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慧
玉屏風顆粒聯合咪唑斯汀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趙麗慧
目的觀察過敏性鼻炎患者采用玉屏風顆粒與咪唑斯汀聯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10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玉屏風顆粒聯合咪唑斯汀進行治療。分別于服藥第1個療程及第2個療程隨訪患者,評價患者癥狀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第1個療程及第2個療程的總有效率分別為64.0%、86.0%,高于對照組的42.0%、64.0%(P<0.01);治療后,觀察組打噴嚏、流涕、鼻塞、鼻癢表現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玉屏風顆粒聯合咪唑斯汀治療過敏性鼻炎起效快,可提高臨床總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玉屏風顆粒;咪唑斯汀;過敏性鼻炎;臨床療效
過敏性鼻炎(AR)是一種自身免疫介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癥反應,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約為23%,我國中心城市的自報患病率為8.0%~24.1%[1],近年來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過敏性鼻炎的長期持續發作可誘發或加重其他疾病的發生獲進展,如哮喘、結膜炎、慢性鼻-鼻竇炎等,嚴重妨礙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學習,降低了其生活質量,同時為社會造成了較為嚴重的經濟負擔[2]。本研究旨在觀察臨床采用玉屏風顆粒與咪唑斯汀聯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效果,為臨床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奠定基礎。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過敏性鼻炎患者,均符合過敏性鼻炎的診斷標準,具有2項或2項以上的臨床癥狀,如噴嚏、鼻塞、鼻癢、清水樣涕等癥狀,且持續發作>1 h/d,可伴有其他眼部癥狀,如結膜充血、眼癢等。排除標準:①合并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可能產生呼吸道癥狀的其他疾病;②合并嚴重的心、肝、肺、腎功能不全或其他原發性疾病;③服用其他藥物。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5±10)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齡(47±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咪唑斯汀口服治療,10mg/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玉屏風顆粒沖水口服治療,5 g/次,3次/d,服藥2周為1個療程,連續服藥2個療程。分別于服藥第1個療程及第2個療程隨訪患者。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臨床癥狀計分方法:采用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過敏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制定的標準[3]:噴嚏(一次連續個數):3 ~5個(1分)、6~10個(2分)、≥11個(3分);流涕(每日擤鼻次數):≤4次(1分)、5 ~9次(2分)、≥10次(3分);鼻塞表現:有意識吸氣時感覺(1分)、間歇性或交互性(2分)、幾乎全天用口呼吸(3分);鼻癢表現:間斷(1分)、蟻行感但可忍受(2分)、蟻行感難忍(3分)。療效評估:療效 =(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總分×100%。≥66%為顯效,65% ~26%為有效,≤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第1個療程結束后,觀察組顯效9例,有效23例,無效1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4.0%;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17例,無效2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42.0%。第2個療程結束后,觀察組顯效12例,有效31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6.0%;對照組顯效6例,有效26例,無效1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4.0%。治療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打噴嚏、流涕、鼻塞、鼻癢表現癥狀積分分別為(0.53±0.32)、(0.86±0.39)、(0.89±0.44)、(1.02±0.5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16±0.53)、(2.13±0.61)、(2.11±0.58)、(2.45±0.63)分(P<0.05)。
過敏性鼻炎又可稱為變應性鼻炎,是一種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當特應性個體與變應原接觸后,由免疫球蛋白E (IgE)介導釋放以組胺為主的介質,并有多種細胞因子及免疫活性細胞參與其中。過敏性鼻炎的發生需要以下條件:①特異性抗原:是指可以引起機體出現免疫反應的物質;②特應性個體:過敏體質,個體差異;③特異性抗原應結合特應性個體。作為一個全球性健康問題的變應性鼻炎,可導致患者罹患許多疾病并喪失勞動力。目前,在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藥物中,以下列藥物為主: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抗白三烯藥、色酮類藥、鼻內減充血劑、鼻內抗膽堿能藥物等。除了典型的西藥治療方法外,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提示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有效[2]。中醫學理論將本病隸屬 “鼻鼽”、“鼽嚏” 的范疇,是本虛標實的病變,其發病機制是因為機體的肺氣不足,衛氣虛弱不固,風寒之邪乘機體虛弱而侵襲機體,以鼻竅為首次侵襲部位,經氣阻滯不通,難以宣發肺氣,不得輸布水氣,而肺氣是否充實,則依賴于脾氣的輸布,進而脾肺同時發生氣虛[3]。
作為外周組胺H1受體拮抗劑之一的咪唑斯汀,其具有選擇性、特異性、抗變態反應活性和抗組胺功效。朱宇[1]研究發現咪唑斯汀治療急慢性蕁麻疹并發過敏性鼻炎的效果理想,且不良反應輕微,用藥安全性高。玉屏風顆粒由玉屏風散精制而成,是中醫名方之一,它藥味精少,配伍嚴密,療效確切。該方由黃芪、白術、防風三味藥物組成,用于治療氣虛肌表不固兼感風寒之自汗癥[3]。
臨床上為取得更好的療效,縮短療程,多選用多藥聯合治療。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法已成為目前的熱點[4,5]。本研究采用中西醫藥物結合探討過敏性鼻炎的更佳治療方法,觀察玉屏風顆粒聯合咪唑斯汀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療效,發現用藥1個療程及2個療程,玉屏風顆粒聯合咪唑斯汀的療效均優于單用咪唑斯汀(P<0.05),說明兩藥聯用起效更快,對癥狀的改善更明顯。
綜上所述,玉屏風顆粒聯合咪唑斯汀治療過敏性鼻炎起效快,可提高臨床總有效率和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朱宇.咪唑斯汀治療蕁麻疹并發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和安全性觀察.臨床皮膚科雜志,2012,41(11): 699-701.
[2]王婷婷.中藥滴鼻液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吉林中醫藥,2013,33(9):917-918.
[3]王健,邱利梅,唐麗梅.針刺配合中藥治療過敏性鼻炎療效觀察.上海針灸雜志,2015(7):652-654.
[4]楊麗莉.中西醫聯合治療急性濕疹療效觀察.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5,31(1):14.
[5]于橋醫,王昕.中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紫癜療效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35):3912-39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067
2016-10-17]
110101 沈陽市第二中醫醫院