數字則分別是14.3萬、13.1萬、14.6萬。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到,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巴西富裕階層財富縮水,百萬富翁人數有所下降;但到了2009年,百萬富翁人數就回升到2007年的水平,還略有增加。
在全球擁有百萬美元富翁最多的國家排行榜上,巴西甩掉了澳大利亞,坐穩了第十把交椅。“巴西在創造企業家財富方面的潛力不可限量”,美林公司英國及愛爾蘭市場負責人尼克-塔克這樣說。
“每10分鐘就有一個巴西人成為百萬富翁”,央視一個題為“后金融危機時代巴西奢侈品消費逆市上揚”的報道這樣說道。在這個報道中,央視列舉巴西奢侈品消費逆市上揚的標志,一是2010年巴西失業率為6.9%,是8年來最低,巴西國民的收入有所增加,富有消費者表現出強勁的消費力;一是到2010年年底,在里約熱內盧的重要商業區巴哈區,新開了12家大型購物中心。
盡管巴西的經濟增長率在金磚四國里算不上高,但奢侈品消費的發展速度卻超過經濟發展速度。巴西奢侈品市場的發展速度,無論是實際增幅,還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后的增幅,都達到了33%。
和印度一樣,巴西的貧富分化現象也很突出。但對待奢侈風氣的態度,兩國領導人有所不同。印度總理辛格呼吁富人履行節約、不要過于奢侈,前勞工領袖出身的盧拉2003年1月出任巴西總統時,發起了全面的反饑荒、反社會不公運動,但他并未采取措施限制巴西富人的奢侈風氣。2004年,也就是盧拉執政的第一年,盡管巴西經濟出現了0.2%的下滑,巴西百萬富翁人數卻增加了6%,達到8萬人。印度人的消費出于理性,而巴西人則信奉“快樂至上”,因此不會有負罪感。
巴西人還有著“有錢就消費”的習慣。根據巴西財政部的統計,巴西富裕家庭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從2003年的8%增加到2009年的11%,中產階級家庭的比例也從2003年的37%增加到2009年的50%。2010年,巴西經濟過熱,物價上漲,主要原因就是消費增長過快。有統計數字顯示,月收入在1115雷亞爾至4807雷亞爾的巴西中產階級家庭,消費支出增長遠遠大于儲蓄的增長。巴西居民儲蓄率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6%,遠遠低于中國和印度,也低于歐盟國家平均11%的儲蓄水平。
巴西是一個年輕的國家,29歲以下的年輕人占人口的60%。這造成了巴西奢侈品消費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其他國家很難看到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買奢侈品。這和巴西的文化有關。迪奧巴西地區總負責人羅桑杰拉·呂拉表示,只有在巴西,迪奧、蒂芙尼這樣的大牌才會提供分期付款的選擇。即使消費者有能力一次性付清貨款,他們還是習慣分期支付。而通過分期付款,一時沒有太多閑錢的人也可以擁有自己心儀的奢侈品,消費者的群體得以不斷擴大,這也是奢侈品廠商所樂見的。
因為有圣保羅時裝周、里約時裝周等大型時尚活動,奢侈品牌和時尚在巴西大眾中知名度夠高。路易威登拉美地區負責人弗雷德里克-莫雷利說:“我們的客戶一般都是通過媒體關注巴黎等秀場,然后到店里尋找他們相中的款式。”另外,巴西人更鐘愛限量版或是在某一地區限量發售的商品,對基本款反而不太熱衷。Disel的限量版牛仔褲每條售價2000雷亞爾,很快售罄,而售價150美元的同品牌普通款牛仔褲反而不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