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然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比較
王浩然
目的比較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KP)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脊柱壓縮骨折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102例脊柱骨質疏松性壓縮性骨折患者,其中62例采用經皮椎體成形術進行治療(PVP組),40例采用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進行治療(PKP組)。比較兩組患者腰痛改善程度以及傷椎椎體前緣高度、Cobb角。結果PVP組患者術后臨床改善優19例,良17例,可13例,差13例,優良率為58.06%;PKP組患者術后臨床改善優22例,良9例,可6例,差3例,優良率為77.50%;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椎間高度和Cobb角均恢復良好,PKP組患者改善程度優于PVP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VP和PKP作為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骨折的微創技術,均能迅速緩解疼痛,改善功能并部分恢復椎體高度,但PKP臨床效果優于PVP。
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椎體后凸成形術;胸腰椎骨折;內固定
PVP和PKP是臨床上常用的治療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的方法,均能確切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在臨床應用方面各有優勢[1]。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分別采用PVP和PKP治療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患者共102例,比較兩種方法的臨床療效和優缺點,擬尋求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的最佳治療方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資料完整的骨質疏松壓縮性骨折患者共102例,男64例,女38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59.35±13.27)歲,骨折節段:T1113例,T1223例,L134例,L221例,L37例,L43例,L51例。患者均經X線或CT檢查確定骨折的部位、類型、移位方向和程度[2]。按照患者選擇的治療方法分為PVP組(62例)和PKP組(40例)。
1.2 手術方法 兩組患者均根據自身狀況采用局部麻醉或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俯臥位,墊好上胸部和盆部,腹部懸空。常規消毒、鋪無菌巾,C型臂X線透視下調整患者身體使兩邊椎弓根對稱,正位下用兩根克氏針定位椎弓根外上緣并劃線標記,透視后確定患椎位置以及穿刺點穿刺進針點。PVP 組患者連接骨水泥注射器,在透視監視下推送至椎體內,如發現骨水泥向椎體前緣、椎間隙和椎周靜脈內滲漏應暫緩推送的速度,確保不發生骨水泥的滲漏。PKP組患者取出精細鉆,C型臂X線機的透視下,根據位置放入可擴張球囊,將碘海醇注入球囊內使球囊膨脹,在可見椎體高度恢復的同時恢復后凸畸形,并在椎體內形成一個可注入骨水泥的空腔。當椎體復位滿意或球囊達椎體四周骨皮質時停止增壓,拔出球囊后低壓緩慢注入骨水泥,注入量根據空腔決定,一般不溢出椎體范圍。術后傷口放置引流管,48~72 h拔除。靜脈滴注抗生素3 d預防感染,繼續抗骨質疏松治療。佩戴支具下地2周左右,注意功能鍛煉,防治過度運動。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隨訪患者1年期間恢復狀況,通過臨床癥狀采用日本矯形外科學會(JOA)下腰痛評分標準評價[3],JOA評分標準:總分29分,分數越高表明臨床效果越好,JOA評分改善率≥75%為優;50%~74%為良;25%~49%為可;<25%為差。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并行影像學檢查評估患者傷椎椎體前緣高度、Cobb角。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隨訪分析及療效評估 兩組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12~26個月,平均隨訪16個月,PVP組患者術后臨床改善優19例,良17例,可13例,差13例,優良率為58.06%;PKP組患者術后臨床改善優22例,良9例,可6例,差3例,優良率為77.50%;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75,P<0.05)。
2.2 影像學評估患者椎體高度及Cobb角結果 術后PVP組椎間高度為(24.2±73.63)mm、Cobb角為(3.67±0.69)°,PKP組分別為(27.28±4.57)mm和(3.25±0.57)°,PKP組效果優于PVP組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年隨訪,PVP組椎間高度為(22.74±3.36)mm、Cobb角為(4.25±0.36)°,PKP組分別為(26.37±4.45)mm和(3.82±0.40)°,PKP組效果優于PVP組效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臨床常見的椎體成形術為PVP和PKP[4],兩種術式均為骨水泥植入支撐椎間狹窄,不同的是PVP直接打入骨水泥,而PKP以球囊或其他撐開器撐開椎體后注入骨水泥,PVP優點是操作相對簡單、費用較低,不需要在椎弓根上建立骨擴張器的置入通道,而PKP術中,則是將粘稠骨水泥通過骨擴張器注射進入椎體,骨水泥的注射量有一定衡量標準,骨水泥注射后骨折椎體及鄰近椎體應力均較治療前明顯增加,隨骨水泥彈性模量的增加骨折椎體應力也隨之增大。有研究顯示,PVP骨水泥滲漏的發生率高達11%~76%,PKP骨水泥滲漏僅8.4%[5],但兩種方法均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但由于經濟條件限制,我國大部分患者還是選擇PVP治療。
通過本研究觀察結果來看,兩種術式均能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 PVP組患者術后臨床改善優19例,良17例,可13例,差13例,優良率為58.06%;PKP組患者術后臨床改善優22例,良9例,可6例,差3例,優良率為77.50%;兩組優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從影像學評估方面看,患者術后椎間高度、Cobb角均恢復程度來看,PKP組顯著優于PVP組(P<0.05),因此,有條件的患者應該選擇PKP治療,但有研究顯示PKP穿刺相關的并發癥較高,由于本研究病例有限,隨訪時間較短,并未發現兩組患者有明顯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為避免兩種術式骨水泥滲漏,手術過程中均要求由經驗豐富醫師進行操作或指導,并與技術水平較好的麻醉醫師進行配合,盡可能減少患者痛苦。
[1]姜紅波.綜合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研究.生物技術世界,2016,13(5):130.
[2]金林峰,范順武,趙興,等.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椎體后凸成形術后相鄰椎體骨折.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6):1503-1504.
[3]楊占輝,沈惠良,史宏偉,等.改良經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療效.中華創傷雜志,2016,32(4):313-319.
[4]高中玉,張濤,姜文學,等.椎體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骨水泥成形術后手術椎再骨折的認識進展.中華骨科雜志,2016,36(4): 236-240.
[5]鐘遠鳴,付拴虎,張家立,等.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中骨水泥滲漏的原因及預防.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4):294-29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17
2016-10-25]
110024 沈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骨外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