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敏 高振忠
貝伐珠單抗經股動脈介入治療顱腦惡性腫瘤的護理
賴敏 高振忠
目的觀察貝伐珠單抗經股動脈介入給藥治療顱腦惡性腫瘤并配合相關護理的效果,總結臨床治療護理顱腦惡性腫瘤的相關經驗。方法8例顱腦惡性腫瘤患者使用貝伐珠單抗經股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的護理要點進行分析、總結,用藥過程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意識、瞳孔變化,警惕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結果8例患者中有7例未出現不良反應,1例高度懷疑有與貝伐珠單抗相關的不良反應。2例腫瘤呈惰性化生長,5例腫瘤無進展,能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結論貝伐珠單抗雖然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但對經股動脈介入給藥治療顱腦惡性腫瘤的患者仍需進行精細化、個體化的護理,及時發現其不良反應,可以保障治療的安全、順利進行。
貝伐珠單抗;介入術后;顱腦惡性腫瘤;用藥護理
貝伐珠單抗是一種重組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可以選擇性地與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結合并阻斷其生物活性。貝伐珠單抗可以抑制VEGF與其位于內皮細胞上的受體Flt-1和含有激酸插入區域的受體 (KDR)相結合。通過使VEGF失去活性而減少了腫瘤的血管形成,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因為其可以對包括結腸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在內的多種人類腫瘤產生廣泛的抗腫瘤活性,因此可以抑制轉移性疾病的進展,而且微血管浸潤有所減少。本科2016年5~9月對8例惡性顱腦腫瘤患者采用貝伐珠單抗通過股動脈介入的途徑給藥,通過精心的護理,保證了治療的順利進行。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6年5~9月收治8例顱腦惡性腫瘤患者,其中1例間變少突膠質細胞瘤,4例膠質母細胞瘤,3例腦轉移瘤;男2例,女6例;年齡34~63歲,平均年齡45歲。
1.2 治療方法
1.2.1 用藥方法 藥品名稱: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安維汀(Avastin),瑞士羅氏制藥公司],規格:100 mg (4ml)/瓶。劑量1.5 mg/kg。溶媒:0.9%氯化鈉注射液。采用經股動脈介入全腦血管造影下的方式給藥。因貝伐珠單抗中不含有任何抗菌防腐劑,因此,必須小心地保證制備溶液的無菌性。藥品配制后應立即使用。
1.2.2 用藥過程監測 介入手術全程及術后12 h內使用心電監護儀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并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語言、肢體活動,備齊各類搶救物品。血管內介入治療的患者由于術中出于全身肝素化狀態,還應密切觀察有無出血傾向[1]。
1.3 護理方法
1.3.1 經股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
1.3.1.1 術前準備 術前告知患者治療中要注意和配合的事項,介紹介入治療的相關知識,使患者對治療有一定的認識。充分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積極主動與其溝通,以消除緊張焦慮的心理。有報道在采用貝伐珠單抗治療的患者中,觀察到高血壓的發生率有所升高和有高血壓腦病的發生。因此,在開始使用其之前,應該監測血壓,對高血壓患者給予充分的藥物調控。有1例患者術前即診斷有高血壓病,給予纈沙坦、氨氯地平控制血壓于正常范圍后才給予介入治療。但該藥引起的高血壓通常為可逆的,患者大多可以耐受[2]。對于有出血傾向患者,術前應嚴格評估治療指征及風險,本組有1例患者術前長期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給予患者停藥1周后再行介入治療。
1.3.1.2 術后護理 手術完畢拔除鞘管后按壓穿刺點約15min,而后以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并用1 kg沙袋局部壓迫2 h。術側下肢保持伸直狀態,嚴禁屈曲,絕對臥床休息24 h,但期間可協助患者在保證穿刺側下肢伸直狀態下進行翻身,預防壓瘡。24 h后可解除穿刺點的加壓包扎。術后12 h內應30min巡視一次病房,密切觀察穿刺點有無滲血及血腫形成,加壓包扎是否妥善、固定,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制動的重要性[3]。同時嚴密觀察足背動脈搏動及皮膚顏色、肢端溫度,穿刺側下肢有無疼痛和感覺障礙等情況,以盡早發現血腫壓迫或血栓形成。若出現變化,應及時通知醫生并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術后12 h內給予持續心電監護,嚴密觀察血壓、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征及意識、瞳孔變化。指導患者多飲水以利于造影劑的順利排出。
1.3.2 貝伐珠單抗的用藥護理
1.3.2.1 健康教育 向患者介紹貝伐珠單抗是屬于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的一類,主要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干預腫瘤營養供應,達到“餓死”腫瘤的目的。因為是靶向治療,藥物對正常組織影響很小,是目前較理想的治療模式[4]。告知患者其常見不良反應,減輕其恐懼心理,以爭取患者的積極配合。飲食方面指導患者要進清淡、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少食油膩、刺激性食物。
1.3.2.2 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 貝伐珠單抗與傳統的化療藥物不同,其最嚴重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穿孔、出血、動脈血栓栓塞,一般不良反應為:高血壓、影響傷口愈合、蛋白尿、超敏反應、粒細胞及白細胞計數減少等。① 出血:貝伐珠單抗注射液2013年修改的說明書中指出:出血類型主要是與腫瘤相關的出血,其次是黏膜與皮膚的出血。與腫瘤相關的出血主要是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出現嚴重的或者大量的肺出血或咯血。在結直腸癌患者中也已經報告了包括直腸出血和黑便在內的胃腸道出血。在極少數情況下,也會出現顱內出血。使用該藥前應詳細了解患者的重要檢驗結果,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TT)及血小板計數等。在用藥過程中,除監測基礎的生命體征外,還應觀察患者意識、瞳孔、語言、肢體活動情況,注意有無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的先兆,觀察痰液及大、小便的顏色等,以便盡早發現出血。黏膜與皮膚的出血的發生率為50%,其中最常見的是鼻出血,持續時間一般<5 min,不需要醫療干預即可緩解。其他部位發生的輕度黏膜與皮膚出血,如牙齦或陰道出血等并不常見。② 血栓栓塞:可分為動脈血栓栓塞和靜脈血栓栓塞。動脈血栓栓塞包括腦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靜脈血栓栓塞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年齡>65歲的患者采用貝伐珠單抗治療時,發生動脈血栓栓塞事件的風險要明顯高于≤65歲的患者。在高度懷疑有此不良反應發生的患者中,除了做好密切的癥狀觀察(如突然摔倒、說不出話,全身或局部感覺麻木,一側肢體動不了;胸痛、胸悶、氣促、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等)外,還應定期監測凝血功能,必要時行相關的影像學檢查以便及時診斷并及時處理。對已經發生動脈血栓栓塞的患者,要永久性停用貝伐珠單抗[5]。③一般不良反應的護理:a.定期監測患者血常規,如出現白細胞、血小板等的下降,必要時遵醫囑給予增加白細胞藥物,加強免疫功能。b.超敏反應,用藥過程嚴密觀察患者皮膚有無出現面色潮紅、蕁麻疹、胸悶氣促等,一旦出現類似情況,應立即停藥,及時通知醫生并協助處理。也可于用藥前常規應用預防過敏藥物。c.消化系統反應(如惡心嘔吐等),指導患者進清淡飲食,少量多餐。
8例患者中,7例患者未發生不良反應,1例1周后發生脊髓缺血性梗死,高度懷疑與應用貝伐珠單抗的不良反應有關。2例腫瘤呈惰性化生長,5例腫瘤無進展,能明顯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顱腦惡性腫瘤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的惡性腦腫瘤。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腦腫瘤類型有:①神經上皮組織的腫瘤:少突膠質細胞瘤(Ⅱ級)、間變少突膠質細胞瘤(Ⅲ級)、膠質母細胞瘤(Ⅳ級)、室管膜瘤(Ⅱ級)、脈絡叢癌(Ⅲ級)、髓母細胞瘤(Ⅳ級)。②淋巴造血系統腫瘤:主要有惡性淋巴瘤[世界衛生組織(WHO)分類未明確分級,實際相當于Ⅲ~Ⅳ級]。③生殖細胞腫瘤:主要有胚生殖細胞瘤(WHO分類未明確分級,實際相當于Ⅱ~Ⅲ級)、絨毛膜上皮癌(WHO分類未明確分級,實際相當于Ⅳ級)。繼發性的惡性腦腫瘤主要為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至顱內形成的轉移瘤,尤其以肺癌腦轉移最為常見。在全身惡性腫瘤中,惡性腦腫瘤雖只占1.5%,但其發病率也在逐年遞增,年增長率約為1.2%[6],且具有極高致死、致殘率。2009年美國藥品和食品管理局(FDA)批準貝伐珠單抗用于復發性多形性腦膠質瘤的治療[7]。美國綜合癌癥網(NCCN)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治療指南在2013年繼續推薦貝伐珠單抗單用或聯合化療藥物治療復發性高級別膠質瘤[8]。貝伐珠單抗常采用靜脈輸注的方式給藥,經肝動脈介入灌注治療肝癌的已早有報道,但經股動脈介入給藥治療惡性腦腫瘤的鮮有報道。經股動脈介入給藥具備直接對腫瘤瘤區給藥、減少應用藥品劑量、減少醫療費用、術中給藥速度可良好控制等優勢。
貝伐珠單抗經股動脈介入給藥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且療效較好,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質量,但需配合以精心細致的護理和嚴密的用藥不良反應的觀察,以及評估、整合患者整體條件,制定個體化護理方案,實行個案個體化護理,從而取得理想治療結果。
[1]余雁.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醫學信息,2016,29(23):160-161.
[2]羅利平,周志歡.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15例復發惡性腦膠質瘤患者的護理.護理學報,2015,22(5):47-48.
[3]王利花.全腦血管造影介入治療的護理體會.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31):207-209.
[4]滕英.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病人的護理.全科護理,2012,10(8):727-728.
[5]費玉麗,李玲霞,王義芬.貝伐珠單抗治療腫瘤患者的護理.山西醫藥雜志,2012,41(21):1173-1174.
[6]中華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腫瘤專業組.中國中樞神經系統惡性膠質瘤診斷和治療共識(簡化版).中華醫學雜志,2009,89(43):3028-3030.
[7]周振興,宋軍民,陳姬華,等.貝伐珠單抗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研究進展.藥學進展,2015,39(7):525-532.
[8]李剛,賀世明,金天博,等.尼莫司汀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復發性高級別膠質瘤:附7例經驗.中國神經腫瘤雜志,2013,11(1):39-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099
2016-10-13]
570312 海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
高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