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瓊力 鐘水生 廖華印 胡運新 楊慧 李志剛 廖碩希 唐小梅
普瑞巴林聯合文拉法辛治療腦卒中后抑郁伴丘腦痛的臨床對照研究
胡瓊力 鐘水生 廖華印 胡運新 楊慧 李志剛 廖碩希 唐小梅
目的觀察普瑞巴林聯合文拉法辛治療腦卒中后抑郁伴丘腦痛的臨床療效,探討腦卒中后抑郁伴丘腦痛的有效治療方法。方法40例腦卒中后抑郁伴丘腦痛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患者采用普瑞巴林聯合文拉法辛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獨應用普瑞巴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治療組治療前VAS評分為(7.92±1.17)分、HAMD評分為(29.89±3.29)分,治療后分別為(4.35±0.78)、(11.78±2.54)分;對照組治療前VAS評分為(7.89±1.14)分、HAMD評分為(30.38±2.99)分,治療后分別為(5.85±0.83)、(18.85±2.65)分。治療前兩組患者VAS以及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AS以及HAMD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治療組的VAS、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普瑞巴林聯合文拉法辛可有效治療腦卒中后抑郁伴丘腦痛,且安全性高,值得應用。
普瑞巴林;文拉法辛;腦卒中后抑郁;丘腦痛
腦卒中后疼痛屬于較為典型的中樞神經源性,臨床表現主要為疼痛持續不斷難以忍受以及遍布全身性的疼痛,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大多數患者出現卒中后會出現抑郁的情況。本研究旨在研究腦卒中患者并發卒中后丘腦痛和抑郁采用普瑞巴林與文拉法辛聯合治療在臨床上的治療效果,為今后在臨床上治療該病提供有效的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內科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腦卒中后抑郁伴丘腦痛的40例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調查對象。入選標準:①入組的患者均通過頭顱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證實確診為丘腦部位的腦血管發生病變,參照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血管病診斷標準;②患者的側肢部位有彌漫性疼痛;③ VAS評分≥6分; ④患側肢體經過肌電圖以及神經傳導進行檢查發現沒有肌肉和神經損害等現象; ⑤符合第3版(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診斷抑郁癥的標準,和發生卒中有著顯著關聯性的抑郁等情況 (時間在2周以上),HAMD評分>8分,則視為抑郁癥存在;⑥入組患者均沒有精神病病史,排除智能障礙、意識障礙、明顯失語及合并其他身體障礙;⑦對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同意。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1.2±5.7)歲,其中,腦梗死8例,腦出血7例。對照組男13例,女7例;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 59.7±5.9 ) 歲,其中,腦梗死3例,腦出血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后,停用一切止痛鎮靜藥物。治療組給予口服普瑞巴林75mg、文拉法辛75mg,1次/d,5 d后均加至150mg,1次/d;對照組給予普瑞巴林75mg,1次/d,5 d后加至150mg,1次/d。兩組療程均為4周。治療4周后,評價臨床療效。兩組患者VAS評分統一讓一位不知道本次實驗分組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給予評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HAMD評分,記錄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以及HAMD評分比較 治療組治療前VAS評分為(7.92±1.17)分、HAMD評分為(29.89±3.29)分,治療后分別為(4.35±0.78)、(11.78±2.54)分;對照組治療前VAS評分為(7.89±1.14)分、HAMD評分為(30.38±2.99)分,治療后分別為(5.85±0.83)、(18.85±2.65)分。治療前兩組患者VAS以及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AS以及HAMD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治療組的VAS、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癥狀較輕微,患者可耐受。其中治療組患者中2例頭昏,2例思睡,1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對照組患者中1例頭昏,2例思睡,2例惡心,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5.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均能夠耐受,不需要停藥或者減少劑量。
丘腦痛是腦卒中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和表現形式,目前對于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國內的多數相關學者認為,腦卒中引起脊髓-丘腦-皮質徑路受到損壞,刺激丘腦腹后核等核團時產生的痛覺反應較為特別; 此外,丘腦-皮質徑路發生病變致使傳導沖動的抑制功能障礙和(或) 發生易化,降低痛覺的閾值,通常情況下痛覺神經元的閾下刺激不能夠被激活,還能夠促使神經元發生放電從而引起疼痛的感覺[1]。丘腦痛覺調節機制中5-羥色胺(5-HT)的作用極其重要[2]。腦卒中后抑郁的發病原因很可能是和腦卒中后能神經元、5-HT能神經元、去甲腎上腺素(NE)以及其通路受損,使5-HT和NE的水平下降有所關聯[3]。
普瑞巴林(pregabalin)是一種新型的γ-氨基丁酸 (GABA)受體的激動劑,他與鈣通道通過結合,降低鈣離子內部流動,以及減少去甲腎上腺素、谷氨酸鹽、P物質等多種興奮性的神經遞質的釋放,影響GABA的神經傳遞,能夠有效的控制患者神經病理性疼痛,并具有抗驚厥、抗焦慮抑郁的作用[4]。英國NICE指南、歐洲神經病學會聯盟指南、國際疼痛學會專家共識等多個指南均推薦普瑞巴林為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的一線藥物之一。NE和5-HT的攝取抵制劑是文拉法辛,它能夠有選擇的抵制NE和 5-HT的二次吸收,能夠通過代謝的功能排除人體,降低5-HT的濃度。臨床發現,對各種慢性疼痛文拉法辛都有較好的鎮痛效果[5],尤其是在慢性緊張性頭痛和神經病變性頭痛方面療效極佳。本組資料顯示,治療后,治療組的VAS、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普瑞巴林單藥治療與普瑞巴林聯合文拉法率治療相比發現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普瑞巴林單藥治療與普瑞巴林聯合文拉法率治療相比,發現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更為顯著,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較少,患者較易接受并且適合長期服用。但聯合用藥價格較貴,有些患者經濟難以承受。還有,本次研究的不足之處是實驗樣本小,實驗觀察時間周期短,條件允許的話應該選擇大樣本隨機的研究,得出更加可信的結論,更好的為臨床提供服務。
[1]Campbell JN,Meyer RA.Mechanisms of neurepathic pain.Neuron,2006,52(1):77-92.
[2]楊新榮,王正銀.氟西汀對腦卒中后丘腦痛治療作用初探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5,11(S1):46.
[3]方寧靜.鹽酸氟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觀察.海峽藥學,2009,21(6):139-140.
[4]Xochilcal-Morales M, Castro EM, Guajardo-Rosas J,et al.Aprospective,open-label,muhicentre study of pregabalin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 in Latin America.Int J Clin Pract,2010,64(9):1301-1309.
[5]黎鵬.文拉法辛聯合氟桂利嗪治療偏頭痛45例臨床研究.內科,2009,4(5):738-739.
2016-11-11]
510510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