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微
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臨床護理分析
張小微
目的將強化護理干預運用到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護理中,觀察強化護理的效果。方法100例在分娩時出現大出血的產婦,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在采用強化的護理干預措施,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痊愈情況、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研究組60例患者經過治療,有51例癥狀得到緩解,經過一段時間養護后康復出院,9例送入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搶救后病情得到穩定,死亡率為0;對照組40例患者27例康復出院,10例經ICU搶救后住院養護,3例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率為7.5%。研究組康復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27.3±4.2)d短于對照組患者的(39.6±5.5)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為8.3%低于對照組的3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的強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其他醫療機構可以借鑒應用,不斷完善該強化護理干預。
強化護理干預;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效果
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的醫療事業也在不斷發展,醫療制度不斷改革完善,這就對我國的醫療護理行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婦產科在醫院眾多的科室中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科室,因為這是新生命誕生的地方,但是在分娩過程中因大量失血而休克是導致產婦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失血性休克病情發展快,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臨床上不僅需要主治醫師的搶救,還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本科室為觀察有效的強化護理干預對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應用效果,在全科室工作人員的配合下進行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自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將其符合患者意愿隨機分為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40例。實驗組年齡24~35歲,初產婦46例,經產婦14例,其中陰道分娩39例,剖宮產21例;對照組年齡23~35歲,初產婦29例,經產婦11例,其中陰道分娩28例,剖宮產1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措施。
1.2.2 研究組 采用強化的護理干預措施。
1.2.2.1 術前護理 患者住院后,應通過對患者生命體征的測量和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病情;應讓患者保持平臥狀態,下肢略微抬高,保證腦部血液灌流,保持患者循環系統的正常運轉[2]。同時護理人員要注重觀察患者表情,揣摩患者心理,如發現患者表現出焦慮不安的癥狀,應結合自身護理經驗,對其進行心理指導,幫助患者提升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鼓勵患者排除心理障礙,緩解不良情緒,以良好的心態等待分娩。
1.2.2.2 術中護理 要保持產房的空氣流通狀態,嚴格做好產房的殺菌消毒工作,防止微生物感染的發生。在分娩過程中,要積極配合主治醫師的工作,對可能出現的大出血等突發狀況做好完善的準備[3];出現大出血情況時,應立即向主治醫師了解相關情況,嚴格檢測患者的心率、血壓、呼吸頻率、體內溫度等生命體征,在患者靜脈建立臨時通道,一般多選擇在上肢,幫助患者止血及擴充血管容量,及時輸液,最好輸全血,同時還應注射一定量的抗生素;將患者頭部輕微抬高,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的雜物,防止患者呼吸道發生堵塞,產生窒息,患者失血過多使肺部氧交換能力下降,故應給患者供應充足的氧氣,防止腦部氧氣供應不足,發生生命危險或留下嚴重后遺癥。
1.2.2.3 術后護理 術后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理狀況,嚴格監測術后產婦的生命體征,觀察患者排尿量的變化情況;分娩對產婦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身體消耗,在加上失血過多,分娩后患者的身體會極度虛弱,要通過靜脈注射的方式給患者提供足量的營養物質,等到患者清醒后,要指導產婦多攝入易消化的高能量的食物,搭配一些膳食纖維和瘦肉蛋白,幫助身體恢復[4];對于通過剖腹產的方式進行分娩的患者,分娩后會留下切口,應注意觀察產婦切口的愈合情況,術后1周內至少觀察2次/d,觀察1次/d,注意敷料的滲血情況,滲血較嚴重應及時更換[5]。傷口出現異常情況,如出現傷口大量出血,應立即通知醫師,消除病患;要教會產婦疼痛轉移的方法,通過多種消遣活動分散注意力,同時要使用適量的止痛藥,幫助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況、住院時間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康復狀況比較 研究組60例患者經過治療,有51例癥狀得到緩解,經過一段時間養護后康復出院,9例送入ICU搶救后病情得到穩定,死亡率為0;對照組40例患者27例康復出院,10例經ICU搶救后住院養護,3例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率為7.5%。研究組康復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0~38 d,平均住院時間(27.3±4.2)d;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28~51 d,平均住院時間(39.6±5.5)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產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中5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中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2例,臟器功能障礙2例,其他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8.3%;對照組中有12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其中DIC 5例,臟器功能障礙4例,其他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婦產科中,因大量失血導致失血性休克是一種常見的病癥,會危害患者及新生兒兩個生命的健康,必須給予合適的治療手段和護理方式。強化的護理干預,是以患者為根本,將滿足患者需求作為護理工作的核心內容,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護理理念。休克是人體受到某些強烈的致病因素時,循環系統有效血量銳減,代償能力消失,組織缺氧嚴重,微循環灌流不足,機體各系統均發生功能障礙,嚴重時會導致死亡。本研究結果可以得出,研究組產婦患者的康復狀況、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往往康復狀況不佳,住院時間長,嚴重者還可能致使死亡,與李芝[6]的實驗相符。強化的護理干預可以減少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緩解產婦的痛苦,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滿意度,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廣大醫療機構可以依照具體情況,借鑒學習本院的護理措施,使之不斷完善。
[1]朱敏.整體護理干預在婦產科失血性休克的搶救中的應用.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6(12):95-97.
[2]周文英.限制性液體復蘇在婦產科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前的應用.江西醫藥,2015,6(14):567-569.
[3]黃潔蓮,高錦文,林美玉.依托咪酯乳劑和丙泊酚在全麻誘導中對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2,15(1):47-48.
[4]邱耀先.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在全麻誘導中對婦產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中國實用醫藥,2012,7(29):130-131.
[5]康國峰,尚玉敏,單丹.子宮動脈栓塞術在并發失血性休克的婦產科出血性疾病中的應用.中國婦幼保健,2012,35(17): 5806-5808.
[6]李芝.整體護理干預在婦產科失血性休克的搶救中的應用.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4(4):580-58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102
2016-09-30]
115007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