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右美托咪定對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不良反應的影響
黃燕
目的探討右美托咪定對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不良反應的影響。方法78例手術患兒,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兩組均通過七氟醚進行麻醉,實驗組患兒加用右美托咪定,對照組患兒加用等量的生理鹽水。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蘇醒時間、蘇醒后5 min以及拔管后1 min的動脈血壓和心率水平,同時比較兩組患兒的鎮靜滿意度和躁動發生率。結果實驗組患兒蘇醒時間與對照組患兒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蘇醒后5 min 動脈血壓為(84.1±9.8)mm Hg(1mm Hg=0.133 kPa)、心率為(102.9±13.8)次/min;對照組患兒蘇醒后5 min時動脈血壓為(94.7±10.7)mm Hg、心率為(126.2±12.5)次/min。實驗組患兒拔管后1 min動脈血壓為(86.9±9.4)mm Hg、心率為(113.2±11.9)次/min;對照組患兒拔管后1 min時動脈血壓為(97.5±10.8)mm Hg、心率為(131.7±12.8)次/min。實驗組蘇醒后5 min、拔管后1 min動脈血壓和心率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鎮靜滿意37例(94.87%)、躁動發生2例(5.13%);對照組患兒鎮靜滿意25例(64.10%)、躁動發生10例(25.64%),實驗組患兒鎮靜滿意度和躁動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右美托咪定能夠有效降低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的躁動情況,平穩患兒的血壓和心率,提升鎮靜滿意度,值得臨床廣泛實施。
右美托咪定;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
患兒由于年齡偏小,手術配合程度較低,因此在手術時醫生往往會選擇全身麻醉下開展手術。七氟醚是一種麻醉效果較為理想,同時不良反應較少,蘇醒較快的一種藥物。但是臨床實踐發現,七氟醚同時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蘇醒期躁動情況,不利于患兒的預后[1]。右美托咪定屬于腎上腺素激動劑的一種,其有助于降低七氟醚麻醉后蘇醒期的不良反應[2]。為探討右美托咪定對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不良反應的影響,本研究選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手術患兒78例為研究對象,對39例患兒給予七氟醚麻醉后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療效,具體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手術患兒78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9例。實驗組患兒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1~6歲,平均年齡(3.9±1.4)歲;體重9~23 kg,平均體重(15.4±2.7)kg。對照組患兒中,男19例,女20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4.1±1.7)歲;體重10~24 kg,平均體重(15.8±2.9)kg。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手術前6 h開始禁食,術前2 h開始禁水,在開始麻醉前3 min肌內注射0.02mg/kg阿托品,密切關注患兒的血壓、心率以及血氧飽和度等體征。喉罩吸入4ml/min、氧流量為8%的七氟醚進行麻醉,患兒喪失意識后改為2%~3%的七氟醚,氧流量調整為2%。之后建立靜脈通路,實驗組患兒靜脈泵入0.5 μg/(kg·h)的右美托咪定,對照組患兒配合等量的生理鹽水靜脈泵入,待患兒手術完成后將七氟醚發揮罐關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蘇醒時間、蘇醒后5 min及拔管后1 min的動脈血壓和心率、患兒躁動和鎮靜情況。①躁動評分:0分:患兒意識不清醒,嗜睡;1分:患兒意識比較清醒,可以合作;2分:患兒較為困惱,但是能夠安撫;3分:患兒十分哭鬧,無法安撫;4分:患兒躁動不安,存在定向力障礙,評分≥2分為躁動。②鎮靜評分:1分:患兒煩躁不安,無法安靜;2分:患兒意識較為清醒,可以合作;3分:患兒經常嗜睡,但是喚醒后可以合作;4分:患兒基本保持睡眠狀態,但是能夠喚醒;5~6分:患兒長時間為睡眠狀態,對外界的輕微刺激無反應。評分在2~4分視為鎮靜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的蘇醒時間比較 實驗組患兒蘇醒時間為(13.6±3.2)min,對照組患兒的蘇醒時間為(13.8±3.1)min,兩組患兒蘇醒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的蘇醒后5 min、拔管后1 min的動脈血壓和心率比較 實驗組患兒蘇醒后5 min 動脈血壓為(84.1±9.8)mm Hg、心率為(102.9±13.8)次/min;對照組患兒蘇醒后5 min時動脈血壓為(94.7±10.7)mm Hg、心率為(126.2±12.5)次/min。實驗組患兒拔管后1 min動脈血壓為(86.9±9.4)mm Hg、心率為(113.2±11.9)次/min;對照組患兒拔管后1 min時動脈血壓為(97.5±10.8)mm Hg、心率為(131.7±12.8)次/min。實驗組蘇醒后5 min、拔管后1 min動脈血壓和心率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兒的鎮靜滿意度和躁動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患兒鎮靜滿意37例(94.87%)、躁動發生2例(5.13%);對照組患兒鎮靜滿意25例(64.10%)、躁動發生10例(25.64%),實驗組患兒鎮靜滿意度和躁動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患兒由于年齡等方面的原因,難以認真配合手術,因此麻醉的效果對于手術的順利完成至關重要。七氟醚是臨床上小兒手術常用的麻醉藥物之一,其誘導平穩,基本不會影響血流動力學情況,同時對于氣道的刺激較小,患兒蘇醒較快[3]。因此,在臨床手術時為了提升患兒的配合程度,降低哭鬧等對手術的影響,通常使用8%七氟醚吸入麻醉,其能夠使患兒在短時間內入睡,降低氣管刺激和呼吸道激惹,減少咳嗽和氣管痙攣的發生率。臨床研究表明,七氟醚麻醉后蘇醒期患兒容易出現躁動情況,而蘇醒期躁動和患兒神經系統各個部位恢復程度存在差異具有一定的關聯,七氟醚代謝速度較快,因此患兒容易感受到疼痛而出現躁動。躁動能夠造成生理紊亂,不利于手術切口的愈合。右美托咪定具有高選擇性和特異性,主要作用為鎮靜、鎮痛,其不會抑制呼吸,能夠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同時降低麻醉吸入量,減少蘇醒期的躁動情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兒蘇醒時間與對照組患兒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蘇醒后5 min、拔管后1 min動脈血壓和心率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P<0.05);實驗組患兒鎮靜滿意度和躁動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能夠有效降低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的躁動情況,平穩患兒的血壓和心率,提升鎮靜滿意度,值得臨床廣泛實施。
[1]盧勝海,肖仲祥.右美托咪定預防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躁動的Meta分析.中華全科醫學,2014,12(2):267-269.
[2]呂之勇,李傳定,張建強.持續泵注右美托咪定對小兒七氟醚麻醉蘇醒期躁動的影響.現代臨床醫學,2014,40(2):115-116.
[3]賈繼娥,陳佳瑤,李文獻.右旋美托咪定對小兒七氟醚麻醉后蘇醒期躁動的影響.復旦學報,2012,39(3):293-2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58
2016-11-25]
343000 江西省泰和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